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本质分析——价值amp;决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本质论文,价值论文,am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062(2010)03-0069-05
一 前言
人类的开始,就是技术的产生;人发明或制造技术,一方面技术为人所用。人用自己的理智和意志使用技术,增进自己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技术却主宰着人类,控制着人的一切。技术带给人效率、速度、便利、舒适,却也带给人焦虑、不安、灾难及环境的消耗与破坏。现代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亦造成生态危机、资源枯竭,技术的异化导致人性的异化、人主体性的丧失和精神的萎靡,并导致无法预计的风险[1]。
创新技术的同时,除了解决人类的需求问题外,却也经常产生与预期目的背离的结果,此种现象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个层面的危机[2][3]。
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否需要从技术创新的源头进行审慎的检视,人类究竟是基于什么理由进行技术创新与决策?在进行技术抉择的同时是采取何种的观点进行评断?我们是要不断追求新技术以解决现存技术问题,还是要规范技术使用减少技术对人类的伤害?
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探讨人类为何要创新,在创新技术时如何做决策,并提出人类使用新技术应有的态度与观念,希望透过技术的决策,建构技术与自然的环境,为人类的未来找到出路。
二 技术本质
技术的本质按照大部分的讲法,人类的需求即是技术的本质。海德格尔后期哲学认为技术勾画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技术的本质即是展现的方式,即是技术如何在当下时代所显现的。
拉普在《现代世界的动力》中,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技术的本质[4]:
1.自然主义:阿诺尔德将技术视为人身体之外的自然的扩展,莫思考维奇(S.Moscovici)将技术看做是自然的创造性的再生。因此自然主义强调技术是由人的本质中自然创造出来的。
2.理性过程:技术是有目的、理性活动的结果,德韶尔将技术看成是神创造的追续,马克思列宁主义则看成是自然界的社会化。因此理性过程则强调技术的创造是人类理性的、有目的的行为。
3.文化因素:胡塞尔认为技术是日常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卡西尔(E.Cassier)认为是客体化的精神的宣告或者说符号的形式;布洛赫(E.Bloch)则把技术看做是乌托邦的未来期望。由上可知,技术的本质在于人类的愿望或梦想的显现。
4.形而上学的-思辨的解释:埃吕尔(Jacques Ellul)将技术视为普遍不可遏止的权力;海德格尔则是从本质出发,认为技术的本质在于根本的、不可扬弃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之间的矛盾中。因此技术即是人的本质延伸,但人善恶两面的思想与行为,带来了技术的矛盾。
综上所述,技术为一多面向的物体,但无论从哪一面向来看,技术的本质仍逃不出人的本质,综论国内外关于技术本质的探讨以马克思的见解最为独到:技术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外化,技术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技术的本质即是人的本质的展现(请见图1)。
图1 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观
三 技术创新的表征
了解技术的本质即是人的本质,若不简化技术对人的影响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与不易理解。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具有劳动与实践,人和人的区别在于社会之间的关系。综合中西各家言论,人的本质是实践的、善良的、邪恶的、理性的、自私的、规律的、杂乱的、好奇的、道德的、堕落的、荣誉的、正义的、美的、防御的、矛盾的、冲突的、情欲的、卑鄙的、野蛮的、求变的等等。
