重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构建论文

重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构建

黄 磊

(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0054)

摘要: 本文以重庆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民营企业创新过程的特点,采用专家访谈法构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的指标体系。与已有研究从投入和产出构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不同,本文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观念、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创新产出和创新管理能力6个一级指标,下设18个二级指标。

关键词: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

重庆市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已形成门类齐全、基础牢固、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业体系。在当前,我国进入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重庆民营企业发展却暴露出较多问题和不足,包括产品出厂价格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不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专、精、特”企业数量较少等。在《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重庆仅有12家企业上榜,与浙江(134家)、江苏(94家)、广东(50家)等省份还有较大差距,说明重庆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仍有待提高。针对重庆民营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识别和分析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成为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

2004年末,鹤壁市的城市规划局也颁布了关于建筑外部造型和市面色彩规划的管理通知。同年,南京市也召开了城市色彩建设研讨会,最后把淡绿色定为南京城市的基础色调。

一、文献综述

通过近三年的文献梳理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征:第一,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投入逐年增加,但质量创新匮乏,该矛盾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尤其突出;第二,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具有多元性,主要模式包括自主型创新、合作型创新和模仿型创新等,但现有民营企业主要以模仿型创新为主;第三,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民营企业以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为主,自主研发相对较少;第四,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受到重视,但在获取融资、吸引人才、硬件投入等方面还有较大局限。

支护结构全过程温度分布变化全过程见图4,内外温差过程图见图5,运行期水温仅对支护结构运行期温度分布和温差分布产生影响。在5℃运行水温条件下,支护结构在全过程中的内外最大温差39.4℃,截面中心和表面的最大温差23.95℃,发生在76.07 d(运行期第1天);在10℃运行水温条件下,支护结构在全过程中的内外最大温差38.45℃,发生在13.90 d;截面中心和表面的最大温差21.97℃,发生在76.02 d(运行期第1天)。

近年来关于我国民营企业的一个核心议题是探讨供给侧改革与民营企业创新的关系。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创新既有矛盾和困难,但也因为体制机制创新进入突破期而获得难得的机遇。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困难包括生存压力加剧,创新信心不足;转型观念落后,创新难度较大;需求持续收缩,创新成本增加;经济环境欠佳,创新资金不足。机遇则体现为创新发展渠道扩宽,获取创新资源便利,创新成果转化手段丰富,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研发能力构成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缺乏研发能力的企业,创新也无从谈起。根据已有研究结论,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可以从设备先进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队伍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测量。(1)设备先进水平。创新是一种高投入活动,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企业设备设施上需要投入较多资源,来确保生产设施可以支持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2)研发经费投入。除了硬件体系的支撑,民营企业还需要开展多种研发活动来培育创新能力,这些活动与设备设施一样,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经费,因此研发经费能够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程度。(3)科研队伍情况。该指标主要评估民营企业科研团队的技能、教育背景、经验和创新倾向,通过该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科研团队对整体创新能力的贡献率,以及是否能增加创新价值。

2.重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

彭伟民直到凌晨一点后才回家,那个晚上的他同样喝了点革命小酒。当他揿亮卧室灯时,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宽敞的希慕斯床上,妻子刘丽芳身旁居然睡着一位陌生男人!彭伟民一把掀开被子,退后一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手机,对准床上两个赤条条的人儿嚓嚓嚓一通乱照。嚓嚓嚓的手机快门声惊醒了刘丽芳,还以为房间里进了小偷,背部像装了弹簧似的从床上一坐而起,迷迷糊糊问:“谁?”

