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一中学 510800
摘 要: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在化学运动中固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进行化学思维(分析、对比、归纳、推理等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及其它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化学概念既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因此,本文结合多年对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了解,阐述了化学概念直观化教学的重要性及化学概念直观化教学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化学概念 直观化教学 应用
一、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在化学运动中固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能深刻地反映化学过程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们思维的结晶,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化学知识的“骨架”。在教学中化学概念是学生进行化学思维(分析、对比、归纳、推理等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及其它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化学概念既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精确地运用化学概念,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展化学才能最基本的条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直观教学法,让形象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
二、对一些直观手段应用的尝试
1.应用语言直观法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知识。比如讲解原子的组成时,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只占很小的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原子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到底有多小,于是我把原子核比作乒乓球,把整个原子比作十层大楼,这样学生对于原子核和整个原子的比例有了认识。又如“电子云”概念的形成,用蜜蜂采蜜形象地描述电子绕核的运动,学生印象深刻,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
2.应用实物或实验直观法教学,让学生参与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化学实验的鲜明特点就是通过物质的宏观现象来揭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中内在变化的微观本质。教师在实验中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联系起来,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增强其对化学概念的学习。如在研究电解质的概念时,引入对比实验进行分析——实验①氯化钠晶体、蔗糖晶体导电性研究;实验②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导电性研究;实验③融熔氯化钠、融熔蔗糖的导电性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科学能力,使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印象深刻。
3.应用模型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和发展概念。例如:有机物、有机反应类型的教学,可用分子模型制作,提供学生不能直接感受到的微观结构知识;《卤代烃》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制作模型建立卤代烃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和拼接模型了解溴乙烷取代和消去反应本质,分析断键、成键位置,书写反应方程式,并能预测陌生卤代烃的典型化学性质,从而感受“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通过对比溴乙烷发生取代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及产物,进一步认识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重要意义。概念的深化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对概念的内化过程,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联系性。学生通过对化学概念的学习理解,进而进行知识的内化,为其化学基础知识结构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4.应用对比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巩固和提升概念。例如,电解和电离这两个概念可以列表对比如下:
电解与电离的比较
概念教学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不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把握、巧妙处理。教材中,化学基本概念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和完善的,讲解时要注意知识的阶段性。那种任意扩大要求,不分阶段,企图一次“讲深讲透讲完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从初中到高中是逐步深化的,即先从“得氧和失氧”的宏观上来讲解,然后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讲解,最后从微观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讲解,逐步建立和完善氧化还原的概念。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一阶段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为了营造生动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需认真围绕具体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活动,愉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指导他们归纳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黄秀娟 “构建化学概念图”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的实践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2]任宝华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新知 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尹雪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化学论文; 概念论文; 学生论文; 直观论文; 原子核论文; 知识论文; 结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