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杨秀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杨秀仕

湖南省凤凰县第二中学 416200

摘 要:数学是初中学习的主要课程,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知识更加复杂,也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因为难度的增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呢?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内容较抽象、枯燥的课程,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数学课堂往往十分沉闷,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学生则是无精打采地坐在下面倾听,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又怎会提起学习的兴趣呢?这也必然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很多教师感到困惑,自己尽职尽责地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可是反映到学生的成绩上却往往不甚理想,这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没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乐于去学。为了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指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一味追求学生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依然是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现状。另外,有一些教师也会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做一些尝试,然而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又没有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这就导致他们往往无功而返,在一两次失败的尝试之后就决定放弃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最终决定墨守陈规,回到之前的教学状态。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之下,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古板。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观念。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会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分析。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主要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情境教学法是顺应新课改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过程中。但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意避免滥用和流于形式,要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指导方向进行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对书本上的知识讲解之余会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探讨、相互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组内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实践任务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营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学生在良好情绪下能取得更好的认知效果。建立安全、愉快、轻松的心理氛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而紧张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国外对课堂心理气氛与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把具有建设性的课堂心理气氛看作是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心理环境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要改变单纯地以成绩来给学生划分等级的错误教学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注重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这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千差万别。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注重培养学优生拓展能力、探究能力的同时,还会根据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在:课堂提问,对于那些程度偏深、偏难的问题,我会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回答,增强他们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就会让他们来回答一些适合他们学习程度的问题,同时对他们加以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后练习的时候也是如此,给学生留的练习作业分为三个等级:基础题、加强题、拔高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做的题型,而不是一味地将作业题整齐划一。这样,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基础题型,不会因为题型太难而产生畏难情绪;而学优生则可以通过拔高题来开拓自己的解题思路,不会因为题太简单而失去做题的兴趣。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麦杏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探索,2012,12,(02):13。

[2]夏宗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2010,10,(07):62。

论文作者:杨秀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杨秀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