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桥下滨水消极空间改造——以重庆北滨路为例论文_刘红

刘红

上海昊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5

摘要:分析北滨路高架桥下滨水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针对交通、断面、景观、功能改造的空间策略,研究不同空间模式的设计对策,处理好高架桥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城市中富有潜力的空间。

关键词:桥下;滨水;断面;功能

一、概念释义

“消极空间”是以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使人的心理产生不愉悦、不舒适感的空间的统称,这类空间呈现出用途不明、使用率低、空间零散而缺乏秩序等特征。城市中的“消极空间”包括建筑间的中介空间、边角空间、废弃空间、高架桥下空间、零散的生态斑块等等。[1]消极空间降低了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影响到城市环境舒适性和社会性,给城市生活品质和景观造成损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规划设计来把消极空间积极化,把有限的使用空间功能最大化,本次设计场地选择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高架桥桥下滨水空间进行改造设计。

二、项目背景

重庆滨江路初期皆着重交通功能,把大量的过境交通引向滨江路,以高架桥高路堤的形式,投资巨大,却无法形成滨江路城市综合功能,切断了居民与江水间的纽带,浪费大量优良江景资源。[2]

重庆江北区北滨路位于嘉陵江北岸,西起简家梁,东至寸滩港,滨江27公里的岸线资源,超过30%的路面采取高架桥的形式。高架桥阻隔了城市与水岸的联系,同时在桥下形成了大量的消极空间,致使滨水区岸线僵硬,绿化率低,缺乏美感,可进入性差。尤其从江对岸看,部分地段黄土裸露、植被凌乱,景观效果差,城市立面形象不佳。

三、现状问题

1.以车行为主,缺乏人性关怀。目前的北滨路是一条穿越性的交通型主干道,车速大、车辆多,现状人行设施不完善,通行能力差,人们想要到达江边需要步行很远寻找出入口。

2.长期缺乏规划,空间破碎凌乱。桥下空间与水岸缺乏对话,消弱了空间整体性。

3.大量空间浪费,利用率很低。目前高架桥下以自然生长的植被、菜地为主,没有与周边城市功能有效结合,与城市的关系被割裂,缺乏整体协调。

4.生态脆弱,环境差。部分地段原本的土地被乱石覆盖后无法生长植被、生活垃圾任意堆放。高架桥底部大面积裸露混凝土,阳光无法直接照射桥下空间,使得空间阴暗冰冷,人们望而却步。

四、改造目标

合理利用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对于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资源、节省城市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北滨路高架桥下空间改造目标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1.功能上——唤醒桥下消极空间,合理利用桥下资源。让滨水空间重新融入市民生活中,结合周边土地利用形态和地区发展需要,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滨水活动相结合,恢复整理河岸生态,增加区域活力。

2.形象上——美化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形象。具有认同感可识别性强的底部空间能够成为城市标志性的“名片”[4]。通过改造使桥下空间与城市景观密切结合,与城市生活联系便捷,重新建立城市与水岸的联结,强化滨水城市形象,呈现重庆时代发展的窗口,扩大滨江影响力。

五 改造措施

1.交通分流

北滨路规划全长27公里,已建17公里,现状有三种断面情况,双向6车道(黄花园大桥至长兴路口)、双向5车道(长兴路口至嘉陵江大桥东侧)及双向4车道。随着沿线地块不断开发,部分路段及交叉口已经出现拥堵;现状人行及过街设施不完善、市政配套设施不足、停车难,公交、轨道交通辐射不足,制约北滨路地块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设计将北滨路定位为为滨江区域服务的城市次干道,弱化其交通功能,增强城市与桥下滨水空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人性化、亲水性的理念。

首先,通过道路性质转换、公共交通导入、机动停车组织、人行步道体系四个方面对北滨路进行全面梳理改造,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增长的预测,通过腹地城市快速路分流部分交通,北滨路近期按双向4车道控制,远期改造为双向6车道,增加景观带;增设北滨路专线,加强纵向换乘,结合公共交通,设置多方式、换乘便利的客运交通枢纽。另外,道路竖向设计非常关键,力求达到道路交通与防洪安全、亲水休闲、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利用路边停车、桥下停车、立体停车多方式解决人流、车辆停驻问题,部分路段拓宽增设步道,将沿江人行步道连为一体,在重要的交叉口、居住区、绿化节点处,结合公交站点、停车库,设置人行地道、台阶联系滨水地带,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供可能。

2.断面改造

(1)现状断面:北滨路高架桥现状有两种断面情况,断面A是高架桥位于坡地上,北面地块与滨水区不可通行;断面B是高架桥架空于地面,北面地块可从桥下穿行至滨水区。(图1)

