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案内容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试论论文,语文教案论文,内容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案创新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教案内容创新则是教案创新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应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三方面进行教案内容创新的审视。
一、教学目标创新
(一)制定目标的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就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而言,其直接依据是语文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义教语文课标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来表述;高中课标则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方面表述。因此,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在充分理解第一级目标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说来,就是在“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二)目标的分类体系
我国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知识和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把学习结果分为三类:认知、态度、动作技能,其中认知又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三方面。[1] 根据学习结果的特点,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了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2] 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而言,研究者指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予以较完美的解释。1.言语信息在语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主要指“语修逻文”方面的知识;课文内容知识,指文章所陈述或蕴含的道理;课文背景知识,指有关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写作意图的知识。2.语文智慧技能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述自己的思想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字词句篇的掌握之中,学生通过字词学习、句子学习、篇章学习,获得字词句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能力等。3.语文认知策略是一套关于如何学习语文的程序,主要指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如识字、阅读、写作的方法等。4.语文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音技能和书写技能。5.语文情感与态度主要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了许多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包括道德和审美等。[3] 教师应根据上述理论,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实际,确定目标的内容和维度,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三)目标的表述
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激励和评估作用。这里介绍使用最多的行为目标的表述法。这种表述方法有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behaviour),条件(conditions),程度(degree),所以又称ABCD表述法(取第一个英文字母)。行为主体,基于新课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应该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水平的角度来设计并加以准确陈述,也就是说学生是行为主体。具体表述应是“(学生)能……”,而不宜写成“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等等。行为动词,教学具体目标应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因此要尽量用外显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当然也应考虑情感性目标和语文阅读时学生的体验、领会等默会性知识的掌握难以用外显行为动词描述。结合课程标准,知识性目标可用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归纳、说明、概述等)、应用(设计、撰写、总结等)这些动词描述;技能性目标可用模仿、迁移、写出、扩展等这些动词描述;情感性目标可用感受、体会、体验、体悟、分享、欣赏、领悟等这些动词描述。行为条件,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境和条件下完成学习活动,如学习情境、工具、时间和空间等。可用“通过小组合作……”、“在10分钟内完成……”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准或所达到的程度,常用表述是“能流利地朗读……”、“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能准确无误地背诵……”等等。
二、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论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学什么比怎么学重要。确立了正确的教学目标,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观的引入为我们选择准确的、合适的教学内容打开了新的视角,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从课程资源的角度审视、选择、创新教学内容。
(一)用好文本资源
虽说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绝对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要的还是要用好、用足文本资源。这里所说的文本资源主要是指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参、课标、教辅用书等,最主要的是以经典课文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之一。但目前文本资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不少经典的内涵并没有真正地挖掘出来,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如当前课堂上流行的许多弊病:去文本化、多媒体化、讨论泛化、活动泛滥、无限制拓展等,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寥寥,在嘈杂的活动和声光电的演绎中远离了文本,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理念上存在偏差,以致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事实上,要使语文课姓“语”,就永远不能脱离语言和言语,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涵泳、体味言语的丰富意蕴、进行言语实践,永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自己首先要对课文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教参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阅读对话的情境,并且在和学生、文本、环境的多向度对话中,提倡多元解读、深层解读和个性解读,最终和作者的视界融合,促成学生生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次要对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有深刻的理解,并结合课标、学期和单元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最后要说明的是,用足用好文本并不意味着局限于文本,要结合文本、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拓展,也就是所谓的互文性文本的运用。
(二)关注生活资源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需要“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生活本来就是一部无字的大书。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然而应试教育割裂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在无边的题海中和枯燥的训练中疏离了多彩的生活。有鉴于此,课程生活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专家指出:“语文课程,在其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中,呈现出明显的内在统一的三角关系:生活——生存——生命。”[4] 因此,生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语文教育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语文本领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将文本和生活互补并融为一体。首先要关注时事,将国际风云、国家大事、热点焦点等时事新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养成关注现实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关注时尚,网络文化、80后作家、魔幻小说等,这些可能更接近学生生活,应在课堂上对这些时尚流行文化进行引导,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激活动态资源
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教学计划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活动主动地创造和生成教学的过程。而动态教学资源便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动态产生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关注这种动态的教学资源,以便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准确、及时地辨别、激活并利用动态资源调整教学进程,推动教学发展。但由于这种资源是动态的,所以没有固定的姿态,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能大致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关注。首先是学生资源,即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与表现,包括学生伴随教学过程而生成的各种状态(如学习准备状态、反应状态、发展变化状态和学习效果等);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如听讲、记录、思考、讨论、提出或回答问题等);包括学生自身的素质条件(如个体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次是教师资源,即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与表现,包括教师的知识、能力、经验、智慧、性格、爱好、情感、意愿、态度、品行、价值观和人格魅力等。再次是文本资源,即作为师生教学活动的对象或中介、由师生共同进行意义解读的各种教学材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5]总之,教师只有在设计教案时对这种生成性的动态资源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真实的课堂中游刃有余,促进学生发展。
三、教学过程创新
新的课堂观则认为,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是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交往中共享知识,实现生命成长的情境化场所,是动态的生成的、不可预设的充满变化的生命化场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立足学生实际,动态设计教学过程,关注生命成长。
(一)课前进行弹性预设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6] 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我们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我们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的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我们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弹性预设的操作定义应该是精心而不精细,预设更应预计。[7] 前者即课前教师要进行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但不可精细,不能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后者指我们在生成面前不是完全消极被动,应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充分预计好这些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会创造更多的精彩生成。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8] 促进教学生成的弹性教学设计就是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设计。
(二)课中注意动态生成
过于注重预设的传统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知识的单向传授,成为教师拽着学生完成教案剧的过程。新课程认为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有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提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在师生的多向互动中,进行智慧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从而衍生出丰富的新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会成为新的教育生长点,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古希腊有句名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场所。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注意调整课堂的节奏、内容、进程,利用衍生的课堂资源动态地处理课堂,真正改变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使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经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散发出语文的迷人魅力,才会激荡着师生的生命活力。
(三)课后进行反思提升
由于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因此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不可能机械地展开,而是一个根据即时的教学样态不断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因此,一节课堂生活的结束,恰恰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切合学生实际;反思自己在课堂上实际所教的内容是不是自己想教的内容,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所学的内容是不是学生想学的内容。以此作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起点。在这样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循环往复中,教师的素质肯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最终由教育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