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胆囊术后伤口感染应用新型敷料的临床效果,对1例胆囊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运用伤口湿性愈合的原理,采用新型保湿敷料处理伤口,有效促进了伤口愈合。
【关键词】切口感染;新型敷料;护理;胆囊术
伤口感染是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当伤口发生感染时,全身使用抗生素很难在伤口局部达到有效抗菌浓度,还会增加内源性机会性感染的危险[1]。临床学习阶段,使用藻酸盐银敷料治疗1例胆囊术后切口感染,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闫某,男,44岁,2016年10月5日因“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收住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完善相关检查,并于2016年10月26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后6天发现切口感染,于2016年10月26日由造口伤口专科护士介入治疗。
2护理
2.1护理评估
2.1.1 全身评估
神志清,精神差,自动体位,面色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言语清晰流利,焦虑,营养状况一般。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5×109/L,中性细胞8.0×109/L,白蛋白29.5g/L,伤口分泌物培养:大肠杆菌(+)。
2.1.2 局部评估
切口位于右腹部、纵形、全长9cm,钉皮机缝合,术后6天缝合处紫红色,挤压后约有脓性液体10ml渗出,提示伤口感染。
2.2护理诊断
(1)局部疼痛:与切口感染有关;(2)舒适的改变:与切口疼痛有关;(3)焦虑:与恐惧担心切口的预后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5)潜在并发症:有发生全身感染的危险。
2.3护理目标
(1)伤口感染得到控制,近期内趋于愈合;(2)使患者舒适度得到改善,缓解焦虑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3)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积极配合治疗;(4)未发生全身感染。
2.4护理措施
2.4.1伤口局部处理
2.4.1.1 2016年10月26日
第一次换药术后6天,切口位于右腹部、纵形、全长9cm,钉皮针缝合,缝合处紫红色,并有少量黄色脓性液体渗出。按无菌操作原则,从上到下在渗液、红肿、波动最明显处,减张拆线,使伤口表面形成3个裂口,外口大小均为2cm,深浅不一,约2.5-5cm,皮下相通,挤压出黄色脓性液体约10ml,有异味,伤口基底部颜色呈75%的黄色组织,25%的红色组织。探测伤口,上段开口深度为2.5cm;中段开口深度2.5cm;下段开口深度为5cm;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藻酸盐填充腔隙,数层纱布覆盖伤口,胶带固定,隔天换药一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1.2 2016年11月1日
第三次换药,伤口仍有中等量黄色脓性液体渗出,仍有异味,基底部颜色好转为50%的黄色组织,50%的红色组织,伤口深度较前变浅,3处均为2cm,改用藻酸盐银敷料填充腔隙,银敷料具有广谱抗菌性,数层纱布覆盖,胶带固定,3-5d换药一次。
2.4.1.3 2016年11月14日
第五次换药,伤口渗出明显减少,渗出淡血性液体约1ml,无异味,基底部颜色明显好转为25%的黄色组织,75%的红色组织,切口中段与下段裂口之间隧道已闭合,形成两个不相连的外口,上段与中段仍相通,但深度明显变浅,3处分别为:上段开口深度为1cm;中段开口深度为0.7cm;下段开口深度为1cm,处理方法同前,3-5d换药一次。
2.4.2 加强营养支持
营养在伤口愈合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蛋白质缺乏可减慢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同时影响吞噬细胞功能,降低免疫力,组织修复缓慢,伤口不易愈合;维生素缺乏(主要是B族和C族)可影响伤口的愈合。为了增加患者的抵抗力,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并少食多餐,低脂饮食,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促进伤口愈合。
2.4.3 心理护理
患者在换药过程中感到恐惧、紧张、焦虑时,向患者解释换药的必要性和新型敷料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伤口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在换药过程中,将每一次换药伤口清洗后的照片与上一次换药伤口清洗后的照片进行对比,让患者亲眼看到伤口愈合的情况,了解每次取得的进步,都和患者共同分享。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以得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5效果评价
2.5.1经过19d伤口换药治疗,伤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有大量肉芽组织生长,渗液量明显减少,异味消失,基底部颜色呈25%黄色组织和75%红色组织。
2.5.2换药时疼痛减轻,伤口感染得到控制,趋于愈合。
2.5.3 舒适度的改善和焦虑情绪得以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讨论
感染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在整个愈合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影响创面愈合,主要表现在:?细菌在创面上定植;?细菌代谢产生大量的毒素和蛋白水解酶作用于创面,从而延缓创面愈合[2]。大量实验和临床证据证实,大肠杆菌是创面感染检出率最高的菌株。当前临床诊疗过程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全身口服抗菌药物仍然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临床上出现大量耐药菌,抗生素效果不理想。而藻酸盐敷料和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是从天然海藻植物里提炼的,无纤维化生产的敷料,含有藻酸钙盐成分,提供湿性愈合环境,促进自溶清创,止血、形成凝胶,保护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吸收液量是自身重量17-20倍,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屏障作用。并通过其物理抗菌机制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能有效抑制并能杀灭细菌,达到预防创面感染的目的,有利于创面愈合,而且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且生物安全性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是理想的敷料。
根据个案得出结论,感染初期对伤口进行全面评估,寻找伤口不愈的因素,及时有效地对伤口进行局部合理应用抗菌保湿敷料,清除伤口内异物,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换药时能够避免二次损伤,减轻患者不适程度,改善其焦虑情绪,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春兰,邓红艳,贺莉,等.阴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治疗延迟愈合伤口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4,35(8):1296-1298.
[2]卫牧娟,李铁军,许育,等.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57-59.
论文作者:胡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伤口论文; 敷料论文; 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创面论文; 术后论文; 组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