(2)水文分析:嘉陵江北滨路段一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95米;十年一遇的洪水位187米;常水位175米。195米以上是永久性建筑、机动车及市政建设区段,北滨路桥下空间高程都在195米以下,187-195米是洪水侵犯较少的区段,可创造开放空间,进行部分社交休闲活动;175-187米可进行多种亲水休闲活动;常水位175米以下,是洪水侵犯较为频繁的区段,应采用多种形式固岸。

(3)分类改造:针对不同的断面类型、设计洪水位及现状条件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激活桥下空间,加强“桥下”及“滨水”两空间的联系。

1.断面A改造:

高家花园大桥段(图2)——强化生态特色,对高架桥进行立体绿化,包括立柱绿化、护栏绿化及桥下坡地绿化。清理垃圾碎石,保留自然驳岸,补植耐水淹的草本植物,利用植物软化、美化岸线,并为人们提供来往江边的通道。

石门大桥段(图3)——利用桥底空间创造公共空间,设计别具魅力的趣味场所,为各式各样活动的发生提供可能。高程187-195米之间可以挑出观江平台,使人的活动与岸线景观交融,为景观带来生机,鼓励人们走出汽车,与场所产生更多互动。

2.断面B改造:

盘溪水产市场段(图4)——桥底空间为特定的活动创造场所,利用阶梯、台地种植不同种类植物丰富景观层次,通过修建观景平台和沿江公园增加嘉陵江的公共可达性,提供人们体验生态环境和欣赏江景的机会。

红岩大桥东侧段(图5)——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结合地形、水势特点,在靠江一侧,以斜坡绿化、灌木林、低矮的防洪堤创造连续的公共空间,保证滨江地带的共享性。设计便捷的水平和垂直交通,沟通不同标高的活动场地,从而将高差上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3.功能植入

整个高架桥下滨水空间将根据不同的周边环境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创造功能不同的景观节点,增强空间可达性,实现桥下空间利用多元化、功能人性化[5],以提高滨水空间的使用率。

(1)肥皂厂地块——高家花园大桥

该路段周边已有项目以低密度高档居住区为主,未开发用地具有相对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态环境,高架桥下空间规划打造生态运动功能板块。

根据高架桥断面形式,利用桥下空间设置居民常用的休闲设施或体育运动场所,考虑老年人及儿童的活动场所,丰富居民生活,无论天气情况如何,均可使用。如小游园、体育公园(图6)等,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滑板场、自行车道行人通道,桥体背后的山体、坡地可做攀岩墙。运动场由于场地限制,主要是布置一些非专业性活动场地,步行道以不同形态呈现,让人们体验不同环境的运动感受。

(2)高架花园大桥——石门大桥

该路段周边区域有徐悲鸿故居、石家花园、盘溪石虎等历史人文资源,南岸为磁器口民俗村和重庆大学校区,桥下空间规划打造历史人文主题板块。

桥下空间设计以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为核心功能,建设文化水岸,为地方文化展示与体验提供场所与设施,如历史文化长廊(图7)、滨江文化广场、观江平台等,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延续城市文脉。

(3)石门大桥——嘉华大桥

该地段北部是鸿恩寺公园,南岸是重庆天地、红岩革命纪念馆以及区域内遗留的厂区建筑,规划打造创意体验功能板块。

根据断面形式,以艺术展演为核心,利用桥下空间创造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打造融合艺术创意的大众休闲空间,传统与时尚交汇,赋予地段新生命以吸引市民。具体业态如艺术公园(图8)、创意展厅、创意码头、水上摩天轮等,利用桥底面、立柱进行涂鸦、装饰等艺术化处理,丰富桥下空间的景观模式和功能,形成城市新地标。

(4)嘉华大桥——渝澳大桥

该路段地处繁华地段,北部是观音桥商业中心,靠近嘉华大桥是世纪金源商业中心,区域内已建设多个大型居住区,桥下空间规划打造生活服务功能板块。

配合当地的商业气氛,桥下空间以商业休闲为核心功能,植入特色化、体验性、生态化的商业休闲、文化娱乐产品,如停车场、台地花园、生态餐厅(图9)、咖啡馆、滨水商业街等,形成活力四射的市民生活中心,把人的活动引向滨水地带。

六、结语

以发展的角度看,改造提升高架桥下滨水消极空间是重庆市合理使用土地、完善城市功能,发展滨水经济的必然趋势。本方案倡导人性化设计,遵守生态性原则,通过构建整体空间形态,延续城市文脉和提升环境的艺术品味,对高架桥下有限的空间及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资源的重塑,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引导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刘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城市高架桥下滨水消极空间改造——以重庆北滨路为例论文_刘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