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水电池在珠江口水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沛拓[1](2021)在《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研制及典型探测结果》文中提出海洋环境信息的感知是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的基础,尤其是在当下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人们对全方位、高精度的海洋观测有了更迫切的需求,激光雷达便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观测工具。本文研究了集偏振、多视场、荧光和拉曼等多种信号探测能力于一体的高性能船载海洋激光雷达,并进行了信号仿真论证和系统定标校验,同时在中国近海、千岛湖等诸多典型水域中开展了外场实验及应用研究。本文工作贯通了海洋激光雷达的模型机理、仪器研制、反演算法与应用分析,为船载激光雷达观测海洋提供了全链路的解决方案,是未来发展星载海洋激光雷达的基础,对准确估算海洋碳通量、阐明海洋环境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以及更准确地预估未来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趋势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操作便捷的多功能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从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全面解析了海洋激光雷达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历经三代更新,至今已发展为一套兼具米散射激光雷达、偏振激光雷达、荧光和拉曼激光雷达以及多视场激光雷达等功能的综合性海洋激光雷达系统,满足多样化的探测需求。从激光雷达探测原理入手,给出了兼容各种体制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案;从激光雷达数据预处理出发,厘清了水体光学参数和生物参数的反演算法。海洋激光雷达仪器可快捷地部署于科考船,通过走航观测获得一系列的水体光学特性、生物特性垂直剖面,例如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漫射衰减系数、退偏比和叶绿素a浓度等。构建了以解析模型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仿真为核心的海洋激光雷达多参数多体制辐射传输正演方法。激光在水体中传输时伴随着强烈的多次散射效应,相较于单次散射近似下的普通激光雷达方程,解析模型和MC仿真将多次散射考虑在内,构建了高效准确的海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正演模型,前者胜在仿真效率极高,后者胜在能够模拟最为接近真实情况的激光雷达信号。基于上述仿真手段,探讨了工作高度、接收视场角、水质和水体分层等因素对激光雷达弹性散射信号的影响,分析了平行偏振通道和正交偏振通道信号的变化特点,论证了由荧光拉曼信号比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可行性。建立了仪器定标以及原位数据和正演模型相结合的海洋激光雷达信号精准校验的体系。从系统响应、背景偏置、时域偏移、增益非线性等方面阐述了海洋激光雷达仪器定标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激光器和探测器固有性质、环境光干扰等因素造成的信号失真进行定标校正。基于原位仪器同步测量的水体参数,采用激光雷达方程、MC仿真、解析模型等正演方法对不同水质和不同接收视场角下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和激光雷达反演结果进行定量化校验。融合贯通了多种水体光学及生物特性反演方法,并应用于千岛湖、东海和南海等典型水体的探测分析。针对复杂水体探测需求,单一算法难以实现各类目标特性的准确反演,本文综合了斜率法、扰动法、Fernald法、生物光学模型法、拉曼校正荧光法等光学特性和生物特性反演方法,并结合原位仪器数据和水色卫星数据,对典型水体的生物光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对比、验证和分析。对夏季千岛湖全域水体进行了走航观测,探讨了这一典型内陆水体受局部气象事件以及地表径流的影响过程;在东海、南海进行了长距离跨度的走航观测,对浙闽粤沿海、珠江口和琼东三大区域的水体特性有了连续、全面的观测数据,并对走航过程中发现的散射层次分布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综上,本文从系统设计、仿真论证、定标校验以及实验应用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一套多功能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研制过程,该仪器在千岛湖、东海、南海等走航观测实验中展现出了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对推进海洋激光雷达的实用化、进一步构建全球上层海洋三维观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陈杰[2](2021)在《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碳氮磷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源要素。自然植被覆盖的滨海湿地,如滨海淡水湿地、盐沼、红树林和海草,总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2%,但贡献了全球约50%的海洋或海陆间的有机碳埋藏量,其中红树林地带0.5 m至3 m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最丰富,这些碳主要来自植物或其他生物的光合作用。通常植被密布的盐沼湿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丰富,这些植被区域也成为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输出地。在潮间带,氮涉及的反应包含硝化、反硝化、少量的厌氧氨氧化和硝氮还原氨氮,反应物质的主要来源为有机氮,其受制于植被的光合作用或根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潮间带湿地磷通常来自于本地岩石风化或上游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搬运沉积,潮间带湿地沉积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磷的储量最大,远超过生物活体或孔隙水中磷酸盐的含量。不同于碳氮有气态化合物参与元素循环反应,磷几乎无气态产物,从而也导致其在不同类型的潮间带湿地中的含量趋于稳定。目前,对于植被覆盖区潮间带碳氮磷的静态和动态的沉积、迁移、转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广布的无植被中低滩涂的研究关注较少。我国潮间带滩涂长期受水沙输入、季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建国以来大范围开发等人为扰动的影响。自194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自然岸线从82%下降至2014年的33%。岸线的人工化造成了潮间带大多数潮上带濒临消失,堤防外围的潮间带植被稀少且单一,碳氮磷的循环过程明显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植被群落地区。由于多数滩涂湿地的不易到达,对于低潮滩和中潮滩沉积物碳氮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受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本底及质量调查(2014FY2106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口湿地植被对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41473049)”的支持,通过有效的准备和特定工具的制作,采集到了我国海岸带(从辽河口到广西英罗湾)十二个典型沉积型潮间带区域低潮滩和中潮滩的沉积物样品,对其中生源要素碳氮磷的埋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测定沉积物柱样(100 cm长)210Pb和137Cs的比活度,分析了我国潮间带滩涂的沉积历史和特点,得到了沉积物中碳氮的年均扣留率(sequestration rate),并由此横向对比全球其他滨海湿地生源要素的沉积状况。此外,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涨落潮的方法,探究了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和释放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潮间带碳的埋藏特征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杭州湾慈溪(CX)及其以北的滩涂有机碳表层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样点(9.61±1.23 g C kg-1),低值区域位于黄河口(DY)和盐城(YC)沿岸(3.37±2.73 g Ckg-1),最低值为DY样点,为1.92±0.87 g C kg-1,其他北部样点含量为5.1-6.6 g C kg-1。本研究表层有机碳含量的最高值位于九龙江口(JL),其在干季含量为13.02±4.22 g C kg-1,湿季为12.78±2.08 g C kg-1,两季节样品无显着差别(P>0.05),而濒临红树林的广西英罗湾(YL)和海南东寨港(DZ)的表层样有机碳含量较低,两者均值在2.32-5.10 g Ckg-1,但这并不表明红树林滩涂的碳埋藏量低,在所有柱样表层至100 cm的埋藏量中,YL和DZ(除DZ02)的埋藏量(188-226 Mg C ha-1)远高于其他样点,其他埋藏量大于100 Mg C ha-1的为JL(116-134 Mg C ha-1)。DY(22-23 Mg C ha-1)和闽江口(FZ)(22-27 Mg C ha-1)是埋藏量最低的样点,后者的低值与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广布的粗砂沉积有关。其他样点的值为50-100 Mg C ha-1。总体上我国北方样点的有机碳埋藏量较低,但北部样点的无机碳含量在HG、DY、YC、崇明东滩(DT)和CX较高,在黄河口几乎一半的含量为无机碳。从粘土矿物蒙皂石与伊利石的比值接近度上,可分析得到渤海湾西侧和南侧,江苏沿岸的高无机碳含量是黄河河流悬浮沉积物输送的结果,DT和CX则来自长江的泥沙沉积。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比较,除了 HG和JL,潮间带其他样点的碳密度(均值:0.0087 g cm-3)都小于0.01 g C cm-3,低于全球多数滨海湿地的碳密度。本研究发现通常意义上的蓝碳植被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在我国大陆沿海范围内的碳埋藏(1m深)只占约20%左右,而潮间带滩涂的碳埋藏占了约80%,后者碳的埋藏总量为78 Tg。(2)潮间带总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以柱样为例,崇明东滩(DY)最低(0.049-0.068 g Nkg-1),汉沽(HG,0.457-0.762 g N kg-1)和九龙江口(JL,0.455-0.679 gN kg-1)的表层样品较高。总氮低值的原因主要是本采样点皆为光滩,采样地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植被或其他藻类等生物聚集的影响,故其低值反映河流悬浮颗粒物或海水中氮素对沉积物的贡献。潮间带磷的含量在稳定的范围之内,不同样点之间差别不大,以柱样为例,均值分布在0.051%至0.064%之间,其中近红树林的东寨港(DZ)和英罗湾(YL)柱样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25±0.034%和0.022±0.006%。本研究对P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部潮间带以黄河和长江泥沙来源的沉积物钙结合态磷含量高,而北部非长江和黄河泥沙来源的辽河口(LH)和青岛胶州湾(QD)的钙磷含量则较低,铁磷的高值点都分布在淤泥质滩涂,如HG、QD、慈溪(CX)和JL。(3)分析测定210Pb和137Cs 比活度后发现,盐城(YC)、闽江口(FZ)、英罗湾(YL)的所有柱样的比活度无规律变化,判断是沉积物受扰动造成的。恒定初始浓度模型(CIC)表明沉积速率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潮间带(2.07-2.82 cm yr-1),最低在九龙江口(JL),其值为 0.84-0.89 cm yr-1,其他样点值在每年1-2 cm之间,其中崇明东滩(DT)为1.41 cm yr-1,胶州湾(QD)为1.28-1.72 cm yr-1。