表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

三、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阐述

1.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对位于西部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构成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创新观念包括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创新文化和企业创新知识三个子指标。(1)企业家创新精神。民营企业领导者或者创始人创新意愿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实施和创新效果实现程度。(2)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从民营企业内部整体出发,对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构建进行衡量。(3)企业创新知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营企业创新活动地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有强烈的意愿,还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了解,因此企业创新知识在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就具有重要作用。

2.研发能力

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访谈法对重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进行开发与设计。专家访谈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1)编制初始问卷。围绕供给侧改革目标下的市场运行规律,采用文献分析法,综合借鉴成熟的创新能力评估工具初步构建新时期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指标框架。(2)形成访谈小组。形成初步构成指标体系后,邀请13位来自重庆民营企业管理层和高校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访谈小组,作为本次研究的访谈对象。(3)单独逐轮咨询。本次研究共分两轮对专家访谈小组进行咨询,第一轮请专家单独对初步构成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进行统计分析完毕后,再开展第二轮咨询访谈,有效避免专家访谈组的相互干扰。

3.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最直观的体现,同时也是供给侧改革中连接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重要载体。产品创新指标包含新产品开发情况、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制造工艺先进性三个子指标。(1)新产品开发情况。新产品开发情况是对产品创新程度的量化测量,该指标主要统计一段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数量和类型,数量多少和类型跨度均能反映该企业运用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程度。(2)产品差异化程度。要实现产品差异化,要求企业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充分运用到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中,因此产品差异化程度构成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3)制造工艺先进性。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营企业优化生产制造流程,形成制造到“质”造的转变,开发和引进智能化、标准化生产线,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满足需求端要求来体现创新能力的应用。

经过两轮专家访谈法的数据统计分析,并比较两轮统计结果的协调系数,本文确定以重庆民营企业为样本的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含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创新观念、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创新产出和创新管理能力,下属18个二级指标。

4.营销创新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测量还需关注产出能力,尤其考虑到创新过程的高投入和高风险,忽视创新结果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出现欠缺环节。创新产出包括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研发成果投产率三个子指标。(1)专利数量。企业每年获得的专利数量以及科研成果奖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创新发展趋势,加上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专利数量纳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具有合理之处。(2)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量高,反映出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强;相反,即使企业新产品数量再多,但不被消费者接受,说明该企业的创新产出较低,也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存在短板。(3)研发成果投产率。研发成果投产率反映的是企业创新的实现能力,是指企业对科研成果的大范围推广并产生规模效益,通过该指标的设计有助于对企业机会识别能力、知识利用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价。

5.创新产出

从重庆民营企业创新现状看,除了缺乏自主研发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能否利用渝新欧通道优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创新性地开拓市场也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1)渠道创新。渠道创新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将产品从企业送达消费者手里,围绕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民营企业应当重视采用创新的渠道方式提高供给效率。(2)盈收模式创新。盈收模式决定了企业的获利方式,将盈收模式纳入企业创新能力范畴,有助于企业从用户价值定位的视角理解企业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3)市场开拓能力。对于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而言,市场开拓时期创新商业化的重要体现。

宁德地区的福安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畲族人民创造了许多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以 “奶娘踩罡”为代表的畲族巫舞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远近扬名,代代相传。其底蕴深厚,风韵独特,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极具保护与传承价值,2006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创新管理能力

民营企业创新管理能力能为企业创新过程提供组织机制、活动流程和规范约束等方面的保障,创新产出包括部门间沟通交流、产学研合作情况、创新人才激励制度三个子指标。(1)部门间沟通交流。部门间沟通交流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与技能学习提供重要平台,由于创新能力培育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只有保证部门间畅通无阻的信息流通,才能实现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不同部门合作实现创新协同。(2)产学研合作情况。产学研合作是衡量企业创新过程中对外部社会资本的使用程度,已有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增强企业创新活力。(3)创新人才激励制度。企业创新能力最终要由组织中的个体来实现,保持正向的、适当的激励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积极性,因此创新人才激励制度设计是否合理以及能否有效执行,也构成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重要方面。

四、总结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要保持制造产量与质量的高速增长,应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力。因此,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成为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演变的概念,在供给侧改革为目标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新的含义和构成维度。结合供给侧改革现阶段的目标要求,以重庆民营企业为对象识别和理清创新能力的构成指标体系,能够为民营企业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正确制定创新能力提升模式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陈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7,(35):56~57.

[2]Adams R,Bessant J,Phelps R.Inno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ment:A Review[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0,8(1):21~47.

[3]陈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4):154~160.

中图分类号: F276.5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30-0057-02

[注] 基金项目: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重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模式研究”(2017PY38)

作者简介:

黄磊,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创新能力。

标签:;  ;  ;  ;  

重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指标体系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