从图1中可看出,人的本质即是行动的、实践的、理性的、期望的等等,因为人的本质,导致技术的产生,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外化成为技术。外化的先决条件则取决于个人、社会的内在价值观。
上述的描述,强调人求善、求美透过实践,达到满足内心与外在需求的行动与创作。因此从实践创新的角度诠释人的本质,可以将人的本质界定为“在社会环境中,人类面对人、事、自然而进行决策的实践行动以满足需求”。主要的是决策的过程需要思考,反应人的情绪与整体的价值判断,因此如果没有进行决策实践行动,则不可称之为人,因为缺乏了思考。
人的本质会导致技术的创新,其中可能是基于需求、目的、好奇或偶然等多重的因素,而人的本质显示在技术的创新有需求性、目的性与好奇性三项表征,简述如下:
(一)技术创新表征-需求性
近代人文主义学家Abraham Maslow将个人的需求分成金字塔式的五个层级,从最基本的需求,由最低至高的排列如下:生理需求(Body Needs)、安全需求(Safe Needs)、社会需求(Social Needs)、尊重需求(Ego Needs)、自我实现需求(Self Actualization)。相同地,社会、国家是由无数的个人所组成的,若把社会、国家视为一个有机体来看,社会国家的需求,某个程度和个人的需求亦是相近的,同样的也是要有上述的需求。
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技术的创新与发明常常是基于需求,远古时代的人类需要抵抗兽类的侵袭或猎取兽类食用,以石头、骨头和木头,制作出简单的工具;为了保暖,制造出衣服;为了抵御炎寒风雨的袭击,配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材料等,制造出房屋;人类需要安全地渡过河流,运用技术制造出桥梁、船只等等不同的渡河方式。远古早期的人类总是将生存需求摆在第一位,即人类生活的目的即是求生存,所以这时候的技术即针对食物、水、休息和住房等需求(生理需求)及人要安全、舒适的生活,以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侵害,即免于恐惧的自由(安全需求)。技术的起源是从人的需求而来,为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技术应运而生,换言之,需求带动了技术的创新与发明,若没有需求,技术不可能创造,技术不可能有目前如此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表征-目的性
技术满足人类基本的温饱后,人类势必追求更高的满足,从生理需求转向心理需求,此时从单纯的需求(生存)转变成多面向的目的,技术的目的不单单只是求得生理的温饱,而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人会产生不同的目的,此时技术是先于需求的。
人本质的多元化让人有不同的想法,人有不同的想法即会产生不同目的,目的驱使技术创新,让技术发展不单只是单纯的需求,人的本质显现出其多重的目的性,甚至其目的性就是创造,此时的目的超越生理需求,追求的是价值的体验,即是自我的实现。举例来说,人有满足自我的本质,当人拥有目的时,便会产生想法、构想,制造出产品对象,此时技术就创新了。当人有了竞争,有了想要赢的目的,亦会设法创造出新技术,当人基于好奇、想象,无意或有意地创造技术,而创造出的新技术又会导致新的需求与目的。
(三)技术创新表征——好奇性
技术的创新除了基于需求性和目的性而来外,技术创新常常来自于人类的好奇心,因为人有好奇心,技术于是创新,进而推动社会不断的进步。所谓好奇心就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天性,好奇心会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例如瓦特看见茶壶内水的沸腾引起了好奇心,而改良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技术创造过程常常就是好奇心与思考过程相互结合而发生的。因为人具有想要探究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物体的好奇心,所以发明放大镜,更进一步发明了显微镜,其演进的原动力,源自于人类的好奇心,拥有满足自我的目的,时至今日,显微镜的种类与用途已类型繁多,而相关的技术也随之发达。
四 技术与人的交互作用
随着技术的创新,技术与知识不断的堆砌、累积与日俱增,有些技术被当代人大量传播使用,而有些技术则遭到人们的淘汰。新技术产生时,人们是如何进行技术决策,并考虑是否使用该项技术?