基于恒定通量模型(CF)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1990-2014年的沉积通量高于1950-1990年,沉积通量最高的为QD,慈溪(CX),DT 和 HG,为 18-20 kg m-2 yr-1,最低值出现在 JL,其 1950-1990 年沉积量和1990-2014年的差异小,为5-11 kg m-2 yr-1。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率高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尽管我国潮间带湿地有机碳含量较低,但基于沉积率得到的有机碳的年扣留率与北美沿海湿地相当,扣留率最高的为HG,为177-278 g C m-2 yr-1,最低值为黄河口(DY),为36-46 g C m-2 yr-1。我国潮间带氮的含量低,但氮的沉积通量上接近于全球其他区域(2-6 gN cm-2 yr-1),去除个别极值点,其值在3-6gNcm-2 yr-1,比有植被覆盖且呈自然岸线的大西洋西岸的9-15 g N cm-2 yr-1 低。(4)我国中低潮滩涂沉积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随着模拟潮汐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有规律地阶梯式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呼吸率最低为黄河口(DY),为7.9-10.6 mmol CO2 m-2 d-1(注:d-1以12小时计,排除了滩地淹水时间,下同),高值位于汉沽(HG)样点(38.8-49.0 mmol CO2 m-2d-1)和九龙江口(JL,35.7-57.5 mmol CO2 m-2 d-1),其余样点介于两者之间。本研究对提取的遥感影像,以十二个潮间带采样区域为中心进行划分,获得了各自潮间带滩涂的光滩面积,结合测定的沉积物呼吸率,得到了各自区域潮间带光滩的排放总量。本研究分析得到我国潮间带滩涂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为7.08× 104-7.23 × 104 Mmol CO2 yr-1,其中以盐城所在的江苏沿岸的排放量最大,为1.168× 104-13 64× 104 Mmol CO2 yr-1。本研究发现两次模拟前后沉积物的有机碳在DY和盐城(YC)大幅下降,而在HG和JL几乎无差异。在水体营养物质输送方面,第一次实验发现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最高输出为青岛(QD)样点(131.15±27.4 mg kg-1d-1),最低值为DY样点(65.38±19.82 mgkg-1d-1),其他样点多在100 mgkg-1d-1左右。第二次模拟期DOC输出总体均值为130 mg kg-1 d-1,高于第一次模拟期(100 mg kg-1 d-1)。(5)模拟发现,潮间带沉积物的无机氮输出以氨氮为主,随潮汐频率的增加,无机氮的输出逐步降低,如在第二次模拟中,氨氮后期输出多数已低于0.5 mg NH4+kg-1 d-1。沉积物的硝氮输出较低,这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即沉积物孔隙水中以氨氮为主,涨潮时由于压力差,会将孔隙水中的氨氮带出。潮间带N2O的排放在两次模拟和单次模拟周期内的规律不明显,第一次模拟所有样点通量值为 5.15-17.22 μmol N2O m-2 d-1。第二次全部样点值为 0-13.77 μmolN2O m-2d-1,两次模拟高值点都位于汉沽(HG)和慈溪(CX)。本研究中潮间带磷的排放在两次模拟中平均值范围为0.233-1.437 μmol P kg-1 h-1,HG、青岛(QD)和九龙江口(JL)样点的P释放率较高,与其表层样品Fe-P含量较高有关。因Fe2+/Fe3+在潮滩淹水退水中转化,对P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
何韵[3](2019)在《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的连接节点,由于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世界上众多的城市群都沿海岸带而建,海岸带被大量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整合发展潜力较高的区域,平衡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是今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以环珠江口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环珠江口海岸带1988-2017年遥感影像,对岸线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根据现有开发状况,综合经济及生态因素,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经济发展潜力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与三维魔方模型评价环珠江口海岸带各区域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将海岸带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农业以及城镇空间,运用本底约束原理及木桶原理,对地形、地质、国土空间功能以及特殊保护区图斑进行叠加分析,评估海岸带陆域及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综上,从宏观及微观的角度对环珠江口湾区的重点发展区域及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估,得出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分区,从而为今后大湾区的规划发展提供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围填海活动是影响珠江口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珠江口近30年围填海面积为371.25km2,其主要集中在2005年后,岸线长度增速也较之前明显增快。结合相关规划文件显示,珠江口围填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围海养殖及农业为主,围填海工程在2000年后逐渐增多,围填海用途也向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及工业方向转变。(2)珠江口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大,呈现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差异的特征。珠江口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建设用地快速增加,农用地、林地减少的经济发展区普遍特点,在空间上,珠江口东岸的土地开发强度大于西岸,尤其是近海海岸带的土地开发更明显增强。近年,西岸的横琴新区、翠亨新区、南沙新区等经济开发区都沿海而建,珠江口海岸带将是未来国土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3)珠江口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分为极高潜力区、高潜力区以及中潜力区。根据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珠海市金湾区及香洲区、深圳市福田区及南山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适宜高强度土地开发,已开发程度高,区位条件优越,便于高效益产业布局,是极高潜力区;珠海市斗门区、深圳市宝安区、广州市南沙区及番禺区、东莞长安镇及沙田镇和中山市南朗镇能适应一定强度土地开发,开发基础好,区位条件良好,土地经济效益较好,发展潜力次之。(4)珠江口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区分为比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根据陆域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区域分布上,环珠江口西岸用地潜力大于东岸。比较适宜区比例及面积较大的是深圳沿海三区,由于比较适宜区主要是已开发建设的建成区,一般适宜区是今后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一般适宜区比例及面积都较大的是珠海市和广州番禺区、南沙区,国土开发适宜性整体较强,可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范围较大。而由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较多,不适宜区占比重较大的是珠海斗门区及中山民众镇。(5)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及生态等综合因素。陆域开发利用适宜不代表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因此需要海陆域适宜性的综合考虑,综合海陆域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及结合之前的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分区,整体上获得相对一致的结果,认为发展潜力大,适宜性强的区域主要是环珠江口海岸带的三角,即珠海金湾及香洲沿海新区、广州番禺区及南沙区、深圳南山区及福田区,再根据海岸线的适宜性,为今后海岸带及湾区的发展提供了规划建议。
李政道[4](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人类绝大部分生产活动和行为都是在陆域上开展的,但随着陆域资源日渐枯竭,人口不断向沿海地区密集,人们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向了海洋。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陆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海陆统筹才能发挥出二者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海陆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但由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提出较晚,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都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着重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范畴等,对于建立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测度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的理念,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研究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以及测度体系,对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海洋政策的制定和海陆经济的实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江三角洲及两个特别行政区构成,地处我国的南大门,在提高我国对外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研究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因此如何顺利、有效地推进该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为了问题的核心。本文主要按照六个方面内容展开:第一,对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历程及经验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理清了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分别是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海陆经济一体化内涵和相关理论。首先,文章分别分析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接着列举了海陆产业的具体分类。