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 崔茹 017000
摘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最多,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通过有效沟通,可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医疗环境,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和关键。
关键词:护患沟通 临床护理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思想及情感的交流,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护患沟通是在护理工作中,护患双方围绕疾病病、护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进行多途径交流,科学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护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可较好地转化患者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满足心理需求,减少护患纠纷,拉近护患距离护患沟通的质量决定医疗服务的质量[1],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润滑剂,成熟的沟通技巧可以化解护理工作中的矛盾,群体之间思想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有助于护患双方共同应对共同的敌人——疾病。
1 护患沟通不畅的原因
1.1 角色冲突
在护理实践中,受过护理教育、由专业知识的护士担任着多重角色,如果护士对自身的多角色功能缺乏认识,把自己只当作一个单纯的施护者,不主动了解患者的身心及社会需求,甚至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视而不见,从不积极的为患者提供帮助,患者不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处于迷茫焦虑状态,就会出现护患之间的矛盾冲突。1.2个人素质
有些护士缺乏职业素质,对患者疾苦漠不关心,缺乏责任心和同情心的护理工作者是很难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有些护理人员对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只要把病治好就行了,而没有意识到患者的心理与社会需求也很重要;有些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能,他们虽然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有些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生理心理上的疲劳也会对沟通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1.3 患者及其家属方面
有些患者或家属本身不善言辞,或由于病情的困扰而影响了其沟通能力;有些病人和家属与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角度不同;有些病人和家属对医学的理解不同,他们希望早诊断、早治疗,尽快康复,但疾病诊断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患沟通的技巧
2.1 认真倾听
护理人员应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并给予积极回应,比如专注的眼神、同情的表情,偶尔前倾一下身体,或者应声点头等都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这不仅是了解病情的需要,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需要。护理人员专心倾听患者诉述,让患者觉得护理人员真正关心他们的病痛,增进病人的信任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在沟通中,护士要体现热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同情心,让患者了解自己,信任自己,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沟通要持续、反复进行
患者病情是复杂的,随着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患者的病情在不断地变化,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认识也会会不断地深入,要随时跟进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制定护理计划,措施,及时评价,除了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真诚的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尽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赢得患者的信任与依赖,并从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熟悉了解病人,随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逐步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药
2.3与家属的良好沟通
药与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沟通护患沟通中包括与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的沟通。护士在处理与病人家属的关系应做到和气、耐心、主动,从而得到陪护人员对护士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护患关系的重要性
3.1 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护患沟通能促进并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病人的需要,疏通病人的不良情绪,因此有效的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据报道,治疗性沟通前后病人心理负担发生率分别为99.14%和21.57%。说明治疗性沟通有明显疏通病人不良情绪的作用。
3.2 有效的沟通有利于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要求,进行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病情上的差异,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达到满意的效果。患者面临痛苦的检查或治疗时,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不安,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情感反应,给予解释、说明和安慰
3.3 有效的沟通是收集患者资料的重要手段,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通过医护人员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去获取病史资料,和谐完整的医护患沟通,可以使医护人员得到准确的病史信息,为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关键的病史资料。70%的临床诊断信息来自于病人的病史[3]。
4 讨论
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人员应努力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更有效地满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护理。医院的存在与发展是以病人的需求为前提,真诚善待病人,微笑服务,以愉快乐观的气氛去调解病人、同情病人、安慰病人是护士与病人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沟通是成就护理事业的顺风船。
参考文献
[1]陈荷芳.治疗性沟通在门诊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44
[2]王锦帆.医患沟通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丁香,李秋香.浅谈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与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
论文作者:崔茹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护士论文; 家属论文; 关系论文; 病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