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_大学教育论文

提高质量: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_大学教育论文

提高质量: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99中国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论文,教育改革论文,主旋律论文,中国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最后一刻。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人类对教育的跨世纪意识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明确而强烈。经教育部批准,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99中国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12月7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 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大学领导、高等教育专家、学者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世界银行贷款组官员、教育专家汉纳博士,德国教育专家齐勒教授,加拿大教育专家怀特教授也专程赶来参加会议。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发来了“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书面讲话。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提高质量: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围绕这一主题,会议集中研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质量标准多样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题,既十分必要,又非常及时。一方面,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归根到底体现在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上。“国运兴衰,系于教育。”21世纪中国能否实现文化复兴、民族腾飞和国家昌盛,能否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关键取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质量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生命线。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追求。另一方面,21世纪初中国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和任务。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15%左右,为此,高等教育规模将会持续扩张。高等教育大众化会不会降低质量?如何看待大众化与高等教育质量?这是人们普遍关心又十分担心的问题。

有的学者指出,质量关乎高等教育的生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放松质量标准。忽视质量,高等教育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与会学者们对当前有些地方和部门过分追求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经济作用,把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的产业化观念与作法表示怀疑和忧虑,认为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最终将会把高等教育引向发展的歧途。与会学者们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单纯的数量指标,大众化同样需要质量。因此呼吁:质量意识要升温,必须以质量求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不单是数量指标,但是,数量增长却是大众化的外在特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量”的增长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即数量增长必然导致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功能、质量、学术标准、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所形成的单一的学术性质量标准已经不适应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必须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与高等教育内部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功能的分化与多样化并行的。有学者认为,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不要质量。质量是相对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任务、职能而言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任务、职能不同,其质量标准也就应该有所不同。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其培养目标与规格、任务和职能是不同的,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也是不同的,不能机械地进行比较。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学术性高等教育与职业性高等教育是不同形式、不同类型和不同职能的高等教育,有各自的目标要求与质量标准,相互不具可比性。

与会学者们指出,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片面地用本科教育质量标准(精英高等教育学术标准的主体)来衡量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质量标准,从而指责高等教育大众化降低了教育质量;另一种则是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盲目向本科教育看齐的攀比心理。如此一来,受实际办学条件的影响,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理论水平不及本科,应用技术与实际操作技能又不敌中专和职业高中,导致这类学校既无质量,又无特色。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单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所以,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单一的质量观念,树立多样化质量观念。高等教育要各自分工明确,过去讲依条件定发展,现在应该提倡以层次、类型及其各自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任务和职能确定质量标准,以此规范办学方向。普通高等学校,其质量标准主要是考察所培养的人才的理论水平或学术水平;专科高校、职业高校,其质量标准则主要是看所培养的人才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技术和能力我们既需要精英高等教育,要建设一批学术水平高的大学,培养一批学者、科学家和各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潜力,力争在世界科学与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更要加快建设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一大批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具有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等等。

有的学者还指出,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是多样的,而且也是全面的。质量既表现在教育的最终结果,即其“产品”——学生的素质上,又表现在完整的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师资、投入、管理、教学、研究、服务等等。只有这些因素各自具有质量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有效,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无疑,多样化和整体化的质量观,为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提供了基本思路。

二、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

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之一。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认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21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整个世界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变化和革新:知识不断更新,工作性质不断变化,工作岗位不断变更,工作单位不断更换,人的职业不断转换。在这种不断变革的条件下,传统的“饱读诗书”式的知识灌输教育,“一技之长”的专业化教育,“一劳永逸”的一次性学校教育以及“从一而终”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超越现行的教育观念与体制,从过去狭隘的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专业教育和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着力构建新的环境和新的机制,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有学者认为,创新是以人类为主体,将自身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推向前进的行为及其结果。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虽然也包括学生有所发现和有所发明,但更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素质,主要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即发展人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人的发展,其根本标志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是教育的一个最主要的任务。

代表们讨论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有人认为独立性与批判性发展是最重要的标准。没有独立性发展,没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意志与人格,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批判性与独立性密切相关,批判性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怀疑批评精神,就是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和人云亦云。有学者认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应该善于合作、勤于自学、乐于奉献。

与会者认为,高等学校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反映了人们对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认识的深化。全面素质教育是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提升。然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条件的。良好的先天遗传素质是基础与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环境与教育。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开发和扩展人的潜能。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由于深受传统教育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压抑创新人才的成长。所以,必须在整体上逐步加以改造。如:僵化的管理体制、陈旧的教材体系、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淡漠的师生关系,磨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各种有形无形的条条框框,使教师无暇创新、无力创新、不善于创新。因此,要孕育创新人才,就必须突破条条框框,为创新营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宽松平等的学术生态环境。进而有学者主张,创新与自由向来是一对孪生子,没有自由探讨的空间,没有学术民主的气氛,没有批判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人的才智之花就不可能绽放。所以,至关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和教师以民主、自由、选择的机会,大学必须奉行学术自由法则,尊重人的意志和权利。有学者主张,大学应该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强化“问题”教学意识,让学生尽早进入研究、发现和创造领域。要教会学生学习,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一些学者还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美育,改革考试、实行学分制等角度讨论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机制问题。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领导还在会上介绍了本校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作法和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

三、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大学的新理念

任何社会的变革总是以其思想观念的变革为先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如此。代表们认为,高等教育要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刷新大学教育思维,树立新的大学教育理念。

21世纪,中国大学应该确立哪些新理念?有学者从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应树立“教育战略产业观”、“为经济服务观”、“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教育国际化观念”、“名校名师观”、“适应社会观”、“可持续发展观”、“抓住机遇观”、“大局观”等理念。其中会议较深入讨论了大学教育的国际化观念和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有学者认为,所谓大学教育国际化,简言之,就是指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学之间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的活动过程或发展趋势,是21世纪世界各国大学的新理念。现代大学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行为。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国际化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被强化。中国大学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向国际化,大学要采取得力措施,增设国际课程、扩大人员交流、加强多边科研协作、推行国际联合办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视野等。同时,要正确处理面向世界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还有人认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行性和先进性等优势,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居于主动地位,扮演着示范者、给予者的角色,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相对被动地位,扮演学习者和模仿者角色。因此,西化和文化殖民主义是不可避免的。这对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如何既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又避免文化的西化与殖民化,确实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从当前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远远不够,思想还比较封闭保守,内容尚贫乏,形式也单一。所以,要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大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入世(WTO)等都要求大学加快国际化,否则,就谈不上建设一流大学, 也谈不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学者还从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大环境角度,提出必须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不同的教育观念发生冲突和碰撞,不同的思维模式相互改造和补充,在文化分析与综合之中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此外,有学者还谈到了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教育贸易问题,也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

关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学者认为,大学理念可以从不同角度列出多条,但最为核心的理念,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可以涵盖整个高等教育的理念。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强调发展性、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平等性、协调性。归根到底,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是21世纪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可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自觉。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按其理念,确立以人为本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和素质教育是相通的,其内涵与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但素质教育的最高目的和最终目标,则是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最高理念,其目的和方向是引导社会朝着美好未来前进,因此,可持续发展观对现实的高等教育具有批判、规范和引导的功能。还有学者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阐述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若干关系。如要处理好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高教发展中的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主体、非主体与整体的关系,当前、长远与可持续的关系,常规、特色与创新的关系,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等等。

标签:;  ;  ;  ;  ;  ;  ;  ;  ;  ;  

提高质量: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_大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