其次,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以及内涵,并给定了研究的空间边界;最后,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起海陆经济一体化系统,它包含两个子系统,分别是海洋经济系统和陆域经济系统,并根据产业关联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协同论对其进行分析。第三,阐述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本节首先分析海陆产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接着阐述了由海向陆和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研究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并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模型,是对上一章中理论基础研究的加深。第四,通过广泛调研、阅读文献,详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基于模糊QSPM矩阵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必要性分析。利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陆域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等三个策略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第五,建立起基于系统耦合和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模型,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时序变化分析,从海陆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建立起测度体系,实证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海陆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微弱,海陆经济一体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六,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从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五个方面阐释政策建议,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措施。
万祥春[5](2018)在《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文中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的反复侵略,其中绝大多数侵略都来自于海洋。中国人民对这些海洋侵略深恶疼绝,对海洋安全的渴求十分强烈,无数仁人志士在反对海洋侵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出了各种海洋安全观,但这些探索受到种种制约,最后都失败了。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海洋争端,要实现海洋安全,就必须用海洋安全观来指导海洋安全实践,并在海洋安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促进海洋安全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海洋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安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部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由第一章构成。安全是指主观和客观上没有威胁、事物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安全观是指安全主体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海洋安全观,是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对自身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涉海人们关于海洋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以海洋共同安全观为核心,由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和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五个子体系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由第二章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的海洋争霸安全思想,强调其他国家要获得海洋安全,就必须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张中国的海洋安全观以反对西方海洋霸权为主要任务,倡导建立新的海洋安全观。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本研究的理论指南。第三部分是外延体系部分,由第三、四、五、六章和第七章构成。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积极倡导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愿意同世界有关海洋国家一起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责任,并把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海洋政治大国。第四章阐述了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是指,在海洋经济贸易活动中,中国把既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各地区海洋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观念。第五章阐释了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是指在海洋军事安全竞争合作力求双赢,在海洋军事竞争中努力谋求合作;在海洋军事合作中也不完全放弃竞争,通过有限度的海洋军事竞争促进本国海军的健康发展。第六章论述了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是指在海洋世纪,中华民族既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和融合创新,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海洋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论述了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一处地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全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就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要团结一致,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蓝色家园,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把海洋建设成为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各国共有一个海洋。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世界海洋安全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提倡“中国海洋安全方案”,同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和指导意义。
马善军[6](2017)在《凝汽器不锈钢管腐蚀特性及防控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凝汽器是电厂热力循环的冷端,凝汽器换热管腐蚀泄漏以及由此引发的锅炉爆管、炉前系统腐蚀、汽轮机结垢等是电厂运行中常见的事故,对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大影响,对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课题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分析不锈钢管凝汽器的主要腐蚀失效形态、原因和机理,掌握凝汽器冷却水的主要腐蚀影响因子及其变化规律,探索不锈钢管钝化和点蚀的特征及其监测方法,改进现有的选材方法,合理选择凝汽器换热管材料,改进现有的质量标准和条款,避免或者减少凝汽器腐蚀泄漏,提高凝汽器和电厂的安全经济性能。通过对电厂、凝汽器及换热管制造商的大量调查,搜集了各种不锈钢管凝汽器、换热器的失效案例。对一些典型的失效案例通过腐蚀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能谱分析、电化学检测等方法对腐蚀形态、原因、机理和防控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汽器不锈钢焊接管有点蚀、垢下腐蚀、全面腐蚀等形态,无应力腐蚀,未发现晶间腐蚀,最主要的腐蚀失效形态是点蚀,焊缝及其热影响区是薄弱环节,提高制造质量特别是焊缝质量,正确选材,安装储存得当,运行时保持清洁是防止点蚀的重要措施。冷却水成分是合理选材的依据,它随空域、时域而变化,特别是河口水含盐量、Cl-和SO42-等成分变化巨大。通过对大量不同空域、时域的电厂冷却水成分的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凝汽器冷却水主要成分特别是珠江河口水Cl-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水1、2、3和12月Cl-浓度月均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概率为0.999时,其最大月均Cl-浓度为4876mg/L,而最大Cl-浓度约为9000 mg/L。通过点蚀电位试验,提出了“基准水样”的概念,即将作为比较基准的不锈钢在试验水样中的点蚀电位调节到300800 mV,此时的试验水样即称为“基准水样”。当冷却水中腐蚀或缓蚀成分浓度在常规范围变化时,不锈钢在“基准水样”中的点蚀电位才会显着变化。用“基准水样”和方差分析方法较全面的鉴别了对选材有影响的冷却水成分,结果表明,HCO3-的缓蚀作用非常显着,与SO42-相当;当NO3-浓度小于37mg/L时,缓蚀作用不显着,当NO3-浓度大于37mg/L时,NO3-的缓蚀作用大幅度陡升到析氧电位附近;卤素离子F-的作用不显着。用极化曲线、EIS、Rp、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冷却水中不锈钢钝化和点蚀的特征及不锈钢管腐蚀状态的监测方法。发现:可用Rp数值大小监测不锈钢管的腐蚀状态,以10kΩ·cm2为界,判别不锈钢管是否发生了点蚀,该方法简单、方便、可靠;2个容抗弧不是点蚀的唯一特征,也可能是1个较扁的容抗弧;用EIS监测不锈钢的点蚀状态,很难满足稳定性要求;Cl-的作用有时间效应,超高Cl-浓度的短期(1-2个月)作用一般不会引起不锈钢管点蚀,但是随着时间延长,耐蚀性能会下降,点蚀和活化的概率不断增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现有的选材方法:1)河口水选材点蚀试验应用Cl-最大月均浓度而不是最大浓度,两者可相差数千毫克/升,温度用对应时期的冷却水最高温度而不是最高温度,按正态分布用样本容量n≥8的小样本统计推断方法求取Cl-最大月均浓度;2)缓蚀性离子不仅要考虑SO42-,还要考虑HCO3-和NO3-,可将HCO3-浓度换算成SO42-浓度。通过点蚀电位法及技术经济性能的比较研究,筛选出了选材导则中没有的高性价比的新型铁素体不锈钢管SSF-53和SSF-4。SSF-53的耐点蚀性能介于超级不锈钢和317L之间,可用于Cl-浓度≥5000mg/L的冷却水;SSF-4的耐点蚀性能介于317L和316L之间,可用于Cl-浓度≥1000mg/L的冷却水。扩大了选择范围,填补了技术空白。关于凝汽器不锈钢焊接管质量标准,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评价,提出了多项重要修改建议,如焊缝腐蚀比试验列为必检项目,检测频率“2/500根批”为宜;晶间腐蚀试验可少做,检测频率“2/批”较合适;焊缝必须轧平,并有一定的变形量,热处理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等等。
