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论文_姚宏光

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论文_姚宏光

山东世纪华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已经由传统的阶段式管理逐渐演变为全生命周期式管理,利用这种模式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巩固强化建设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建筑全生命周期是指从材料与构建生产、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全循环过程。其分为四个阶段,即规划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国内工程管理体制不断改进、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形式有所变化,从阶段式管理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一个级别。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得以实现效果最佳。

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分析如下:

1规划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在规划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决策等因素深刻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关系到投资能否合理化,收益可否最大化,可以说规划决策阶段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投资。工程全过程中,项目规模的合理性、建设标准、建设地点、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实践表明规划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超过 80%,可见其重要性。工程中,投资本是集中在采购、施工阶段,钱主要花在这两个地方,然而在实际的采购、施工过程中,却基本不再对投资进行大的调整改变了。看来,对于造价来说规划决策重于实施阶段,能否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关键便在于规划决策阶段。事实上,项目规划决策就是对投资方案进行甄选,选用最优化方案,分析计划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可以说,投资规划决策与建设方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造价工作开展过程,首先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他们在工程项目规划决策阶段,要整合现有技术资料、估价指标、造价指数等因素,对项目投资估计计算,着手编写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同时尽可能做好经济评价、风险分析等工作。还有,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如何得到实质性提高?需要建立法人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以制度的方式管理工程。其次是项目监管部门,要借助报审制度,严格审查核准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分析报告,从源头上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控制,将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

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设计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以及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及运营后的收益多寡产生影响。实践证明,工程项目投资受设计阶段的影响程度较大。设计是工程之魂,好的设计别出心裁,兼顾技术创新和行业传承,节约成本又能实现新颖功能,差的设计后患无穷,后期补救为时晚矣,因此要高度重视设计工作,为此应制定一些动态管理措施,例如:①推广实施设计招投标制度,通过比较择优选用设计方案,公开提供竞争机会给各个企业;②建立监理制度,一方面对设计进行监管,另一方面监管工程造价的控制情况,监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工程质量的一环;③推广所谓限额设计,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对设计、造价等进行优化,参照投资规模对项目实施限额设计管理;④严格审查设计图纸和概算。设计单位需要严格落实自审、审核、审定制度,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审批部门等也要对设计进行把关,竭尽所能提前造价控制工作;⑤不到万不得已,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不再进行变更尤其杜绝不合理变更。

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3.1 招投标阶段

对工程项目引入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机制,选择资质优良、口碑好、实力强的投标单位,同时还可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加强管理,需要事先编制招投标文件。对于招标单位来说,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确保招标条款的严密性、叙述的准确性,并且内容要全面,法律层面没有隐患,在预算范围内控制标底和合同价。由于市场价格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可以在招投标中过程中,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对招投标工作进行管理。招标工作的开展要科学合理,制定招标管理制度,公平公开是必要原则,杜绝贪污腐败行为,严格遵守评标竞标管理办法,选择与工程实际造价最吻合的投标单位,虚高造价是对投资人最大的不负责。招标工作结束后,由专业律师把关,中标方与招标方签订施工合同,尽量避免各种隐藏纠纷。

3.2 施工实施阶段

施工阶段是项目具体实施的开始,之前签订的施工合同开始生效。在这一阶段,双方签定的施工合同成为造价控制的基础,为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尽管经研究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是因为项目施工依据施工图设计来进行的,既定的方案一般不会更改,也就意味着造价不会有变动,施工是项目的实施,原定的投资方案已经成型,此时只是落实到位,然而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还是有一定空间的:①动态管理控制材料费用。在工程成本控制中,控制材料费用是关键。在全部的工程造价中,工程材料费用超过一半比重,如此高的比重其影响不容小觑。因此,施工时要尽量合理使用合适的材料,即保证施工质量又能降低材料成本为最佳,废物利用也不失为控制材料费用的有效措施。②加强施工变更管理。工程实施时,受施工环境情况、施工各种条件等的影响和限制,往往需要变更设计。变更的科学合理性非常关键,不合理的变更会对工程造成各种隐患,必须加以杜绝,对于已经发生的设计变更、现场变更等,要谨慎对待,需要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家联合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变更。如果变更导致费用有变化,这时需要计算费用的变化情况,妥善控制费用变更情况,最后不要忘记对变更编制补充预算,尽最大可能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很好的把握控制。

3.3 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阶段已是完成阶段,施工合同基本履行完毕,只有清理结算工作未被完成,找到全部有关结算的资料,分析总结,严格复核完成的工作量、工程价款等,对工程结算关严格把控。对于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结算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确认,确保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结算时,按照合同,避免在合同价款中对某些费用重复计算,例如,有些费用已经包含在综合单价中,那么此时便不能再次进行单独的计算,造成重复计算问题,以此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控制。

4 运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当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就进入运营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这是回收项目投资的重要阶段。在运营阶段,工程项目所产生造价费用主要用于项目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管运营理制度的建立和责任落实到人是基本的举措,除此还应制定项目分块维护计划、加大培养维护人才力度、制定损坏公物的惩罚措施、成立运营专管小组等,使得项目的运营成本降下来,提高项目的收益。在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控制中,处于运营阶段的工程项目,是整个造价管理工作的最后一环,此时的控制重点主要是制定出已经竣工项目的维护的造价的计划,借助多种管理、技术资源,对竣工项目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造价管理。市场化运行机制要建立起来,并进行运营项目风险预测工作,切实提高该工程项目运营后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飞. 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研究[J]. 建筑经济,2016,37(6):45-47.

[2]程霞. 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2017(14).

论文作者:姚宏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论文_姚宏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