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策略论文_马文燕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策略论文_马文燕

马文燕(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一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手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27-01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的颜色的意义、美丽的面具、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借助类似的处理方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节约时间,极大的丰富学生知识的输入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3信息技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空间的整合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变。实现“将识字写字和发展语言,与阅读写作巧妙结合起来”的目的提出的现实的科学要求。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在增大识字量的基础上,在小学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

3.1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3.2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学生还想出了很多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用熟字加、减、换、改的方法识记生字

3.3实施新课程其中一点就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活用课本

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智慧。识字教学不单只在语文书的一个课文里,或者是在一个课文的要求认识的10多字里。假如把课本看成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那是有违背“大语文”的观点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先找准了课本的突破口,将课文中的资源拓展开来,然后再根据课文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风格和特点,寻找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又贴近儿童生活的儿歌、诗歌、故事、童话等,让这些补充的资源能有效地在课堂的教学中运用起来,活动起来。让学生能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整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坚实基础。

4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小学生作业我们全部通过校讯通直接放松到家长的手机中。学生作业就更加多样化了,有的是在我的邮箱里直接去打开取走;有的是在QQ群里通知;还有的我们发在学生的邮箱里。不少学生和家长还用微信和我们聊自学中的问题,探讨学习的方法技巧,互相讨论遇到的难题,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交流手段,大大减轻了同学们的课后作业负担。

总之,《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网络的优越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在网络时代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明显地,传统的 “传道、授业、解惑” 的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地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陈爱霞.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260-261.

[2]高长,叶波.论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基于语文阅读方法培养的视角[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55-56.

论文作者:马文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策略论文_马文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