刘锐[7](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林炳龙[8](2015)在《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技术在钻井工程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海上深水及超深水钻井而言,周密详尽的钻前地层压力预测和钻进中的实时孔隙压力监测是钻井作业成功的技术基础。钻井工程方面对于现场是否能正确评价所钻地层的孔隙压力有着急切的技术需求,故而及时做好所钻地层的孔隙压力评价,对于修正钻前预测的误差、规避钻探风险等方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了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技术的现场实现方法,对深水环境下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对FNY35-2区块的地层压力分析,更新了对该区块地层压力的认识,解决了工程井垮问题。通过对M12-2区块地压力分析,优化了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预判了钻头下方压力趋势,规避了钻探风险。本课题使用的法国地质公司的PreVue地层压力实时监测系统是一套十分成熟稳定的地层压力评价系统,界面友善,操作灵活,模式齐全,是实时评价地层压力的有力助手,在珠江口盆地FNY区块和琼东南盆地M12-2区块的作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PreVue系统评价的地层压力监测值与完钻电缆测压值吻合良好。
程娜[9](2013)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陆地对人类生活的承载力日趋极限,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种种困境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时,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经是各国政府及科学家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占据着地球表面面积70.8%、拥有着地球总水量96.5%的海洋。作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海洋逐渐成为人类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藏、风雨的温床、贸易的通道、国防的屏障。但随着人类社会以各种姿态向海洋的大举进军,国际海洋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尤其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海洋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家关注的目光开始,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更是纷纷制定并调整各自的海洋发展战略,并在将本国主权管辖海域作为“蓝色国土”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同时,加紧向海底和大洋的勘探开发,意欲向广袤的海洋索取战略资源,争取在海洋中的有利地位和战略利益。但人类对陆域资源的疯狂掠夺带来的种种后果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注意海洋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历史悠久的海洋大国,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发展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席卷整个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热潮蔓延开始,海洋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洋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沿海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和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重点,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与世界其他海洋国家面临的难题相同,在中国的海洋开发过程中诸多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纷纷出现。由于海洋规划的不科学、海洋科技水平的有限、涉海制度体系的不健全,许多难以克服的海洋资源的无偿、无序、无度利用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海洋开发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海洋资源的无谓浪费和过度开发导致了海洋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化,海洋环境日趋恶化,传统与粗放型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海洋资源消耗强度大、废弃排放物多、海洋生态环境负荷过载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海洋经济及其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不相协调等问题日益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扰乱了海洋经济以至国民经济正常的发展秩序。这些问题随着海洋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升,以及海洋经济学科理论体系的日渐成型,而逐渐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重视。产生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海洋的资源功能,而忽视海洋的生态、环境功能以及对海洋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从而导致海洋开发活动和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实际功能的错位。因此,如何系统而深入地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海洋经济领域,实现“海洋—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大问题,也是在进行大规模海洋开发利用前必须要先解决好的关键课题。因此,本论文在中国海洋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基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代际公平的资源观,结合海洋经济学、生态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技术观、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从提高国家海洋经济长期发展的综合实力的高度出发,以国家政府力量为主导,构建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撑体系。中国必须把握时代机遇,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海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合作以及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为重要战略重点,从国家资源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将“海洋—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这五大因素内部化而统一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并以制度变迁为推动力,从国家资源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深入探讨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相关的具体方案。核心内容在于以下六点:第一,考察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及关键问题以及问题间的逻辑关系,探求当前中国海洋经济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二,以国外相对系统、完善的理论成果为研究基点,结合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和拓展,以动态分析的视角,构建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撑体系;第三,立足中国海洋资源的供求、技术、开发与管理现状,在考虑代际发展问题的前提下,对中国当前海洋的经济功能进行定位,旨在谋求一种人海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联系上的相对平衡;第四,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中国海洋经济效率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其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判断与分析,寻找优化中国海洋产业绩效,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路径选择;第五,在借鉴国外先进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战略重点进行具体分析,并以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以环境保护和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调节为根本的运行机制,以法律法规为保障,辅以政府的监督、激励以及配套发展条件的扶持和完善,构建中国以提高海洋经济效率为核心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第六,基于上述研究,以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为框架,从国家资源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做出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规划、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海洋经济发展理论,并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具体反映在五个方面:第一,本文的研究将为制定海洋经济战略发展规划,构建海洋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提高海洋经济综合水平,谋求人海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平衡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指导;第二,将弥补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绩效问题以及制度层面的研究不足,并为产业经营绩效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第三,为进一步优化中国涉海企业的产权制度、股权结构、提高经营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路径选择和理论依据;第四,对于海洋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五,为国家、政府管理部门旨在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适时制定相关政策、为投资者正确选择和把握投资方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张亚南[10](2013)在《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河口过程和沉积物污染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2006年到2007年,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附近海域海水与沉积物的调查资料,研究三大河口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计算出各重金属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并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得到了以下结果:(1)黄河口除四季海水中铅平均含量、夏季海水中汞平均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他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黄河口海域海水主要受铅和汞污染。