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管理的研究论文_张丽霞,袁,薇(通讯作者)鲁雯,杨明莹,李彩红,黄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云南昆明 650101

摘要:目的 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管理,研究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6人和对照组36人,运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呼吸困难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2周、出院后24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出院后12周和24周实验组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72.87±6.43)、(69.76±6.44)对照组总分分别为(76.57±6.43)、(77.54±6.44)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Z=-0.899,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满意度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出院后管理;生活满意度指数

Abstract:Objective To apply PDCA Cycle to manage discharged COPD patients and evaluat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Methods A total number of 72 discharged COPD patients were equall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xperiment group and compare group.The Scale of Quality of Life,the Inventory of Expiratory Dyspnea and The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Scale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at the moment when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and data after 12 weeks’ and 24 weeks’ discharge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total score in regard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fter 12 weeks’ and 24 weeks’ discharge in experiment group were(72.87±6.43),(69.76±6.44),while the compare group’s total score were(76.57±6.43),(77.54±6.44)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y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expiratory dyspnea level of post discharge 24 weeks(Z=-0.899,P<0.05).The result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both group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COPD post discharge patients will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PDCA Cycl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Quality of life;Post Discharge Management;The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Scal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一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由于疾病引起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存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本研究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COPD患者出院后进行管理,探讨其对COPD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抽取原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收治住院的COPD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年龄45~80岁,平均(67.47±15.67)岁。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1];②COPD急性加重入院患者;③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呼吸衰竭,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②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③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两组均由同一组医生收治,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为X2值;(2)为t值

1.2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进行出院后管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建立COPD患者PDCA循环管理小组,小组由2名呼吸科医生、4名老年专科护士、1名康复医生、1名营养师组成。团队组长由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组内事物协调、管理工作。呼吸科医生负责患者常规治疗工作,康复医生负责给予患者康复处方的指导,老年专科护士负责COPD患者评估出院时健康教育、出院后电话随访及健康评估工作。每位患者有固定的管理护士,在出院时,管理护士根据患者病情,组织PDCA管理小组成员为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出院后健康管理计划。患者入院后通过“COPD患者管理护理记录表”评估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于患者出院当日运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呼吸困难量表”进行首次评估,并开始第一个PDCA循环。P:根据“COPD患者管理护理记录表”分析患者情况,由医生、管理护士、患者(或照护者)共同制定出院后管理方案。D:患者按照出院健康管理计划进行自我照护。C:管理护士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2周、24周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呼吸困难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A:根据评价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患者在实施出院健康管理计划及出院后康复锻炼处方的具体情况,对出院后管理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第一次PDCA循环结束后开始第2次PDCA循环,直至第4次循环完成或中途患者死亡、失联结束。对照组于患者出院当日运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呼吸困难量表”进行首次评估,同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12周、24周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呼吸困难量表”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

1.3评价方法

1.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

此表是上海复旦大学方宗君等[2]在圣乔治呼吸问卷的基础上研制的生存质量测评表。此表共35项,分属4个因子,即日常生活能力因子13项,社会活动状况因子7项,抑郁心理症状因子8项,焦虑心理症状因子7项。每项根据生存质量高低分为1-4分,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差,分数越低,说明生存质量越高。

1.3.2呼吸困难量表

对患者呼吸困难情况采用了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所设计的呼吸困难量表,针对量表中的具体指标评判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具体指标为:0级为轻度,1级为中度,2—4级为重度。

1.3.3生活满意度指数

生活满意度指数A(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SIA)为 WHO 推荐生活满意度量表,包括20个条目,其中 12 个条目涉及正性情感,8个条目涉及负性情感,总分为每个条目得分之和,LSIA得分为0~2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若服从正态分布,数据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进行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患者出院后4周、12周、24周生存质量总均分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P<0.05,如表2所示。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困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呼吸困难情况组间差异不显著(Z=0.41,P>0.05),说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分布十分均衡。见表3。出院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有统计学意义(Z=-0.899,P<0.05),如表4所示,说明随着时间的逐渐发展,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

2.3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比较:如表5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满意度提高,P<0.05。

表2 两组COPD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3.1 PDCA 循环有效提升COPD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

PDCA 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ion,A)的循环过程[4],每循环一次,管理质量有所提高,反复循环,具有螺旋式上升的效果,目前在护理管理中已普遍应用,但在慢性疾病管理的应用不多。而COPD是一个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患者住院及出院后护理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从健康教育、心理与行为的干预、用药的指导、呼吸功能的锻炼、氧疗饮食指导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将PDCA管理方法运用于患者管理中。针对每一次PDCA循环,根据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和和康复锻炼处方实施情况,由整个团队对管理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从表2可看出,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在4周、12周、24周时间点上观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不断提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患者管理团队的合作、护士持续追踪、运用PDCA循环法寻找问题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给与患者正确的指导有关。由于COPD病程长,反复发作,多数患者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定期进行随访,及时发现问题,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其对疾病的担忧,老年患者得到了关怀。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抑郁心理症状因子均分、焦虑心理症状因子均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提升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能够走出家门,走进社会,提高社交能力,从而减轻了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从身心两方面共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说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COPD患者出院后居家康复是有效的。该观点与张焱等[5]认为应用PDCA循环信息反馈原理,依据患者个体特征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对患者居家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理解护理干预的重要意义一致。这说明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3.2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PDCA循环实施24周后对其呼吸困难情况进行比对发现,中度以上患者减少7例,轻度患者由17例增加至24例,増加的数量均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转变而来,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长期实施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本研究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式,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呼吸功能锻炼、服药等多种具体生活方式的途径提升患者居家护理效果;让患者及主要照护者掌握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的能力,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进一步治疗;积极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消除了患者的一些必理顾虑,合理的心理疏导及强有力的家庭支持对于患者树立信心进行康复锻炼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实用性强、简单易学的呼吸功能锻炼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提高其呼吸功能,最终使得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为患者后续治疗病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

3.3 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所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为 WHO 推荐的生活满意度量表,生活满意度是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活质量是指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态。本研究中,实验组经过24周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COPD患者实施管理,LSI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如表5所示。提示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其原因在于:①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帮助患者持续改良运动处方,帮助、督促患者增强活动耐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②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帮助护士持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 PDCA 循环应用于COPD患者出院后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可提高 COPD 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J].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2007,30(1):8-17.

[2]方宗君,蔡映云,王丽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及应用[J].现代康复,2001,5(4):7-8.

[3]王潆雪,黄明雷.晨练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1(23):4657-4659.

[4]张雪玲.PDCA循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2,05,140-142.

[5]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5-187.

[6]张焱,刘伟,秦发伟,等.PDCA 循环居家护理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6(18):7-9.

基金项目:云南省内设研究机构项目(2014NS095)

论文作者:张丽霞,袁,薇(通讯作者)鲁雯,杨明莹,李彩红,黄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管理的研究论文_张丽霞,袁,薇(通讯作者)鲁雯,杨明莹,李彩红,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