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军艳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军艳

摘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而诞生的,自其诞生之日起,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规划安排,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由此看来,加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对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的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可以防止建筑桩基底泥皮和沉渣的出现,还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地质土壤条件,科学有效的利用建筑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能够节约建筑生产成本,还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1.1 节约工程成本,优化经济效益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与普通灌注桩或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能有效缩减桩长、桩径,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速度,还能对桩身进行完整性的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切实节约了工程的成本,达到了优化工程经济效益的目的。后注浆技术使得建筑工程不必穿透难穿越的土层,其预埋的导管还能起到检测或替代的作用。在大直径的超长桩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取得明显的优化效果,有效缩减桩的直径和长度。

1.2 操作方便快捷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操作方便快捷,即将混凝土浇筑在下方钢筋笼和注浆管内,当整体硬度达到一定要求后进行注浆,在推广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适用于绝大部分地质,主要被用于挖孔灌注桩、护壁钻孔、冲孔。

1.3 提高桩承载能力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具有胶结作用,能对灌注桩中的沉渣、泥皮起到固化作用,从而增强桩的承载能力。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利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后,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对粗粒土和细粒土的承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中对粗粒土的增加范围为 50%至 150%,对细粒土的增加范围则为 30%至 70%。可以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提高桩基承载能力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注浆管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

我们在进行注浆管的制作时,制作材料一般选择镀锌管和无缝焊管,把它们的直径控制在 25mm 或者 30mm 上,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来进行制作,当桩长比 50mm 大时,在进行此桩的制作工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是注浆管内的摩擦力会给注浆施工带来压力。我们在制作注浆管时,要由以下三段来进行注浆管结构的制作,包括注浆管端部花管、注浆管中部直管、注浆管上部带丝扣的接头。我们在设计花管段的侧壁时,需要根据梅花形对出浆水口的特点来进行制作,孔径要控制在 6~7mm 之间,除此之外,在制作注浆管时,要使用塑料膜,使用胶带,使用橡胶膜把花管段来进行完好的保护,还要用铁丝把它包裹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的情况,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2.2 压水试验施工操作

压水试验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重要环节,压水试验通常是在实际施工操作结束之后六天内来进行。压水试验过程中首先就是需要对单向阀和注浆管道畅通状况来进行科学家检查。与此同时对于单向阀中的泥浆残留物质必须要及时进行清理。只有进行科学清理之后才能够满足要求。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桩口或者是桩边有倒塌现象的时候,此时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就应该进行压水工作。通过压水来把那些厚重水泥覆盖面全部冲刷干净。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施工。实际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相关数据还需要进行及时记录。对于灌装注管道口封堵情况也必须要有深入了解,对于它的疏通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记录。

2.3 灌注桩的注浆

当建筑工程的地基是软土时,为确保灌浆的质量需要进行间隔施工处理,在进行首次注浆前,为防止注浆管堵塞,注浆处的压力符合要求,须进行压水试验,其中压水机应使用2~3级,同时需严格的控制压水量和压水时间等有关参数,且压水压力应确保所有的注浆管未发生堵塞。在压水试验结束后,要向桩底注入利用高压泵及预埋管合理配置出的水泥浆,同时在该环节中需严格的把控注浆的压力、速度及总量,仔细观察并记录灌注桩的上抬程度。另外,在完成一次注浆后需实施二次注浆,两者的工艺基本相同,均是先使用稀释水泥浆进行灌注,再改为浓稠水泥浆。

对于二次注浆时,则需使用双液注浆机向孔底灌注浆液及水玻璃,在完成封堵并撤出水玻璃注浆管后,再根据设定好的速度实施水泥净浆的高压灌注,并使用阀门、螺栓等封闭出气孔,加压使其达到恒压6兆帕,最后在阀门的封闭时间超过1小时之后将高压泥浆泵进行撤离,结束注浆后再运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对灌注桩闭浆1~2天,在所有的工艺结束后便可实施最后的卸压、卸管及清洗等工作了。

2.4 注浆终止标准

后注浆最大注浆压力由桩长、桩径、入土深度以及土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在注浆之前要根据以上因素来估算出最大的注浆压力,当注浆达到此压力时终止注浆。另外,也可以根据底层条件来衡量注浆量,当注浆量达到要求时终止注浆。目前关于注浆量的估算还没有明确的计算,所以大多根据丰富的施工经验来确定合理的注浆量。

2.5 封浆

在注浆完成之后,要进行封浆,封浆程序也非常重要,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在接触空气之后会出现风化或压缩的现象。所以封浆程序要选择最佳时间,避免影响工程质量。闭浆时间大多在三个工作日以上,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局部出现稀释现象,造成浆液牢固强度降低。

3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 质量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土质过强或者注浆管阀的位置安放错误,都会导致注浆量减少。所以混凝土的浇筑和注浆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能过短,对于桩孔中的注浆管位置的安放要实施精确的测量,避免因为混凝土使注浆管外部过后而造成施工难度的加大。其次,施工方案作为施工的第一指导依据必须严格遵守。从施工前的检查到施工中的材料把控,再到后期的技术培训都必须严格依照施工计划,不能随意增减环节。在注浆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查与监督,确保各项工艺的质量和标准是符合要求的。再有,测量与计算的工作要准确,因为承载力的计算、抗压强度的计算、孔隙位置的测量都会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效果。

3.2 注意事项

后注浆施工技术在使用之前要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确保现场各项施工设备的齐全,尤其是电源的数量,除去正常使用的,还要准备好足量的备用电源。施工对于注浆时间的确定要精确到秒,并做好注浆管的保护保养工作。为了提高注浆的质量,注浆压力、注浆流量、浆液水灰比等都要严格控制。每一次注浆施工都要对各个参数进行准确的记录,为本次施工和今后的施工做好资料储备工作。在注浆结束后,注浆管两端的封堵工作要做好,避免出现冒浆,影响施工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灌注桩注浆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在建筑工程灌注桩施工中应用后注浆的施工技术,对提升灌注桩的稳固性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还能缩短灌注桩施工工期,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旭辉.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5).

[2]张志勇.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1).

论文作者:王军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军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