长江口除四季海水中汞平均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他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长江口海域海水主要受汞污染。珠江口海水中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珠江口海域海水重金属的污染影响不明显。(2)黄河口重金属主要以稀释混合过程为主,同时受氧化还原作用影响,河口酸碱度变化和悬浮颗粒物的吸附与解吸作用影响不大;长江口和珠江口过程一致,重金属主要以稀释混合过程为主,悬浮颗粒物中重金属在酸化作用下以解吸作用为主,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不大。(3)黄河口沉积物中Cu-Cd、Pb-Cr、Cr-As3组元素间相关性极为显着,长江口沉积物中Cu-Pb、Cu-Zn、Pb-Zn、Cu-Cd、Zn-Cd、Cu-Cr、Pb-Cr、Zn-Cr、Cu-Hg、Zn-Hg、Cd-Hg、Cr-Hg、Cu-As、Zn-As、Cr-As和Hg-As16组元素间相关性极为显着,珠江口沉积物中Cu-Zn、Pb-Zn、Cu-Cd、Pb-Cd、Zn-Cd、Pb-Cr、Zn-Cr、Cd-Cr8组元素间相关性极为显着,表明它们分别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来源。(4)珠江口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的来源与黄河口和长江口是相同的,都是镉和汞占据主要权重,尤其珠江口沉积物中镉的潜在生态风险参数局部激增的特点值得重点关注。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对环境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最低,其次是珠江口,而黄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对环境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最高。(5)沉积物中As对黄河口和珠江口海域环境中生物的负面效应偶尔发生,其他重金属元素在三大河口海域均不会产生不良生物效应。(6)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三大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均受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
二、海水电池在珠江口水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水电池在珠江口水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研制及典型探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海洋激光雷达的总体设计 |
2.1 海洋激光雷达通用结构 |
2.2 海洋激光雷达方程 |
2.3 海洋激光雷达仪器设计 |
2.4 海洋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 |
2.4.1 数据预处理 |
2.4.2 水体光学参数与生物参数的反演 |
2.4.3 激光雷达系统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 |
2.5 本章小结 |
3 海洋激光雷达信号的仿真分析 |
3.1 海洋激光雷达探测目标的特点 |
3.1.1 水体的主要成分 |
3.1.2 水体的光学特性 |
3.2 水下激光传输的正演模型 |
3.2.1 激光雷达信号的解析模型 |
3.2.2 激光雷达信号的MC仿真 |
3.3 海洋激光雷达信号的仿真结果 |
3.3.1 多视场弹性散射信号的仿真 |
3.3.2 偏振信号的仿真 |
3.3.3 荧光和拉曼信号的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洋激光雷达仪器定标与校验 |
4.1 海洋激光雷达仪器的定标 |
4.2 海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校验 |
4.2.1 不同水质下的校验结果 |
4.2.2 不同接收视场角下的校验结果 |
4.2.3 偏振信号的校验结果 |
4.3 海洋激光雷达反演光学参数的校验 |
4.3.1 不同水质下的校验结果 |
4.3.2 不同接收视场角下的校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在内陆水体的典型实验及分析 |
5.1 千岛湖概况及水体特性 |
5.2 千岛湖实验航次 |
5.3 观测结果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1 光学参数的观测结果 |
5.3.2 叶绿素a浓度的观测结果 |
5.4 激光雷达与原位仪器数据对比 |
5.4.1 荧光信号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
5.4.2 光学特性剖面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在中国近海的典型实验及分析 |
6.1 实验区域及航次介绍 |
6.2 观测结果 |
6.2.1 浙闽粤近海观测 |
6.2.2 珠江口“S”型观测 |
6.2.3 琼东“S”型观测 |
6.2.4 石梅湾昼夜观测 |
6.2.5 与原位仪器数据的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潮间带湿地碳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2 潮间带湿地氮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3 潮间带湿地磷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
1.2.4 我国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的研究和滩涂沉积状况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4 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我国潮间带的气候、水文及沉积地貌特征 |
2.2 建国以来我国潮间带湿地的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影响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分析前处理 |
3.2 样品碳氮磷的分析 |
3.2.1 沉积物碳氮磷的分析 |
3.2.2 水体碳氮磷的分析 |
3.2.3 CO_2和N_2O的分析 |
3.3 沉积物比活度的测定 |
3.4 潮汐循环模拟 |
3.4.1 循环模拟n1 |
3.4.2 循环模拟n2 |
3.5 计算和统计 |
3.5.1 基于~(210)Pb 比活度的CF和CIC模型计算过程 |
3.5.2 我国潮间带滩涂面积的分类提取和计算 |
3.5.3 数据的统计检验 |
第四章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状况 |
4.1 我国潮间带沉积物质的来源 |
4.2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 |
4.3 地面沉降、泥沙剧减及海平面上升对沉积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和转化 |
5.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特征 |
5.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粒级和粒径 |
5.1.2 黄河和长江来源沉积物表层和柱样碳的埋藏 |
5.1.3 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4 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
5.1.5 红树林滩涂碳的埋藏特征 |
5.1.6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碳密度、埋藏量和年扣留率 |
5.2 潮汐循环模拟过程中滩涂沉积物碳的转化 |
5.2.1 滩涂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的输出 |
5.2.2 滩涂沉积物气态无机碳的释放 |
5.2.3 滩涂沉积物碳转化的讨论分析 |
5.2.4 潮间带滩涂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生总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和迁移变化 |
6.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特征 |
6.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氮的埋藏特征 |
6.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氮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6.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埋藏的对比分析 |
6.2 潮汐循环模拟中潮滩沉积物氮的迁移变化 |
6.2.1 滩涂沉积物无机氮的输出 |
6.2.2 滩涂沉积物N_20的释放 |
6.2.3 滩涂沉积物氮迁移变化的讨论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和释放 |
7.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特征 |
7.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磷的埋藏特征 |
7.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磷的分布 |
7.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形态 |
7.1.4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量 |
7.1.5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埋藏的对比分析 |
7.2 潮汐循环模拟中滩涂沉积物磷的释放 |
7.2.1 滩涂沉积物总磷的输出 |
7.2.2 滩涂沉积物磷输出的讨论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
8.1 潮间带的沉积速率 |
8.2 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埋藏的总体特点 |
8.3 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转化特征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
8.4 趋势展望、后续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研究已发表的成果 |
(3)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及规划研究进展 |
1.2.2 国土空间发展潜力研究进展 |
1.2.3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环珠江口海岸带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概况 |
2.2 研究区分区概况 |
2.2.1 珠海市 |
2.2.2 中山市 |
2.2.3 广州市 |
2.2.4 东莞市 |
2.2.5 深圳市 |
2.3 数据源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其他数据 |
第三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演变分析 |
3.1 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
3.1.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1.2 海岸线信息提取 |
3.1.3 围填海信息提取 |
3.1.4 海岸带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1.5 海岸带信息提取精度检验 |
3.2 海岸线演变分析 |
3.3 海岸带围填海演变分析 |
3.4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四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 |
