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09)06-0030-05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报告中着重强调和系统论述的“十个结合”,是对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辟概括,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运用和本质要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的“十大关系”,到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提出的“十个结合”,反映了我们党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体现了我们党巨大的理论勇气和伟大的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一、《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由于在总体上照搬苏联模式,我国建设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就突出地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为准备八大政治报告,刘少奇从1955年12月起开始听取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的情况汇报。毛泽东则从1956年2月起,用了约两个月的时间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5对经济关系和5对政治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十大关系也就是十大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解决这些矛盾。为此,毛泽东在关于十大关系的阐述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毛泽东在听取34个部委汇报时,正值苏共召开二十大。苏共二十大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和错误。这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P720-721“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之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搞得更快更好。”[2]因此可以说,以苏为鉴,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认为,《论十大关系》实际上开创了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他后来曾多次表示了这一思想。比如1958年3月10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的讲话中就说,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960年6月18日,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谈到这段历史时指出,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的客观经济规律。
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从1956年4月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同年9月党的八大,再到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探索的积极成果。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主要表现为:在发展道路上,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指导思想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在政治上,比较科学的判断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经济上,形成了既反右倾保守,又反急躁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了扩大民主,反对突出个人和个人崇拜。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提出必须坚持互相监督,长期共存的方针。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提出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不加分析的一概排斥和一切照搬,都是错误的。以上这些很有价值的思路和思想,虽然有的后来并没有在实践中落实,但是它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的实践做了必要的铺垫,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与实践来说,有两个命题最为至关重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两个命题在最初和起点的意义上,都是针对苏联模式的。一为理论的,一为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针对的是照抄苏联版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针对的是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当然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其含义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已远不是仅仅针对苏联模式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世界总的态势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结构、分配方式、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二、“十个结合”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不可阻挡。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30年来,我们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取得的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
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并且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系统展开和全面论述的“十个结合”,是对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辟概括,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辩证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结合性特征、过程论特点和全面性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巨大的理论勇气和伟大的实践创新。
首先,“十个结合”是理论创新的结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没有大胆的探索,没有反复的尝试,没有点滴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十个结合”。
其次,“十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个结合”最终归结为“一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改革开放中创造性地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再次,“十个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个结合”的一至三条讲的是总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四至七条则分别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八至十条强调国际环境、改革发展稳定、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证作用。从而在指导思想、四位一体、统筹国际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使之更加丰富、充实和具体化了。
最后,“十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十个结合”的实质,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就是现代化的共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性的结合。“十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性要求。比如:既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十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性特点。实践没有止境,发展也不能停顿,决不能固步自封。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能力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要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十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主体论。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要求的内在统一,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依靠人民谋发展与发展成果为人民统一起来。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举世瞩目。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到2007年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20多年保持年均9.7%的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200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三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令人瞩目。
当然改革和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诸如三农、失业的压力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等等。但是这些问题还是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来解决。也就是说,要坚持改革,深化改革,而不是否定改革,放弃改革。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在思路和理念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增强改革的普惠性,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更加重视利益协调。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敏感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矛盾复杂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必须十分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建立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兼顾各方面群众利益的机制和平台。要建立健全公众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要特别注意体察弱势群体的呼声,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四是更加追求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社会,要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一切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目前不同部门和地区、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程度和水平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增强共建共享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强化共建的能力,不断提高共享的水平。
五是更加着力改善民生。以往我们比较多的使用国民经济这个概念,现在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民生的提法已经而且会更加经常和普遍的使用。无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讲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还是西方思想家讲的合法性危机、社会公信力,其前提就是先解决好民生问题。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十分突出,执政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好交通、能源、住房、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民生问题,就是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要致力于制度创新,注重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努力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总之,民生问题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结合点和交汇点,既体现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又是党执政能力的检验尺度。
标签: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毛泽东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