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人民医院 421200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24名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医院普通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状况、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结果: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12周、24周实验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及运动、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0%。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中有70%~9% 由高血压病引起,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占70%以上[1]。因此,脑卒中的防治是一个敏感而又关键的问题,而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卒中预防中有关键作用[2]。为此我们在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对224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做了护理干预,以调查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管理、运动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功能康复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 月~2014 年6月治疗224 例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如下:①遵循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②遵循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③患者能能以文字或语言沟通并知情同意。蛛网膜下腔出血、失语、伴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或恶性肿瘤或伴精神疾病者均予以排除。其中,男性123例,女性101例,年龄60~75 岁,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2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实验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
2.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2. 1 健康教育
每月1~3次定期对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上门免费测血压,指导生活方式的改变、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康复训练,向患者介绍高血压性脑卒中常见症状、防治方法,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清晰的了解高血压性脑卒中的特点、危险因素和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向患者详细讲解高血压性脑卒中发生与肥胖、高盐饮食、血压管理不善等密切相关,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进生活方式,坚持规律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康复训练[3,4]。
2. 2 心理干预
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损伤,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出现焦虑、恐惧与紧张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防治和后期的康复均产生不利影响[5, 6]。护理依据文化程度、年龄及性别等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预防褥疮、便秘、深静脉炎等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康复锻炼。
2. 3 合理用药干预
对日常服药情况进行随访并监督指导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尤其是降压药物要长期按时按量服用,将血压维持于正常水平,不可随意停药,避免漏服误服,以发挥药物的协同治疗效果,减少副反应发生率[7]。
2. 4 生活方式干预
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健康生活知识讲解,针对患者个人生活、工作习惯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个体化的指导,并督促实施,使患者逐渐形成有利于康复的生活方式[8]。
2.4.1 限盐 每人每天食盐≤6 g,在半年到一年内达标。
2.4.2 控制体重 通过限制热量摄人,低脂、低糖饮食,并坚持规律、适当康复运动,保持体重指数(BMI)(kg/m2)20~24 kg/m2。
2.4.3 戒烟限酒 通过护理干预,要求患者在3~6个月逐渐戒烟,限制每日饮酒量男性<30 ml,女性<15 ml。
1.3 相关评价方法
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上门免费测血压,评定时间为干预前和干预24周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ADL)评定采用Barthel 指数;肢体运动能力可采用Fugl-Meyer 评分进行评定,评定时间为干预前、干预12 周以及干预24周后。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正常人数分别为35(31.25%)、28(25.00%);干预后分别为96(95.05%)、91(90.10%)。对照组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正常人数分别为39(34.82%)、30(26.78%);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分别为96(95.05%)、65(66.32%)。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无显著差异,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较干预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害因素之一。减轻体重能降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而适当康复运动不仅有利于控制体重,而且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康复,帮助患者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提升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多种形式的康复运动,如平衡训练、肌力训练等,促进患者康复[9,10]。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建议戒烟、限酒、控制钠盐摄入[7]。在护理干预中,我们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不良心理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的危害、血压管理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纠正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遵医用药,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血压控制效果显著。这说明,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用药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变老年高血压性脑卒中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管理卓有成效。
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发生瘫痪,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受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丧失,面对身体的残疾,患者均会发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防治与康复[5,6]。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文化程度、年龄及性别等,做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耐心开导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并介绍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和强调其重要性,使其积极努力参与到康复锻炼当中来。同时护理中要积极预防褥疮、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及深静脉炎等脑卒中后并发症,并做好相应阶段的日常生活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我们所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帮助老年高血压脑卒中积极主动进行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此外,在护理干预中,健康宣教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包括高血压病和脑卒中的常见症状、防治措施、疾病病因和预后等,让患者对疾病有充分了解,帮助患者采取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和防治方案与疾病做斗争。
参考文献:
1. Ravenni R,Jabre J F,Casiglia E,et a1.Primary stroke prevention and hypertension treatment: which is the first—line strategy? Neurol Int,2011,3(2):el2.
2. Liu I ,Wang D,Wong K S,et a1.Stroke and stroke care in China:huge burden,significant workload,and a national priority.Stroke,2011,42(12):3651-3654.
3. 吴兆苏,霍勇,王文等。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14(3):182-185
4. 张丽君,刘耿星,张丽娟。动态血压监测与脑卒中关系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42-43
5. 陈瑞敏,燕瑞平。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2):226-227
6. 齐丹青,姚济荣,刘宇等。首发脑卒中致残后抑郁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全科医学, 2014;17(18):2115-2117
7. 陈江,章荣华,方越强。膳食营养摄入与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营养学报,2010,4:331-335
8. 师双梅。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特点分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2:26-28
9. 张燕,孙瑶华,糜懿惠。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2014;29(3):208-209
10. 李新洲。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治疗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9
论文作者:刘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脑卒中论文; 血压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老年论文; 实验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