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敬妮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 265300
摘 要:随着教改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学校教育的奖罚有了更多的共识。虽然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是专家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惩罚的教育,事实上是不完整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本文将就初中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奖罚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公平 创新 策略
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比喻,说得是教育学生时奖励与惩罚的关系:“奖励和惩罚,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说得再形象一点,孩子是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那么奖励就相当于培土、浇水和施肥;惩罚就相当于修枝、除草、除虫。可见奖励与惩罚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一、奖励彰显教育智慧
对学生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奖励得当有利于激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努力前进,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老师的奖励一定要有智慧,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奖励标准一致,坚持公平性原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奖励也是如此,为此,班级要制定出奖惩细则,不论是谁,只要达到奖励标准就实施奖励。教师每次奖励都要说明奖励的理由,目的是激励优秀同学,同时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谨记:不要因人而异,制造矛盾,挫伤学生积极性。
2.奖励不应单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因此,无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哪个方面取得了成绩和进步,老师都应该对其进行适当奖励,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重学习成绩、轻综合能力”的错误观念,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换言之,即使是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但是他乐于助人,那么教师也应该抓住他的闪光点,予以激励。
3.奖励不要过分,坚持适度性原则。奖励并非多多益善,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但有些老师过分表扬学生,不但得不到效果,而且还骄纵了学生,与奖励的初衷背道而驰。如果学生对表扬形成了过分的依赖,而对批评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无原则的抵触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容易急功近利。
4.奖励不要老套,坚持创新性原则。老师对孩子的奖励方式,也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在《青年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女孩踢毽子打碎了家里的古董,悄悄地用胶水粘好,当妈妈发现时,撒谎说是猫打碎的,妈妈是这样做的:母亲从盒子里拿出一块巧克力递给女孩:“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接着,她又在女孩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有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黏合得几乎完好无缺。不过,这是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黏合力更强的胶水,而且需要高超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母亲又拿起一块巧克力,说:“最后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个喜欢踢毽子的女孩,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以后,女孩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她想撒谎时,三块巧克力就会浮现在眼前。这位母亲的做法值得我们老师借鉴。不要害怕孩子成长路上的过错。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会绝妙地把学生的过失转化为教育的财富成长的契机。
二、惩罚体现教育艺术
1.掌握惩罚的策略。这里说的惩罚,决不是讽刺、挖苦和体罚,它是以育人为目的的、学生能够且乐于接受的、充满理智和情感的一种教书育人的挫折艺术。通过惩罚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保证发展方向,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应是对学生深层次的关爱。教师应在不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学会适当的、正确的、艺术性的运用惩罚手段,做到罚之及时,罚之有度,罚之有方。这样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内在强化。
2.掌握惩罚的方法。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要避免糟糕的惩罚。有这样一个例子:小A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他比较贪玩,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为此老师不断地向他的哥哥告状。哥哥经常对他谩骂甚至责打,为了逃避惩罚,他学会了说谎;为了报复哥哥,他多次偷窃家里的钱物,并离家出走。这个事例说明,不讲究惩罚的方法,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3.掌握惩罚的力度。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付出更大的努力去避免惩罚,去克服人的惰性,而不是让学生通过犯错去体验惩罚,更重要的是惩罚应就事论事,惩罚是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不宜上升为品质与人格,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直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激励,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正不足。只有合理利用好教育中的奖与罚,学生才能更健康地成长,而这里面的秘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只要我们真正爱护并充分理解学生,对学生严中有爱,终归会给学生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论文作者:董敬妮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学生论文; 巧克力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论文; 奖罚论文; 原则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