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南部 637300)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基本形式,以学生与学生合作为主、师生合作为辅的基本动力,以小组整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让小组形成合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适合中学英语教学实际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这种互帮互助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它更能培养学生一种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合作、与人共事的意识和潜能。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科学分组。
合理科学的分组是有效的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组建学习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尽量使每个小组之间在成绩、男女比例、心理素质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保证各组的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缩小了小组间的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通常4至6人为一组,人数太多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计划,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班学生按他们平时的学习成绩高低及男女生搭配的原则,将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和两名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安排在一起,组成5人学习小组。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我让每个学生都在组内承担一个角色,其中一个人是组长(group leader):负责掌握全局的小组讨论,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小组学习时间;有一个同学是记录员(secretary):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有一个同学是报告员(reporter):负责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还有一个是检查员(inspector):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保没一名组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二、要认真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目标、任务,分别采取切实有效的合作形式,认真指导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听、说语言交际能力。合作学习让学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英语的兴趣也变得更浓厚。学生完成了任务,产生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了班风班貌;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例如,组织指导角色扮演。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介绍第三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围绕以下课文重点句型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操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take the train. I take the subway. I take the bus. I walk. I ride a bike.
再如,可以在组织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分别创设在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真实的场景,自编自演,我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援,让他们在展示中更精彩。通过在自研课课上大家的认真准备,更加强化了同学们对交通工具的掌握。
再比如,组织指导学生做游戏。英语课是语言课,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小组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训练密度和广度。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将大大激发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比如在学习what’sin/on/beside/behind/under/between……?There’s/Thereare…句型时,先掌握基本句型,再让组内利用游戏形式操练in/on/beside/behind/under 与between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弄清了前后者的差别。
再比如学习动物部分的单词时,在教授单词时教师伴以一些形象的动作,以加深印象,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操练,一人做动作,其他人猜单词,没想到学生做的动作很逼真且有代表性,印象最深的是elephant这个单词,有学生双手相握,手臂垂于面前,腰弯曲,然后两臂左右摇晃,特形象。而monkey这个单词,有学生则抓耳挠腮,一脚提起,那样子真叫人忍俊不住。这些都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产生的火花,所以交流过程也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
三、对小作合作学习要及时进行激励评价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不能把评价只设定在活动结束时,而是应贯彻在活动的始终。在小组活动前(即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个评估,他们能干什么?他们想干什么?他们应干什么?这三个问题教师必需考虑的。一个任务是学生能完成的、想完成的、应该完成的,才是有效的设计。在小组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调控进程、节奏,以便活动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种过程评价。在小组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往往会有一个结果呈现(或陈述、或对话、或表演),对此教师理应有个积极评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评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在小组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前评(sizing-up)、中评(formative assessment),还是后评(summative assessment),都是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效率的保证。进行激励性的表彰,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进行必要的奖励
在奖励时,我一般采用口头及运用板报表扬,并在“合作学习小组打分表”的“小组奖励”一栏贴小红旗,同时将其作为每一学期的平时成绩。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及检测成绩,我采取个人评估和集体奖励相结合且以集体奖励为主的方法,鼓励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对小组共同学习的结果,如一次对话,一组问题的解答,一次练习,一份作业的完成,一次表演等,小组成员接受同样的分数;对于检测成绩,我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对于平均成绩较高的小组进行奖励。使学生在小组中不仅个人积极上进,而且乐于帮助他人。每周的周周测,每月的月考我会张榜公布结果,以便学生随时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总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合作中探究学习,建立了一种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敬、相互了解和合作的新型关系。它使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持久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学英语的兴趣、信心,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语言交际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论文作者:周国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成绩论文; 学英语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