社会建构论者认为任何的技术活动在其本质上来说都是社会性的活动,技术的实施都涉及社会的诸多因素。而技术决定论者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宰制社会的命运,亦即将技术视为有机体,人类无法抗拒技术自主的决策。马克思主义提出较为正确的看法,认为技术是社会的产物,但技术发展创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技术应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5]。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人之于技术是一体两面的事物,正如中国的太极,黑白两色分别代表阴与阳,看似毫不兼容,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两者运转不息,人与技术实是互相包容、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融合的,人创造发明技术,表面上技术为人所用,技术亦从被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改变人的思想,牵引着人的历史。
五 技术决策的核心——价值观
根据辞典的解释价值观是“对人生、事物的看法或评价”;价值观念是“受同一文化影响的团体成员,对于生活中各种人、事、物应该如何安排才最为恰当的共同想法”。价值观念作为主体在进行选择取舍过程中,起着内心导向和评价标准作用的观念,决定着人们赞赏什么和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标、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6]。
如上述,价值观是个人的想法,而个人的想法进一步整合成同一团体成员的共同想法或理念。技术决策是一种社会情境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学意义上的诸种特征,而价值观是决策的先决的要件,决策是价值观的外化,是价值观的具体呈现,经由决策才能做出行动,化为实际行为。技术创造的历程中,必须基于个人的及社会的价值观,技术才能被保存下来。
认为价值观包含思想(thinking)、情感(feeling)、意愿(willing)三要素[7]。思想意味着对事物的看法;情感即人的内心对于事物产生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意愿则是人们自行决定的能力。
技术创新与决策是基于价值观的基础所做出的行为,因为价值观的不同,遇到创新技术时,不同的人、不同的时空背景环境,想法、情感、意愿可能会受到不同冲击与变化,人的价值观亦随之改变,故技术决策可能不同,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有些人较具有工具理性的特性,而某些人则偏向价值理性(以较多的情感作为价值观)。
当众人的价值观一致时,即会形塑成社会的价值观(例如尊重人权的普世价值)。社会的价值观受当代的环境、媒体、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的影响。技术的决策价值观的形成亦常常基于需求性与目的性的不同而产生极大的差异。从当代技术选择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归纳价值观对于技术决策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特性:
1.可行性:简单来说就是计划及某项技术概念的可行与否,也就是说是否能实现。以技术的二重性来看,技术的进步要合乎技术自身发展、进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属性[5],也就是自然属性,若违反自然规律的属性,技术终究不能实现。例如:技术的发展不能跳脱能量守恒定律,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技术是不存在的。
2.需求性:需求性意味着需不需要、实不实用。从技术史的角度切入,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8]。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应是造成技术进步的动力。若是当需求降低或消失时,技术缺少创新动能,自然无法产生。像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物因需求而发展,又因没有需求而衰败。
3.经济性: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或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效,也就是符不符合经济成本。工业革命之后,技术的创新追求单一的经济观,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标[3]。以大部分的营利单位来说,若产品开发不合经济效益,该产品不可能出产。
4.习惯性:习惯可说是长期养成,不容易改变的生活行为模式或地方风尚。习惯即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宗教仪式、礼仪礼节及生活方式等。技术会受到风俗习性的影响,也是风俗习惯改变的动力[5],如果技术无法融入生活,就不能普遍留存下来。
5.安全性:这里指的是技术的使用必须是没有较大危险的。如果技术的使用会危害到人身、财产或健康安全,让人感到不可靠,那此项技术必会遭到淘汰。例如:三菱汽车工业公司被怀疑有意藏匿了几年汽车安全问题记录的文件,该公司最后回收已售出的几十万辆汽车。像计算机信息使用的安全问题,一直也是使用者关心的焦点。
6.功能性:新技术的功用效能要较旧有技术完善方便,如此技术才会让大部分的人接受。例如数字相机推出后,其功能质量皆较传统相机优异,可以随拍随看、免冲洗底片等功能,自然而然取代旧式传统相机。.
