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幼小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小论文,平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些专家常常把孩子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称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因为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学习生活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升入小学一年级对于孩子而言,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跨越。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 1.调好生物钟,跟上新节奏
幼儿园的孩子天天中午都有一两个小时的午觉时间。一进小学,孩子们最不习惯的就是午睡时间少了,春秋季还没有午休时间。孩子刚入小学后往往显得很不适应。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朋友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接近小学学习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地严格执行,直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就寝、起床、用餐、学习、游戏、锻炼的习惯,让他们逐步具有守时的意识,及早适应正规的学校生活。调整作息时间切不可一步到位,应该慢慢来,十分钟十分钟往前提。您还可以教会孩子认识钟点,使他理解时间概念,学会掌握时间。提前将生物钟调好,这将让您的孩子轻松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节奏。
■ 2.放手锻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发现,现在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个人杂务也由父母包办。
作为家长,你知道孩子入小学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什么吗?那就是用橡皮擦掉写错的字。不把纸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种挑战。但是,如果在家里经常干家务的孩子,手会变得相当灵巧,橡皮的使用就不会有问题。一个孩子能否学习得好,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学习能力,即学习潜能。学习潜能的传递和培养是从孩子学做日常家务和学会生活自理开始的。
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试想,一个连吃饭也不能自理,鞋带都系不好的孩子,在学校生活中,他又怎能跟上大家的节奏?
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建议家长: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
在入学前教孩子学会这些:
设定闹铃,听到闹铃自己起床;
自己穿好昨晚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子,父母可帮助检查;
起床后立即刷牙洗脸,并且照镜子检查洗刷得是否干净;
自己端饭吃饭,家长不喂饭;
学会擦桌子、扫地;
自己走路;
会写自己和父母的名字,知道家人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
指导孩子学会收拾自己的小天地,书包、玩具、图书、学习用品等会放在固定的地方。如果您的孩子一年级准备住校,自理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 3.培养好心态,适应新环境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心理和身体各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幼儿开始羡慕小学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他(她)的成长高兴,为他(她)上小学自豪。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引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千万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这样会让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上小学的消极态度。
■ 4.养成好习惯,熟悉新角色
习惯培养很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好习惯来自于平时的点滴培养。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现在的孩子个个都很聪明,智力上存在的差异很小,竞争的就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孩子的好习惯是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下课时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准备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地坐着等老师来上课。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屁股坐半张凳子,大腿不能坐在凳子上,身子上半部挺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交叉平放在课桌上,两腿平放,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告诉孩子,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写姿 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的坏习惯一旦形成了,就很难纠正。一年级拼音教学前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其实我们都是在纠错。错误的写字姿势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正确的执笔姿势: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入小学以前,孩子会认识多少个字我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第一重要的事应该是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识字、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如果我们家长在一开始就能够巧妙地把文字引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使他们体验到文字能给他增加生活的乐趣和带来方便,那么他就有了学习的动机。孩子一旦对文字产生兴趣,也就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孩子在入学以后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阅读。阅读兴趣的浓淡、阅读能力的强弱是孩子入学以后学习成绩优劣的先决条件。提早阅读可以使孩子入学后成绩一路领先。
在识字方面,我认为不可强求,不是说哪个孩子多认几个字多写几个字他就有多聪明,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顺应孩子的生理发展。那么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让识字生活化,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识字,比如某一样他特别喜欢的食品,可以让他看看是什么名字,吃一次看一次,久而久之,他自然就会了。千万不要一味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果。书写方面的要求是能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这个还需要各位家长的配合,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写自己名字的机会比较少,还需要回家多练习。
