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廊道”在山水城市中的运用论文_刘宁华

中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生态廊道构建出的是科学的生态网络,在山水城市中,生态廊道不仅保护并其了原有的山水资源,还通过对现有城市廊道的改造,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且提供了户外休息空间等。本文主要对“生态廊道”在山水城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廊道”;山水城市;绿化环保

一、“生态廊道”的概念

“生态廊道”是生态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里的廊道指的是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元素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生态廊道除了其既有的服务功能,还具有保护城市用地的完整性、弘扬地域文化、保留乡主景观与气息等重要功能,是生态基础设施与生态网络完善的重要结构要素。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

随着生态学、景观学、环境学、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实际设计案例不断的深入实践,生态廊道无论是在学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方案设计实践中都越发被重视。生态廊道是将景观从破碎孤立到整体网络的生态学构建方式,其关注城市外围的自然用地保护,同时强调了区域生态的连通性。

二、“生态廊道”在山水城市中的运用

从生态廊道的概念来看,最初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动物迁移与保护生物栖息地、保护城市用地的完整性等问题,后来又加入了传扬地域文化、保留乡土景观与气息以及游憩休闲等功能。在山水城市的空间结构中,生态廊道将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山水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山体廊道和河流廊道资源,为生态廊道的营建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但是现存的人工廊道可能稍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并且要体现乡土文化,保护当地生态,这又是一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廊道在山水城市中的合理运用值得思考。

三、生态廊道"总体设计理念

首先是对现状廊道的生态性不足之处进行提升与改造,并且在需要的地方构建新的生态廊道,使新旧廊道构成完整的廊道网络体系。即通过山体廊道上面的树木廊道把农田种植廊道生态系统、河流廊道生态系统、道路生态系统、街区廊道生态系统等连接起来,形成"山一水一廊一城"的廊道网络景观格局。

(一)“山一水一廊一城”相关理论

众所周知,大多数山水城市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与相对较好的生态条件。在山水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山体、溪流和河流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廊道,如何在人类活动髙强度干扰的现状下,保持河流廊道的完整性,将山水廊道的自然优势与街区廊道、道路廊道等科学衔接,再通过其它廊道将整个城镇的一切斑块与基质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大型的稳定生境,构成“山一水一廊一城”的网络体系,对景观生态学者和景观设计者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二)“山一水一廊一城”景观模式

“山一水一廊一城”是通过生态廊道,将山、水、城连接起来,形成自然生态与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的景观模式。在XX项目景观设计中,通过对现状廊道的改造提升,加以新增生态廊道的设计,完善生态廊道的网络体系,描绘出山中有廊,廊中有城,城中有水,水上有人的美丽画卷。XX项目生态廊道的构建,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生态效应,这是生态廊道在山水城市中一次较为彻底的实践运用。之前在山水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有设计者曾运用到生态廊道的构建方式,也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但其研究角度和本人不太相同。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廊道是一个相互交汇联系的整体网络,彼此之间是相互连通的,也就是说沿着不用的廊道,可以将整个片区走遍一圈。

(三)“生态廊道”与周边景观的和谐关系

生态廊道的构建立足山水资源现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最少的土方动用率为设计与施工要求,实现整体廊道网络效应的最大化为目的,进行的科学与合理的设计。通过现状廊道景观的改造,使现状廊道与周边基质环境更加融洽,提升现状廊道的生态价值。并且在新增的生态廊道,更是填补了廊道网络的空缺,之前在没有这些新增的生态廊道时,野生动物迁移被阻、观光景点没有高架的景观台与观景廊道导致某些景点难以尽收眼底等一系列的问题。

生态廊道网络落实后,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新增的动物迁移廊道,将会满足动物的日常活动及季节性迁徙活动;高架的景观廊道自身是一道具有欣赏性的景观,同时也为旅游观光提供了更加高远的视野;穿越道路的暗槽通道,更是为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活动提供了安全通道。从而保证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这些廊道的设计也没有破坏本来的生态环境,相反,是对现状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对景点资源与文化的保护。

四、“生态廊道”的具体设计

该部分将从初步构想、深化设计、最终愿景等三个主要方面,对生态廊道的具体设计加以阐述。希望通过详细的阐述,依据优越的自然山水条件,将生态廊道的整体廊道网络系统搭建起来,更好地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建设用地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保护好其生物多样性与乡土文化、景观等,从而实现人地共生、和谐统一。

