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利
(广东穗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10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自动化发展技术背景下,机电自动化逐步被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工作中,这为提高我国工程机械制造效率带来了重要推动。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
前言
工程机械就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机械设备,是对这些设备的总称。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制造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被研制并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机械制造水平高低。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中,它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制造效率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它的稳定发展。
1工程机械化与机电自动化意义
1.1工程机械化
工程机械化是人类生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从生产力角度工程机械化是实现生产力提升的直接标志。从广义角度上讲工程机械化就是工程建设施工实现了机械设备替代人力劳动,其是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所有应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工程机械制造作为制作用于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施工环节,其所制作的机械设备种类众多,例如运输机械、起重机械、矿工冶金机械等等。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工程机械化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制造业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对来看,我国在机械制造发展方面还具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国内机械制造业的潜力,以实现对我国机械制造水平地提升。
1.2机电自动化
机电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机电技术类型,其是机电技术实现科技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机电工程本质上讲,其本身就属于科技化发展产物,而机电自动化则是实现了机电工程全面科技化的发展。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与情况来看,机电自动化发展是现代化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各个专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越来越频繁,机电自动化就是专业交叉的重要产物,其引领了工程领域中的技术革命。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科技背景下,电子技术对工程领域中的工业控制、生产方式革新、企业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人类机械电子设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1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优势特点分析
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应用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其自身特性的一种体现,一般都具有信息自动化处理和自动化操控的功能,而且自动化的特点也使其的操作和检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在机电自动化技术下,可以对整个系统起到控制作用,从而使工程机械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严格的按照原有的设计方案中的要求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而且它的一大优势就是它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另外,也可以在工程制造业中利用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生产力和质量性能。
2.2机电自动化技术在设备诊断技术方面的应用
从目前的机电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现状来看,它最受到使用者的认可和接受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对机械的检测、识别以及修复等的各种技术的相互融合,进而发挥综合的作用,通过监测设备的状态参数,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并预测预报设备未来状态,即设备诊断技术,其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基本功能是在不拆卸或基本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掌握设备运行现状,定量地检测和评价设备的状态:(1)设备所承受的应力;(2)强度和性能;(3)故障和劣化;(4)预测设备的可靠性。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故障原因、故障部位、危险程度进行评定,并确定正确的修复方法。另外,在检测工作之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相关技术来对故障的信息进行分析,把得到的故障信息以网络化技术进行传输和保存,这在军事和医疗行业上更为明显。机电自动化技术在设备诊断技术中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各国研究热点,我国各行业都很重视在关键设备上安装诊断系统及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可有效地获得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诊断信息,实现设备的可用度、可靠性、安全性,对环境无危害,更高的成本效益。
图1 设备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
2.3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
柔性制造是依附于计算机技术的,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技术。它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在技术操作的过程和各个环节上实现自动化操作模式,简化了不必要的程序投入,以自动化的机械工程进行操作,提高了工程机械制造的效率和质量,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的投入,而且从操作的安全性方面来讲,少量劳动力的投入,全程实现自动化可以有效的规避很多的安全风险,保证了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如图2为具有装配功能的柔性制造系统:镗铣加工中心10和车削加工中心8,9是多坐标测量仪,7是立体仓库,14是装夹具区,柔性装配系统中的装载机器人12,三个安装机器人3、4、13,双臂机器人5,夹持机械手2和传送带,所有测量设备也集成在总控制系统范围内。另外,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作为核心,再结合先进的现代化计算机信息设备、信息网络技术等,实现技术上的协调衔接,再利用自动化的操作方式,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工艺上的相互补充和替代,进行无人干预生产,有效的推动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朝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有了更为广泛的范围。
图2 具有装配功能的柔性制造系统
2.4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水泵机械中的应用
水泵机械中水泵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水体的输送中承担一种纽带作用,是一种专门输送液体,增加液体压强的一种机械,它的主要适用对象是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以及一些金属液体等。从它的工作原理来看,它是先把原动机之中的机械能或者是外部能量传输到给水泵中的液体,进而实现使液体压强增加的目的。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对象也多,在机电自动化的应用下,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水泵的输送效率和增强压强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水泵的安装需要有严格的事前规划,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开展,对于性能和用途不一样的水泵在制作和安装时也要有对应的方式,而且它的工作原理也是不一样的,需要多加留意。把自动化技术和水泵机械的制造两者有效的结合,首先,可以促进水泵工作效率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环节;其次,可以时水泵的实用性增强,降低水泵运作的成本。
2.5自动操作方式方面
从自动化的特性方面来说,机电自动化机械控制技术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量大优势特点,这两个特点与未来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形势是符合的,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动化技术除了具有自动化和先进化的特点外,它还具有的一个特性就是在它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一体化的操作,实现一体化操作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依据于控制理论的规定以及科学指导,在两者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它的一体化操作主要设计到的环节有系统的设计、控制技术以及现场的调试等等部分,因此,从上述的简单论述中可以总结,它是可以有效的增强机械制造中所包含的自动化控制操作的。
3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有效应用,其为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带来的发展,不仅是制造效率地提升,更是实现工程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机电自动化发展背景下,工程机械制造也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其在精度、准确度上的进步,更是传统机械制造水平所无法达到的。
参考文献:
[1]邹云波.浅谈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02)
[2]蒋海涛.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0)
[3]邱富永.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6)
论文作者:高胜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制造论文; 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水泵论文; 操作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