(4)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a.自觉作业
放学回家后先做作业,后玩耍,不用家长问,不用家长催。
b.按时完成
要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切莫拖拖拉拉,一点作业写上个把小时。
C.专心作业
要能静下心来做作业,养成专心作业的习惯,切不可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又做其他的事。
d.独立作业
要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提倡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否则孩子会有依赖思想,以后你会慢慢发现,有家长陪了,孩子作业完成得很好,一旦不陪了,孩子要么不主动作业,要么马虎应付一下。刚开学时我们提倡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也能和孩子坐在一起看看书,读读报,这样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安静的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我觉得刚入学的孩子,学习还不是第一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经常读书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独立处理一些小事情的习惯,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习惯,主动关心集体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主动参加班级活动的习惯等等,这些好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将受益终生。
家长关心的几项学习内容
■ 1.关于拼音学习
我教了很多届一年级新生,发现在幼儿园学过拼音的孩子进入小学后比一点都没有学过拼音的孩子要省力得多。因为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道难关。提前学拼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是学得越多越好。拼音学习一定要以兴趣为前提。入学前孩子把声母和单韵母的四声学会了就差不多了,因为四声教学是入学第一周的重点和难点。入学前拼音学得太多会使孩子对教师的教学失去新鲜感,因为他以为自己都会了。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拼音字母是一些完全陌生的符号,学起来既枯燥又乏味。而且,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和思考不够完善,好动,好奇,注意力不集中。针对儿童这些特点,我们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拼音时应力求创设孩子喜欢的情境,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让孩子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
介绍三种适合家庭的拼音游戏。
(1)手指操练法。
手指操练法简单易学,可以促使孩子动脑、动手,在游戏中记住字母的形状。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弯就成o;松开一点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两个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家长做手型,孩子发音,孩子玩得愉快,学得也高兴。
(2)我说你猜。
看口型猜猜家长发的什么音,如a、o、e。还可以是家长说字母的形状,孩子说字母。如家长说:两个门洞,孩子说:m m m;一个门洞——n n n。
(3)打拼音牌。
用拼音字母卡打“拼音牌”。可以两个人打;将“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张“牌”,口里还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对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a”,出牌者还要念“我出a,b-a-ba,尾巴的巴”),拼对了对方的牌就被你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在开心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复习了字母,训练了拼读。
■ 2.关于数学学习。
在数学学习方面,应该让孩子具备以下一些能力:
(1)能在日子格中端正书写0-9十个数字。一定要按格子写,来不得半点马虎。孩子往往先入为主,现在养成马虎的习惯,到了小学想写好都难了。
(2)认识钟表、日历。这两个知识点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不太容易懂。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去感知,比如在家可以多问问孩子:“现在几点钟了?”“今天是几号?”
(3)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请大家注意一下,这里我们所要求的是让孩子掌握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就足够了。我很能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呢?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急于求成,把孩子这个年龄段还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硬塞给他们。当然有的孩子已经可以吃透更难的知识,那么我们可以适当给他增加难度,学习更难的加减运算。在这里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只看到孩子有的数学计算题不会算就觉得自己的孩子笨,不如别人。计算只是考察孩子各种能力的其中一个方面。何况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到了小学还要教上一个月呢。
(4)练习用直尺画线,进行两点连线的训练;练习画五角星。
(5)分类思维能力、排序能力练习、数的概念建立、图形观察能力。
■ 3.关于物质上的准备
(1)一个美观实用的新书包,不盲目追求名牌。
书包不要太大。入学后孩子每天整理书包,只需带上当天的书本就行,一年级不会有太多的书。太大的书包抽屉里也放不下,孩子塞不进去就会把书包放在地上,这样很不讲卫生。
(2)一只美观实用的铅笔盒。那种打开后有几层,甚至还带镜子什么的铅笔盒千万别买,会转移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购买的学习用品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不要过分新颖和追求功能和色彩,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5~6支削好的铅笔。建议购买2H或者HB铅笔,低年级不用活动铅笔。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孩子的铅笔上不妨用不于胶贴上自己孩子的姓名。因为有时一天下来老师就能捡到许多铅笔,又没人认领,浪费比较严重。家长也可以采取回收短铅笔换取长铅笔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4)使用绘图橡皮、转笔刀和塑料直尺,不用香味橡皮、锋利小刀和玩具直尺。
祝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进入小学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