(一)初步构想

对现状廊道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对应的景观改造与提升,使其与周边的环境和谐共融,在需要保护的生态区域构建空中悬浮的观光廊道,将旅游观光开发对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在主要的道路廊道上方构建与山体廊道相连的迁移廊道,以供野生动物的迁移,同时在道路廊道的下方挖建暗槽,供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迁徙活动;同时政府对保护环境也给出相应的奖罚政策等,生态廊道的建设是一个集社会、经济、科技等为一体的综合问题。

(二)深化设计

在生态廊道的深化设计过程中,本人主要从现状廊道景观的改造、廊道景观的生态性、廊道景观的综合性以及廊道景观的复杂性等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的,该项目需要建成一个综合的,功能多样化的廊道网络系统。

1.现状廊道景观改造问题及其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河流廊道:作为五大绿道类型之一的河流在城市规划,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的重点。针对穿越河段来说,应规划成为具有网络性、生态性、功能性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廊道,应充分体现自然生态与人文气息的双重内涵。基于生态廊道原理,河流廊道包括河流水体本身以及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由此可以看出主要河流的植被廊道是必不可少的。城市河流景观研究不仅是对河流景观廊道空间的二维竖向特征辨识,还应充分运用廊道网络对物质能量交换流通作用,发挥其积极的生态效应。

针对其现状问题,遵循上述功能需求对河流廊道提出了进一步的改善措施与方案,并进行了具体的优化设计。如图1所示,XX项目河流廊道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断流、河流生态环境被污染、廊道植被种植合理性欠佳、河流廊道内部被破坏以及河流护坡与驳岸的处理太过硬化,不符合自然生态性等相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认为:首先,要对河流廊道进行顺通工作,在必要的地方进行渠化,疏导河流,这是对河流廊道景观及其周边基质完整性的保护前提;其次,对其现有的驳岸与护坡进行调整,转变为自然驳岸,自然驳岸可以保留河流及溪流的原始淤泥层,缓坡草地、天然石块、水生植物等景观元素架构出原生态的亲水空间,实现河流廊道的亲水功能需求,满足人们的亲水性需要;再次,对河流廊道的植物进行调整,选用本土植物种类,一改某些廊道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单一植物营造景观大势的做法,本人做法则是对植物进行杂植,这样能充分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同时也保证了景观的原始自然性;最后,对河段的现状环境进行科学净化,通过生态沟渠的渠化设计,利用水草、卵石等等自然沉降作用来达到水体的自然净化过程 (图1)。

图1 自然驳岸的水草自然净化

街区廊道:街区廊道是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廊道,也是人类的居住与生活廊道。如果对街区廊道不进行合理的管理与保护,街区廊道也将变成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廊道之一。通过对街区廊道的现状分析,其主要存在以下需要改进与提升的方面:1.建筑与道路的连接没有实现生态化。如图所示,在建筑的修建过程中,在庭院外围采用了当地的石材(图2),就地取材的方法。但是没能和生态及植物绿化相联系,石材的挡墙外侧贴近马路,这样一年中只有单一的视觉效果,本人认为在石材挡墙的外围可以种植藤蔓类植物(图3),这样一年四季中可以观赏不同的画面,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景随时迁,同时还增加了绿化度,这样可以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2.建筑元素不够统一,建筑风格参差不齐。现有建筑中有新建建筑,相对来说比较整齐,但是仍存在一些鱼待改造的房屋。如图4所示左边的房屋明显是低于路面的,这是因为在该房屋建设时期,该路还没有进行垫高修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不断外扩,为了满足道路通达的需要,对道路的垫高与修整是必然要进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道路与年久的房屋之间的矛盾越发严重了:年久的房屋为土坯结构,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等,其结实程度逐渐减弱,这样对路上的行人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道路没有任何的护栏,车辆行驶在路面上对年久的土坯房屋也是一种危险的因素;该项目地理位置具有夏洪、秋涝的气候特点,夏季如遇较大降水的情况下,路面的排水将会汇入土坯房屋的地面上,甚至导致其地基由于长时间的雨水浸泡而不稳;在视觉上,土坯房屋与新建房屋之间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因素皆不相同,难以实现建筑元素的融合。本人认为街区生态廊道的改造应当是以人为本,改造过程中,将房子土坯直接回归当地,提高地基,并且统一建筑元素(图5),根据处地理位置,统一采用灰瓦屋顶,依旧保持院落式设计。

图4 需要改造的房屋 图5建筑改造后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廊道”的有效应用,将景观从破碎孤立到整体网络的生态学构建方式,不仅保护城市自然环境,还能促进区域生态的连通性,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陈静.农技服务.2009一06一15

[2]《景观生态学与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任娟;殷亮.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04-15

论文作者:刘宁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生态廊道”在山水城市中的运用论文_刘宁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