4.1 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 |
4.2.1 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评价得分与评价分级 |
4.3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1 海岸带陆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1.1 陆域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 |
5.1.2 本底约束因素指标体系 |
5.1.3 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现状的开发利用适宜性指标体系 |
5.1.4 海岸带陆域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2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
5.2.1 海岸线类型及功能属性划分 |
5.2.2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海岸线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3 海岸带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3.1 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 |
3.1.1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定义 |
3.1.2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 |
3.1.3 海陆产业的分类 |
3.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3.2.1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 |
3.2.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空间边界 |
3.3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3.3.1 系统论 |
3.3.2 产业关联理论 |
3.3.3 耗散结构理论 |
3.3.4 协同论 |
3.4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海陆产业系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
3.4.2 海陆产业系统的相互依存性 |
3.4.3 海陆产业的相互关联性 |
3.4.4 由海向陆的能量梯度 |
3.4.5 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 |
第4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及启示 |
4.1.1 三大湾区基本情况 |
4.1.2 三大湾区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
4.1.3 三大湾区的特色优势 |
4.1.4 三大湾区综合比较及启示 |
4.2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简述 |
4.2.1 广东9市海洋经济发展 |
4.2.2 香港海洋经济发展 |
4.2.3 澳门海洋经济发展 |
4.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3.1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4.3.2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
4.3.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
4.3.4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威胁 |
第5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5.1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 |
5.1.1 qspm矩阵的简介 |
5.1.2 建立qspm矩阵的步骤 |
5.1.3 权重的确定 |
5.1.4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体系的构造 |
5.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6章 基于系统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6.1 模型方法的选择 |
6.2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模型构建 |
6.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6.2.2 确定指标权重 |
6.2.3 耦合度模型 |
6.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3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6.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实证研究 |
6.4.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6.4.2 时序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7.1 海陆产业系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 |
7.1.1 自然资源 |
7.1.2 资金 |
7.1.3 技术 |
7.1.4 劳动力 |
7.2 海陆产业全要素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海洋资源生产要素 |
7.2.2 陆域资本要素 |
7.2.3 陆域技术要素 |
7.2.4 陆域劳动力要素 |
7.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要素耦合的实证研究 |
7.3.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7.3.2 时序变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 |
8.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1.1 指导思想 |
8.1.2 基本原则 |
8.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构成 |
8.2.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策略 |
8.2.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产业体系策略 |
8.2.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创新驱动策略 |
8.2.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生态文明策略 |
8.2.5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公共服务策略 |
8.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实施措施 |
8.3.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 |
8.3.2 促进生产要素海陆自由流动 |
8.3.3 加强海陆资源开发的统一规划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9.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五、论文研究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观概论 |
第一节 安全相关概念与安全类型 |
一、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 |
二、安全化与安全困境 |
三、永久和平——安全的理想状态 |
四、安全类型 |
五、实现安全的实力途径 |
第二节 安全观及其类型 |
一、安全观的含义 |
二、安全观的类型 |
三、海洋安全观、陆地安全观、天空安全观 |
四、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含义和建构原则 |
五、海洋共同安全观——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
六、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外延体系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观及其中国化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思想的持续发展 |
一、海洋新航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
二、对外开放的海洋经济政策 |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海洋开放战略 |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科技 |
第二节 海洋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和平利用黑海海峡,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
二、反对美国干涉西太平洋的海洋外交政策 |
三、经济优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 |
四、和谐海洋思想 |
第三节 海洋军事思想的连续演进 |
一、机器大工业实力是海洋暴力的本质 |
二、海军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不懈追求 |
第四节 海洋文化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对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前景展望 |
二、反对海洋殖民文化,倡导新民主义文化 |
三、海洋文化交流中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
四、倡导海洋文化多样化,维护文化安全 |
第五节 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提升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蕴含的海洋生态思想 |
二、绿化海岸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 |
三、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四、保护海洋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 |
五、建设美好海洋家园 |
第三章 塑造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政治安全是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一、优良海洋政治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
二、海洋政治确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的目标 |
三、海洋政治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政治安全面临的错综复杂形势 |
一、海洋世纪带来的安全冲击 |
二、错综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 |
三、激烈交锋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三节 构建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体系 |
一、构建海峡两岸政治安全共同体 |
二、近睦远交的海洋安全外交观 |
三、倡导亚洲海洋新安全观 |
四、构建海洋政治共同安全机制 |
五、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共同维护各方海洋权益 |
第四章 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是海洋安全的基础 |
