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长视角下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长论文,视角论文,语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这种基础作用,需要语文教师的良好素养支撑。初中学段是承接小学学段奠基高中学段的重要阶段,教研组长是最基层的、最关键的、最能影响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人。基于此,笔者借召开全县初中语文教研组长研讨会之机开展了一次问卷调研,力图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参考。 一、调研概况 1.调研缘起 为进一步做好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本县“共建课改实验区”工作,进一步有效推进县域内学科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助推县域内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开展此项调研。 2.调研方式 一是提供书面材料。提前2周下发集中召开“初中语文教研组长会的通知”,要求每位教研组长认真准备并梳理本校的“初中语文教学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要实实在在的问题,实实在在的建议,不说空话,不说套话。二是现场问卷。教研会上,在讲清了调研背景与重要意义以后,下发问卷现场填答,真实性与可信度较高。 3.问卷构成 问卷分12道单项选择题、8道多项选择题、3道排序题、6道开放题四类。单项选择题一是调研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的基本情况,二是调研教学满意度、职业满意度及职业幸福感,三是调研对教育科研、教学反思、教育写作的认识;多项选择题主要调研择业原因、教学困惑、发展困惑、教学设计、培训专题与培训方式;排序题主要是调研教学困难、教学设计与从教心态,与多项选择题关联研判;开放题主要调研专业学习、教学研究、成长影响事件。 4.调研对象 全县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共87人参会,其中男51人,女36人。从年龄看:30岁以下20人,31—40岁46人,41岁以上21人;从教龄看,5年以下12人,6—10年15人,11—20年39人,21年以上19人;从职称看,中学二级教师31人,一级教师51人,高级教师5人。 二、现状统计(略) 三、关联分析 根据所得的统计数据,从年龄、教龄与职称的不同进一步关联分析其教研、科研素养现状,目前大致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对教研、科研助推专业成长的作用认识不够 教师的专业成长,肯定离不开教研、科研的助推作用,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认识误区。 一是割裂教学与研究,认为科研能力并不重要。在“教师进行教学与做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调研中,认为“不好统一”的占了46%左右。从年龄看,40岁以下者认为“好统一”与“不好统一”的比例比较接近,41岁以上者,“好统一”者比“不好统一”者高近15%;从教龄看,10年以内教龄者,认为“好统一”与“不好统一”的比例比较接近,10年以上教龄者,随着教龄的增长,“好统一”的比例也在增长;从职称看,职称越高者“好统一”的比例越高,但整体比例偏低。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专业成长的有效促进作用而造成的,他们把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认为教育是教育,科研是科研;在平时的访谈中,有不少的一线中小学教师也有意无意存在着“教好书学生考得好就足够了,科研是他人的事”的想法。这种想法和认识实在无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认识的误区也可从另一数据得到佐证:在“您认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应突出表现在什么方面”的多选题中,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占96.5%,选“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占94.7%,选“沟通管理学生的能力”的占93%,选“科研能力”的只有61.4%。也就是说,还有近40%的人还没有认识到科研能力应该是优秀教师素质的应有组成部分。 二是轻视课题研究的助推作用。一次规范、有效的课题研究经历,是一次专业成长的巨大洗礼。在“你目前参加县级以上课题研究的情况,如没有答‘无’,如有参加,请答‘有’,答出是县级还是市级还是国家级,并写出课题的名称”的调研中,回答“有”的占14.1%,回答“无”的占85.9%。从年龄看,30岁以下答“无”的占92.3%,31—40岁答“无”的占91.4%,41岁以上答“无”的占78.7%;从教龄看,5年及以下答“无”的占100%,6—10年答“无”的占81.8%,11—20年答“无”的占92.3%,21年以上答“无”的占72.2%;从职称看,中学二级答“无”的占90.5%,中学一级答“无”的占88.2%,中学高级答“无”的占5.8%。答“无”的比例整体偏低,只有中学高级的比例稍高一点儿,这或许与评职称的政策规定必须有论文与课题有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没有认识到科研的有效助推作用,更主要的是受“科学研究”这一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神秘论”与“无用论”所致。 2.对教育写作的助推作用认识不够 教育写作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从调研情况看,这种作用的发挥还大有空间。在“您会写下教学中发生的事件与思考”的单选中,经常写的占10.5%,一直这么做的没有;在“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单选中,有一点儿作用占35.1%,基本没什么作用占5.2%;在“县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开放题中,有发表经历的仅占47.3%。这主要是没有认识到教育写作促进专业成长的作用所致,其次是不够勤奋所造成的。对“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认识,从年龄看,认为“有作用”及以上者,31—40岁之间的比例最高,其次是30岁以下者,41岁以上者反而比例最小,不足36%;从教龄看,认为“有作用”及以上者,6—10年之间的比例最高,其次是5年以下者,11年以上者,随着教龄的增长,比例反而减小;从职称看,认为“有作用”及以上者,随着职称的增高,比例越来越小。 3.教师培训助推作用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成长水平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要么是培训内容出问题,要么是培训方式有问题。 从培训内容看,在“最希望得的专题培训”的多选中,排列前三的依次为,专业阅读与写作指导占91.3%,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占82.5%,课程研制与开发占38.6%。而目前的培训,不论是做示范的国家级培训,还是突重点的省级培训,还是保全员的县级培训,甚至是重研修的校本培训,培训内容要么主要是教育教学或者是学科教学的理论通识培训,要么是教育教学实际操作培训,还很少有考虑提高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训。 从培训方式看,在“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的多选中,排列前三的依次为,专题讲座占78.9%,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占75.4%,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观课议课占63.2%。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实践操作、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31—40岁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实践操作;41岁以上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实践操作。年龄不一样,首位需求的培训方式是不一样的。从教龄看,5年及以下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实践操作、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6—10年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实践操作;11—20年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实践操作;21年以上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实践操作。