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工程造价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拥有工程造价信息并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应用掌握的工程造价信息来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收集工程造价信息要本着信息有用、合用、有效的原则,工程造价信息的量和质与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目标一致才有价值,才能为工程建设不同利益主体提供切实可行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增强工程建设不同利益主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才可以为工程建设不同利益主体增收创值。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工程造价信息应用的原则、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工程造价信息时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程造价;原则;策略
一、工程造价信息应用的原则
1.1优化的原则
1.1.1工程造价信息的真实性
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的过程中,就必须辨别其信息的真伪,提高可信度,使工程造价信息能如实反映市场活动的变化。只有抓到真实的工程造价信息,工程造价决策才有可靠的依据,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才能获得工程造价信息流配置的平衡。
1.1.2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性
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性就是要求辨别工程造价信息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对于使用的工程造价信息,千万不可满足于差不多而不求甚解,应当将其内容及有关细节了解得十分准确可靠。
1.2辩证的原则
1.2.1工程造价信息的全面性
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工程建设不同利益主体的工程造价信息需求,一般都是多种多样的。即使为了完成某一单项的工程造价问题,也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工程造价信息。为了保证使用的工程造价信息的完整性,就要仔细、全面地分析工程造价信息的需求,尽量防止片面地看待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工程造价信息流。
1.2.2工程造价信息的联系性
反映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的规律与现象的工程造价信息,彼此之间都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孤立的工程造价信息是没有的。因此,工程建设不同利益主体的工程造价信息使用者在分析工程造价信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分析一种工程造价信息同其他工程造价信息之间的联系,来认识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实质及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条件。
1.3时效的原则
1.3.1使用工程造价信息的时间性
工程造价信息的使用贵在及时,滞后过时的工程造价信息只能作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某一阶段、某一过程的历史记录,有时可能失去其现实使用价值。
1.3.2使用工程造价信息的应变性
能否依据建设市场的情况和工程造价信息的变化而做出必要的应变,这是工程造价信息使用中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艺术,目的是要争得合理合法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工程造价信息时的策略
2.1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时必须进行可靠性判断
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工程造价信息要注意做出可靠性分析判断和裁定,消除收集来的工程造价信息源的一些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时,只有首先对产生工程造价信息误差的原因做出有益的分析,辨别清楚工程造价信息内容的真伪,判断工程造价信息种种差错率的大小及其对工程造价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才能有效地剔除那些误差率大、可靠性差、不合用的、时空失效的工程造价信息。
2.2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时必须进行先进性判断
工程造价信息的先进性主要从新颖性和创造性来判断。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时要注意判断工程造价信息内容是否有新颖、本质的东西适应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是否便于使用等。判断工程造价信息的创造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造价信息分析过程,应当注意挖掘契合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环境的工程造价信息,对于在解决和评价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可以取得预料不到的效果,判断创造性的工程造价信息要面对新情况、适应新环境,使得工程造价信息流能够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动态地平衡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时间、区域和条件等的变化加大了工程造价信息配置的难度,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掌握和判断工程造价信息的先进性,才能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与问题,并能很好地解决处理。
2.3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时必须进行实用性判断
实用性是指工程造价信息可资应用的程度。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造价信息的实用性则是随机的,它总带有时间和地域的色彩,因而它受区域环境、经济能力、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工程造价信息的实用性主要还要看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工程招投标的过程中,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性工程造价信息就比较重要,实用性就比较强,就必须判断这些区域性工程造价信息与造价的实用关系,判断在工程招投标的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另外,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中,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所使用的工程造价信息有时是不同的,时态的工程造价信息、过程的工程造价信息和动态的工程造价信息用是非常实用的,为此,在某一阶段、某一过程中就必须进行实用性判断,使得这些工程造价信息能符合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或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2.4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时必须进行浓度性判断
工程造价的管理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传感器采集到的反映电机运行状况的各种参数信号,通常是由许多幅值、频率、相位关系各不相同的信号混叠而成,故从动态波形所得到的信息是十分有限且不够的。恰当地分析与处理这些信号,并尽可能多地提取出电机故障状态信息,然后以直观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电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讲,对于常规信号(如温度)可以直接送往信息平台,在经过归一化处理后,便可作为决策故障类型时的输入信号;而对于非常规信号(如振动信号)不能直接作为诊断时的输入信号,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能用于故障诊断的特征信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使用工程造价信息时必须注意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对工程造价信息的质与量、需求与可能、真与假、精度与浓度等进行判断性分析,才能正确地配置好工程造价信息,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活动向有序的方面进行,从而为我国工程造价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堃晖.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03)
[2]赵世强.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
论文作者:黄立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信号论文; 实用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