一、海洋经济是海权的推进器 |
二、海洋经济是海洋政治议题的推动器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现状 |
一、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 |
二、海洋航线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
三、大而不强的海洋经济 |
第三节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海洋经济策略 |
一、建设互利互惠的蓝色粮仓 |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 |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贸易体制 |
四、发展互利合作的南北极海洋事业 |
五、共同开发新能源科技解决海洋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
六、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第五章 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 |
第一节 海军是海洋安全的战略保障 |
一、海军是海外经济利益的坚强保障 |
二、海洋军事外交是外交的有效形式 |
三、海军是保护黄金海岸的移动钢铁长城 |
第二节 中国海洋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一、陆缓海急的总体安全形势 |
二、中国海军建设面临的不足 |
第三节 建设共同竞合的强大海军 |
一、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者——中国海军的世界定位 |
二、近海防御、远洋防卫的战略 |
三、海军高新技术是维护共同海洋安全的第一战斗力 |
四、海军人才是实现共同竞合安全观的第一资源 |
五、战训合一的训练体制是共同竞合安全观的强大保障 |
第六章 倡导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文化是海洋安全观的软实力 |
一、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
二、海洋文化是海洋军事安全的导航灯 |
三、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 |
一、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特征 |
二、海洋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
三、西方海洋文化冲击的威胁 |
第三节 促进海洋文化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
一、用海洋传统文化增强海洋文化吸引力 |
二、以海洋文化自强推动海洋文化共同繁荣 |
三、积极实施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开放战略 |
第七章 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宝藏 |
一、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富源 |
二、海洋是全球气候调节器 |
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第二节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
一、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水质恶化 |
二、部分珊瑚礁面临灭绝危机 |
三、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
第三节 共同保护和建设美丽海洋家园 |
一、坚持依法治海、规划用海 |
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
三、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
四、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 |
五、建立严格的海洋生态政治制度 |
结语: 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洋意识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凝汽器不锈钢管腐蚀特性及防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凝汽器换热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凝汽器换热管的种类与发展趋势 |
1.2.2 换热管腐蚀失效的研究现状 |
1.2.3 不锈钢焊接管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不锈钢管腐蚀形态、原因、机理分析及腐蚀防控 |
2.1 腐蚀失效概况 |
2.2 点蚀分析与防控 |
2.2.1 点蚀理论 |
2.2.2 安徽TL和WH电厂不锈钢管点蚀原因及机理分析 |
2.2.3 不锈钢管焊缝及热影响区域点蚀机理分析及防控 |
2.2.4 储存过程中不锈钢管点蚀原因分析与防控 |
2.2.5 安装不当引起的不锈钢管点蚀分析 |
2.2.6 选材不当引起不锈钢管点蚀或浪费的分析与防控 |
2.3 垢下腐蚀分析及防控 |
2.3.1 普通水垢下的腐蚀分析与防控 |
2.3.2 二氧化锰垢下的腐蚀分析与防控 |
2.4 管板电偶腐蚀和不同金属间的缝隙腐蚀分析与防控 |
2.5 应力腐蚀原因分析及防控 |
2.6 全面锈蚀原因分析与防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凝汽器冷却水成分、变化规律和水质特征 |
3.1 凝汽器冷却水水源概况 |
3.2 冷却水的天然水水源 |
3.2.1 我国天然水的污染情况 |
3.2.2 天然水的成分和杂质 |
3.2.3 我国天然水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 |
3.3 冷却水的再生水水源 |
3.3.1 国内外冷却水使用再生水状况 |
3.3.2 再生水成分与水质特点 |
3.4 循环冷却水 |
3.5 广州HP电厂珠江口水Cl-浓度的分布规律与区间估计 |
3.5.1 珠江水Cl-日均浓度的分布规律 |
3.5.2 珠江水Cl-月均浓度的分布规律和区间估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化学腐蚀试验系统及方法 |
4.1 电化学腐蚀试验系统及仪器 |
4.2 试验材料和工作电极 |
4.3 试验方法 |
4.3.1 点蚀电位和保护电位 |
4.3.2 交流阻抗 |
4.3.3 极化电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却水对不锈钢管点蚀特性的影响研究 |
5.1 基准水样 |
5.1.1 基准水样试验 |
5.1.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2 冷却水对不锈钢点蚀特性的影响 |
5.2.1 冷却水成分的影响 |
5.2.2 冷却水温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锈钢管钝化和点蚀的电化学特征与监测方法 |
6.1 试验 |
6.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2.1 不锈钢304循环极化曲线和Rp |
6.2.2 不锈钢304在冷却水中的Rp和EIS |
6.2.3 不锈钢 316L和 317L在高Cl-河口水中的浸泡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凝汽器不锈钢管选材及点蚀和浪费防控 |
7.1 改进的选材方法 |
7.2 地下水不锈钢管凝汽器的选材 |
7.3 CX电厂不锈钢管凝汽器选材及点蚀防控方法 |
7.3.1 循环冷却水成分、温度和杀菌剂 |
7.3.2 不锈钢管选材和点蚀防控方案试验 |
7.3.3 试验结果和讨论 |
7.4 HCO3-对不锈钢管选材的影响 |
7.5 广州HP电厂凝汽器不锈钢管选材 |
7.5.1 选材点蚀试验水样的代表性 |
7.5.2 选材点蚀试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不锈钢焊接管质量标准的研究与改进 |
8.1 制造方法、热处理和交货状态 |
8.2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
8.3 尺寸偏差、外观和表面质量 |
8.4 腐蚀试验和无损检测试验 |
8.5 工艺性能试验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常用管材的牌号、成分和不同国家不锈钢牌号对照 |
附录Ⅱ 广州HP电厂珠江口水氯离子浓度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技术在钻井工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随钻地层压力实时监测技术原理及方法 |
1.1 异常地层孔隙压力的成因 |
1.2 地层压力响应参数与埋深的关系 |
1.3 地层压力实时监测技术 |
第二章 深水环境下影响地层压力分析的因素 |
2.1 深水地层压力的特点 |
2.2 超压地层的曲线特征 |
2.3 深水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研究区块的地质背景 |
3.1 FNX区块地质背景 |
3.2 M12-2 区块地质背景 |
第四章 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技术的应用 |
4.1 FNX区块井壁失衡分析 |
4.2 M12-2-2 井井漏控制 |
4.3 预测未钻达砂层孔隙压力 |
4.4 优化套管程序及钻井液密度 |
4.4.1 套管程序优化 |
4.4.2 钻井液密度的优化 |
4.5 地层压力监测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海洋经济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海洋经济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
1.3.2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海洋经济相关概念 |
2.1.1 海洋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
2.1.2 海洋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
2.1.3 海洋管理的内涵与分类 |
2.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海洋经济发展 |
2.2.2 生态经济理论与海洋经济发展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海洋经济发展 |
2.3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海洋技术观 |
2.3.1 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关系辨析 |
2.3.2 可持续发展海洋技术观的解析 |
2.3.3 海洋经济领域的科学技术观 |
2.4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海洋经济制度 |
2.4.1 外部性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2.4.2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海洋经济发展 |
第3章 国际海洋经济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 |
3.1 国内外海洋文明比较分析 |
3.1.1 西方海洋文明渊源 |
3.1.2 中国海洋文明渊源 |
3.1.3 21 世纪海洋文明的发展方向 |
3.2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经验 |
3.2.1 美国:完善的海洋经济政策 |
3.2.2 加拿大:绝对的海岸线优势 |
3.2.3 澳大利:世界第一的海洋产业贡献率 |
3.2.4 英国:分权式的海洋管理办法 |
3.2.5 日本:转变后的海权观念 |
3.3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
3.3.1 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
3.3.2 海洋经济的地位逐步攀升 |
3.3.3 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
3.3.4 海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
3.3.5 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
3.4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3.4.1 完善以“和平崛起”为根本目标的海洋发展战略 |