7.兼容性:兼容性要求的是新技术必须是大部分的人可以共同使用的或是在不同的机器上皆可使用的。以储存记录影像的产品来说,当新的产品出现如果不能获得大众青睐,又不兼容于原有产品,即可能遭受淘汰。纵观录放机、CD、DVD、影像档案的发展历程即是如此,大部分的产品研发公司皆希望能制定出统一规格。
8.稳定性:新技术能安稳固定的按照既定的规则运作称之为稳定性。稳定度是质量好坏关键,技术产品稳定性好,则不容易出错。例如大家追求计算机速度要快的同时,CPU温度就会变高,选择CPU在高温时可以稳定运作的产品,会变成人们考虑的要素。
9.艺术性:新技术要有优美细致的特点,让人觉得细致、考究而想保有。价值观亦具有艺术性的特点,可以展现出美的技术,易为人所接受,同时也可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中国古代陶瓷技术发达,其实陶瓷技术的发展早超越了需求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10.合法性:技术的创造使用必须是正当而没有违反法令规定的,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技术才能续存。对于某些技术,政府可能因为成本、环境破坏、危及他人等因素,会鼓励、限制、淘汰某些技术的创造与使用。政府可能会限制燃煤的使用,而鼓励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这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
11.道德性:道德性就是要能符合人类生活伦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克隆人的技术来说,法律未必完全已经规范了细胞、血液、器官、肢体和生物的关系,技术和人的血缘之间是否能划成等号?在新技术与社会产生冲击的同时,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约束,将导致社会的分崩离析。
以上对价值观特性的说明可以看出,至少要能符合某些要素性质(或者不违背),技术才能受到人类的选用,技术才能延续保存下去,若违反某些特性,则技术势必被取代或改良直到符合技术传递的特性为止。
六 重塑新的技术价值观
技术的危害来自于对技术的过度乐观与膨胀,在近代技术进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人们总是依赖新技术来解决技术造成的各种问题,却造成更大的问题。技术与人文的密切配合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重大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9]。要如何降低技术决策的不确定性及风险,避免人类走向毁灭的过程,本文认为要从改变价值观做起,在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尊重自然的价值观
以人为主体的价值观会让技术无止境及无限制地发展下去,人类基于自身的需求,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但改变了地貌与水文环境,造成土壤、水和大气污染,也造成生物栖息地的分割、劣化和消失,我们要由人类中心的利我想法,转化为以自然为中心,强调人和自然必须共存共生,自然环境是人一部分,保护环境是自我实现的要求[10][11]。以尊重自然的价值观,以自然的角度来考虑技术的需求与目的,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
(二)合乎技术伦理道德的价值观
技术创造与选用,必须要具有技术伦理道德观。针对现代技术所产生的负效应提出应采取“扬善抑恶”的对策,即建立现代技术伦理观,从而保证现代技术造福全人类[12]。技术与伦理的双向互动,形成的技术价值观能认清技术道德规范对个体以及人类进步带来的实际改善的贡献,从而增进对职业道德、行业准则[13]。作者认为技术的创造与决策应建立在专业的技术伦理价值上,需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公平、正义、互惠的原则,做到利己利人,尊重他人,思考不伤害他人,并能诚实坦然地面对社会质疑,唯有在专业道德伦理规范下,技术才会有所节制。
(三)跳脱经济至上的价值观
工业革命后经济至上的观念主导人类的行为,人类追求快速、方便、舒适、精美的天性,加上技术推波助澜,让经济市场更加活跃,消费于是加剧,社会快速生产,人也因此变得更繁忙。经济活动是人为文化活动之一,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必须顾及效率、公平和永续性,考虑社会、健康、和环境后果。除了效率之外,我们可以找寻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让生活简单纯净[14]。
(四)服从法律规范的价值观
尊重自然、合乎技术伦理道德、跳脱经济至上的价值观,皆是从自律的观点出发,并没有强制性,而服从法律规范的价值观具有保护善良和惩奸罚恶的功能。只有透过法律规范,以外部制约的力量,才能强制规范人的行为。当技术创新与决策的过程中,透过公众、专业人士按照经验、专业知识,依道德伦理建立法律规范,以增加技术创造与决策的透明度。
技术创新与决策的过程,知觉、觉察是使用意向的决定因素,技术需经过批判性的反省与检验降低使用风险,而价值观则扮演关键性的功能。期望人们能拥有正确的观点,并经由技术的使用经验、感知,进而了解、评估,透过沟通与信任,重塑出尊重万物的社会价值,除了满足个人的需求,亦能确保技术社会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