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工程的建设的数量与规模也呈现增多化、扩大化,管理内容随之增多,而在其中,建筑成本的全面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广受人们关注。本文将基于全面成本管理概念及特点的相关概述,通过剖析我国南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全面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全面成本管理
引言:
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南方地区的建筑企业呈“指数爆炸”式增长,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许多企业难以生存,而为占得建筑市场的一席之地,建筑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努力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这就明确了工程建设中成本全面管理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点,合理把控成本管理,降低预算成本,实现建筑工程效益最大化,加强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与体系是十分有必要性的。
一、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1.全面成本管理概念相关概述
全面成本管理,顾名思义,可理解为基于企业成本预算上,通过运用成本管理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举措,以达到为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主要目标。所谓的“全面”,即全成员、全方面、全过程三点,为企业的“三全性”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的根本性目标为培植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一词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同时,企业核心能力也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全面成本管理特点
(1)全面性
全面成本管理注重点为全面性,基于“三全性”管理,可做到全知全面,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掌控建设进度与趋势,并加以合理人员把控管理,具有较强的完善性质。
(2)前瞻性
建筑企业可提前预算建筑成本,结合工程造价和规模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及时解决成本超限的隐患,保证企业经营效益。
(3)准确性
全面成本管理成效可通过数据结构变化展现出来,减少现实中成本经费的投入,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建筑企业可通过数据分析,指引企业生产经营,合理开展设备更新、建材采购,凡此种种,均建立于成本管理的准确性上。
二、建筑成本控制中全面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面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均具有显著作用,但目前我国南方建筑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且尚存些许缺陷与漏洞。
1.建筑成本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南方建筑市场,由于建筑市场机制有所缺失,部分建筑企业缺乏成本管理认知,忽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的招标与建设中,采用缩短建设工期、克扣建材成本、私下贿赂人员的不公平竞争方式,恶意降低工程成本,这就导致了建筑企业诚信度下降,工程质量受到根本性影响,企业效益不稳定化波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面临这些状况,部分南方建筑企业迎难而上,进行成本管理改革,但“盲人摸象式”探索成效甚微,无法健全完善管理体系与制度,导致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潭,逐渐消亡。
2.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控意识不强
基于我国南方的建筑行业中,部分建筑企业未形成成本管控意识,在建筑工程前期的成本规划中,对于建筑细节不够详尽、细致,例如:施工前期,未曾实地考察施工环境,依照模板制定施工计划,侧重于工程进度,忽略工程设计的改进与完善,工程建设细节经费支出不加重视,正如“量变引起质变”,形成连锁反应,多方面细节支出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甚至超出预算,以致耽误工程进度,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
(2)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虽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为主体的工程成本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法治细节管理有所缺失,建筑企业呈递进式管理,导致管理体系尚存大体框架,却缺少“筋络血脉”。联系实际生活而言,建筑工程成本预算与经费使用仍由建筑企业内部的计划和建设两部门负责,部门之间信息传达、方案实施难免有所间隙和缓冲时间,而建筑市场瞬息万变、建材、人工成本波动不定,导致工程成本预算与实施呈现脱节,以致可能导致工程重大失误。例如:港珠澳大桥的香港口岸工程中,由于计划部门未分析金融风暴影响因素,工程实施部门按部就班进行施工,导致工程后期建设超出预算达数十亿计。由此可见,工程成本管理体系的漏洞与缺失,将对工程建设造成极大影响。
(3)成本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建筑工程全面成本管理对人员具有一定的要求,其重点在于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统筹预算能力以及一定的业务底气。而在实际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新型科学技术、建筑材料的新旧交替与建材市场价格的规律性波动,十分考验管理人员观察总结能力、市场调研水平,对工程造价管理形成巨大挑战。同时,在另一方面上,建筑工程成本全面管理广受企业尊崇,工程成本管理行业涌入人数持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工程成本管理集体鱼龙混杂、人员专业素养不一、良莠不齐,由于部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综合业务能力较差,导致工程成本管理漏洞百出,工程费用与工程规模不相匹配,施工成本随之增加,极大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益性。
三、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成本管理的应用与加强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与体系
基于我国已出台相应政策、法制保障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企业应尝试革新管理体系,采用精简管理制度,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其次,针对建设“三超”现象,政府应重拳出击,打击建筑企业的恶性竞争与不合法效益,引导企业正确发展方向,合理进行成本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效益的合法化、合理化。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成本控制乱象整治均建立于监督机制的基础之上,所以来说,我国相关政府应健全监督机制,以期推动企业成本管理的良性循环。
2.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专业管理能力作为工程成本管理人员的核心标准,其高低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所以而言,工程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刻不容缓。培养高标准、高层次、高素养的“三高型”人才,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其专项能力素质,以期满足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人才需求,针对贯彻落实这一举措,例如:企业内部进行小规模专业知识竞赛,选送优秀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培训、进修,以期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
3.加强施工环节成本把控
(1)计划阶段
在成本预算阶段,“三高型”人才合理结合市场建材价格、人工成本,通过不同区域的数据分析与对比,采用最小化、合理化建筑方案,编写相应成本控制计划,以期减小成本经费投入。
(2)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实施中,保障施工员工待遇和安全前提下,可设立绩效评测表,设置一定奖品,从而激励工人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施工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检修,减小设备损坏程度,不仅保障设备良好性能,更有利于减少相应维修和更换成本。
(3)检查阶段
这是建筑工程末期的重要阶段,工程交接前的检查,可有效检查工程自身问题,有效把控工程隐患,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由此避免工程赔款和企业工程质量缺失,不仅可以侧面减少工程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推进企业发展。
结束语
全面成本管理是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应在健全工程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成本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通过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成本把控,推动建筑企业效益最大化,以期为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长期持续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文婷.建筑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具体控制方式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1):170-171.
[2]张国华.建筑成本管理的控制方式及相关问题阐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8(05):166-167.
[3]琚荣兴.浅析新形式下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成本[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7):153-154+152.
论文作者:招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成本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能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