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8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筑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而那些位移小、刚度大、整体好的钢筋混凝土到处都是。建筑的重点和关键就是钢筋结构设计,由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渐趋于多元化,这样就出现了多样化的结构体系,而由此在施工和设计中也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并很好的去解决。为此,本文分析了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1.1螺栓连接技术
高强螺栓的连接和普通螺栓的连接是螺栓连接技术中的两种类别,在进行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时,因为螺栓的连接的安装工作省力省时,需要运用的设施较简单,并且对安装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等特点,如今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钢结构的施工中。可以根据螺栓受力的区别,分成三种类别,抗拉螺栓连接、抗剪螺栓连接以及同时承受两种受力的螺栓连接。因为螺栓拥有受力的性能,因此在未来的施工和设计中,对母材和螺栓间的连接性能比较重视。但是螺栓的连接同样拥有不足,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重视孔壁的承压破坏问题和抗剪连接螺栓的剪断问题。在进行钢结构的安装时,需要保障钢结构的安装准确性,避免栓不对孔的现象发生。并且对钢结构连接区中的螺栓紧固顺序需要拥有相关的标准,对紧固件连接质量进行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要对高强度螺栓的连接质量进行控制。在安装之前,需要对高强度的螺栓摩擦面实施抗滑系数测验,对高强度的螺栓出厂证明进行批号的证实,还要实施批号的轴力测试,以及对高强度的螺栓摩擦面加工质量进行检验,要严格依照有关施工工序进行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1.2焊接技术
如今的焊接技术进步非常迅速,在建筑钢结构工程的连接工作中,焊接工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焊接技术的焊接方法比较灵活,可以满足各种连接位置的延性、强度和刚度,焊接的连接质量也比较容易保障,因此焊接是目前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比较常用的连接方法。在进行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时,比较常用的焊接方法大多是气体保护焊、埋弧焊、手工电弧焊等。由于焊接容易产生高温,会导致刚才的内部晶体排列顺序出现变化,钢结构的反应会让焊接缝处的刚才减小塑性,加大脆性,增加了钢结构出现断裂的几率。因为焊接时的高温,焊接附近的主体会受到高温的影响,拥有一些热影响区域,区域的大小在对着焊接参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焊接时形成的高温影响会使内部的性能和组织出现非常大的改变,并且这个区域中的金属晶粒逐渐变粗,这会造成此区域内的金属在韧性和塑性上有所减弱,其硬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因为焊接的次数变多,这样的状况会逐渐显著,想要有效的防止出现这种现象,需要进行规定,要求相同的焊接位置,焊接的次数不能大于两次。
2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1全面了解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的重视,在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开展具体的施工建设工作。为此,在开展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就对施工图纸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了解不同细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时进行标注并督促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该类问题。同时,施工单位等还应当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及时就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设计人员进行讨论,了解其设计的要点和对钢结构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规范和标准体系,推动施工监督和管理等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推动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以合理方式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合理开展钢结构材料设备准备工作
材料设备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重视。首先,在施工开始之前,相关单位必须及时开展钢结构材料设备采购工作。通过了解市场上现有的钢结构材料设备,通过比价等方式,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进行采购。其次,施工之前必须加强对材料采购规范性的重视,通过对采购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尽可能规避不必要的材料采购问题。同时还应当安排专业人员对采购人员进行监督,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最后,施工准备阶段还应当制定完善的材料入场检查和存储方案,推动后续钢结构材料设备存储应用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
2.2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
2.2.1完善施工控制机制
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控制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视。首先,相关单位应当对现有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进行完善,结合不同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对应的管理处理机制。其次,必须加强对钢结构施工监理工作的重视。钢结构施工开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其对应的处理机制也会存在差异,出于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等角度考虑,部分施工人员可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不合理的施工方法,但是该类方法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各项工作可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出现不规范施工问题的几率大大降低,可以有效保障钢结构的整体质量。最后,施工方内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鼓励相关施工人员互相监督,培养其危机意识和严谨工作态度,保证建筑施工的合理性。
2.2.2合理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通过对该类技术进行规范,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施工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技术规范建设工作的重视,结合钢结构施工中应用的不同技术,制定对应的规范措施,保证各类技术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同时,还应当成立专业的技术监督小组,定时对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进行检查,明确其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对其进行指导,保障施工质量。
2.2.3完善钢结构施工档案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方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施工档案,及时将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等记录到档案中,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经验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应用数据和施工进度等数据记录该档案中,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更为透明,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谋私利等现象,对保障钢结构施工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完成后,还需要相关单位的检验,检验合格之后施工才算全部完成。施工单位应当在接收检验之前开展内部检查工作,利用内部检查发现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整改完成之后,及时将各类资料记录在案,提交给指定的审核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该类资料的指引下,结合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的实际状况开展各类检查,对钢结构的外形以及内部的结构组织状况和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审核各类钢结构材料。在各项检查工作结束之后,及时向施工单位指出其钢结构仍存在问题的地方并督促其整改。在施工单位整改工作结束之后,相关单位应当进行再一次的检查,检查其质量无误之后再允许通过,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的质量,保障钢结构施工的整体效果,为建筑工程施工打造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需要加倍重视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更加稳固和安全,并且有效提高其质量。我国建筑钢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过程始终是长期、循环和复杂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寻找出更加优秀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期可以更好的提高建筑的质量,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宏滨.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37.
[2]庞思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6):35.
[3]黄亚明.浅析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1):74.
论文作者:侯冰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钢结构论文; 螺栓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