3.4.2 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理念的海洋经济战略支撑体系 |
第4章 中国海洋经济功能定位 |
4.1 海洋主要经济功能划定 |
4.1.1 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功能 |
4.1.2 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
4.1.3 海洋资源环境恢复及保护功能 |
4.1.4 倾废、排污、泄洪及防灾功能 |
4.2 海洋经济功能联系 |
4.2.1 海洋经济功能间存在兼容关系 |
4.2.2 海洋经济功能间存在互利关系 |
4.2.3 海洋经济功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
4.2.4 海洋经济功能之间存在互损关系 |
4.3 海洋经济功能定位的主要方法 |
4.3.1 叠加比较分析法 |
4.3.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4.3.3 综合平衡分析法 |
4.3.4 空间组合结构统计法 |
4.4 中国主要海域的海洋经济功能定位 |
4.4.1 渤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
4.4.2 黄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
4.4.3 东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
4.4.4 南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
第5章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战略重点 |
5.1 中国海洋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
5.1.1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
5.1.2 中国海洋经济效率分析 |
5.2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5.2.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优势” |
5.2.2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劣势” |
5.3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 |
5.3.1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困境 |
5.3.2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
5.4 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创新 |
5.4.1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 |
5.4.2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
5.5 中国海洋经济的国际合作 |
5.5.1 中国进行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5.5.2 中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现状及发展目标 |
5.6 中国海洋经济的制度创新 |
5.6.1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主要形式 |
5.6.2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变迁启示 |
5.6.3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
第6章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设计 |
6.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 |
6.1.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观,同步进行海洋开发与海洋保护 |
6.1.2 重视海洋资源的永续性,提升海洋资源的内涵价值 |
6.1.3 完善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法律法规 |
6.1.4 合理规划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推动绿色化海洋能源利用进程 |
6.2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
6.2.1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实现海洋环境良性循环 |
6.2.2 加大海洋保护资金的投入,增强海洋环境保护人才力量 |
6.2.3 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全社会海洋保护意识 |
6.3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 |
6.3.1 加强海洋科技基础研究,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 |
6.3.2 健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
6.3.3 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力度,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
6.3.4 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
6.4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 |
6.4.1 在积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海洋国际合作 |
6.4.2 创新海洋国际合作方式,提升海洋业务发展成效 |
6.4.3 健全海洋国际合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5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
6.5.1 建立以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的海洋正式规则体系 |
6.5.2 建立以提高海洋人才素质为重点的海洋非正式规则体系 |
6.5.3 建立以政府规制为主体的海洋制度实施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10)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河口过程和沉积物污染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河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1.2 重金属的危害 |
1.2.1 重金属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
1.2.2 重金属的危害 |
1.3 国内外对河口区重金属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1 河口溶解态重金属的研究 |
1.3.2 河口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 |
1.4 研究区域概况 |
1.4.1 黄河口水文地理特征 |
1.4.2 长江口水文地理特征 |
1.4.3 珠江口水文地理特征 |
1.5 本研究论文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方法 |
2.3 评价方法 |
2.3.1 水体重金属评价标准及方法 |
2.3.2 沉积物重金属影响与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第三章 三大河口海域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平面分布特征及评价 |
3.1 三大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水中重金属含量评价 |
3.2 三大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平面分布特征 |
第四章 重金属元素与环境条件变化作用之间相关分析 |
4.1 河口稀释混合作用 |
4.1.1 黄河口稀释混合作用 |
4.1.2 长江口稀释混合作用 |
4.1.3 珠江口稀释混合作用 |
4.2 河口酸碱度变化作用 |
4.2.1 黄河口酸碱度变化作用 |
4.2.2 长江口酸碱度变化作用 |
4.2.3 珠江口酸碱度变化作用 |
4.3 河口悬浮颗粒物的吸附与解吸作用 |
4.3.1 黄河口悬浮颗粒物的吸附与解吸作用 |
4.3.2 长江口悬颗粒浮物的吸附与解吸作用 |
4.3.3 珠江口悬浮颗粒物的吸附与解吸作用 |
4.4 河口氧化还原作用 |
4.4.1 黄河口氧化还原作用 |
4.4.2 长江口氧化还原作用 |
4.4.3 珠江口氧化还原作用 |
4.5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分析 |
4.5.1 黄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分析 |
4.5.2 长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分析 |
4.5.3 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沉积物重金属影响、生态风险和生物毒性效应评估 |
5.1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影响评价 |
5.2 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
5.2.1 黄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
5.2.2 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
5.2.3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
5.3 生物毒性效应评估 |
5.4 海洋沉积物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分析 |
5.4.1 黄河口沉积物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分析 |
5.4.2 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分析 |
5.4.3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四、海水电池在珠江口水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研制及典型探测结果[D]. 徐沛拓.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D].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环珠江口海岸带国土空间发展潜力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D]. 何韵. 广州大学, 2019(01)
- [4]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政道. 辽宁大学, 2019(05)
- [5]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D]. 万祥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6]凝汽器不锈钢管腐蚀特性及防控方法研究[D]. 马善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1)
- [7]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8]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技术在钻井工程上的应用[D]. 林炳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9]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 程娜. 吉林大学, 2013(04)
- [10]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河口过程和沉积物污染风险评价[D]. 张亚南.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