从职称看,中学二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实践操作、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中学一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优秀教师出示观摩课并议课、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实践操作;中学高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名师课堂教学课例研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观课议课、沙龙式研讨互动。而目前的培训方式,基本上是大一统的,很少顾及到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职称者的不同需求。 4.教学实践涵养作用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无疑是在学校、在课堂,其主要路径是学科教学与学科教研活动,这两者的核心都是教学设计。但目前,这两者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学科教学设计来说,不管怎么说其设计依据的第一、第二位的应该是学生需求与学科课程标准。但在“您习惯根据什么来设计教学”的多选中,排列前三的依次为,教材占78.9%,教学经验占75.4%,网络占66.7%。其中,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材、教参、学情调研,31—40岁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经验、教材、网络,41岁以上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经验、教材、学情调研;从教龄看,5年及以下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材、教参、学情调研;6—10年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材、教学经验、网络;11—20年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经验、教材、网络;21年以上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经验、教材、网络;从职称看,中学二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材、网络、学情调研;中学二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经验、教材、网络;中学高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经验、教材、网络。这说明,年龄越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教学设计越来越依赖“教学经验”。 从学科教研活动来说,肯定是基于教师需求、基于现存问题,要能解决教师目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或问题,这样的教研才是更有效的教研。问卷反馈:“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或问题”上: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效率、教学设计,31—40岁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课堂效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41岁以上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教学评价——说明不同年龄段的问题是不一致的;从教龄看,5年及以下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课堂效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学习方法指导,6—10年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课堂效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评价,11—20年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课堂效率、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21年以上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评价——这说明10年以内教龄者最关注课堂效率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11年及以上教龄者最关注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从职称看,中学二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课堂效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提高,中学一级的排到前三者依次为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效率,中学高级的最关注教学评价——这说明,职称由低到高,关注从效率到理念到评价,重点关注点不一样。而据笔者近几年参与的听评课活动与教育质量评估考核活动,学校的教研活动常常是形式上的听评课占主流,根本或很少考虑到年龄、教龄、职称的区别。 5.教师的低幸福指数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幸福指数高,影响着满意度高;满意度高影响着自我进取、自我突破与自我创新。问卷显示在这方面存在“三低”的现状。“三低”一为“专业热爱”低。在“你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最主要的原因”的多选题中,“热爱教育”占36.8%,“教师待遇福利好”占1.8%,“从小的理想”占33.3%,“就读师范专业,迫于无奈”占64.5%。热爱生激情,激情生动力,需想方设法将其“无奈”转变为“热爱”才好。二为“职业满意度”低,在“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满意程度”中,“满意”仅占14%,这个满意度确实太低了点儿。三为“幸福感”低,在“认为自己能享受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幸福感”中,“总是能”仅占7%,“经常能”也只有22.9%。造成这“三低”的原因主要是压力与待遇问题。问卷显示:在“您认为现在的工作压力”的单选中,很大占19.3%,较大占68.4%;在“目前教师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的多选中,排列前三的依次为,工作任务繁重且压力大占71.9%,无相关政策支持占54.4%,学校无研究氛围占50.9%;在“从教以来最不满意”的多选中,排列前三的依次为,教师收入占75.4%,教师社会地位和声望占68.4%,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占52.6%。 四、策略建议 1.增强“草根科研”助推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认识与实践 教师进行教学与做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当于鸟之两翼、人之双腿,二者缺一不可。调研发现,有如下问题亟须解决。第一,纠偏教学与科研不好统一的认识。这二者本是统一于一体的,但认为二者不好统一的占了46%左右,认识误区比较严重。第二,纠偏科研能力对优秀教师来说不重要的认识。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在其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学水平和能力、沟通管理学生的能力与科研能力这四个方面应该是并重的,可选择前三方面的比例都在90%以上,而选择科研能力的只有60%左右。第三,纠偏疏于教学反思的做法。“写下教学中发生的事件与思考”式的教学反思是自主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草根科研的重要途径,可经常写的只有10%左右。第四,纠偏轻视教育写作的认识。教育写作是草根科研成果表达的重要方式,可有近40%的人认为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发展只“有一点儿作用”或“基本没什么作用”。第五,弥补论文发表与课题研究的缺陷。在县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报刊上发表文章与参加县级以上课题研究,这是观察其草根科研经历与成果的重要参照,但竟然有52.7%的人没有“县级及以上论文发表”经历,有85.9%的人没有“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经历。上述方面与相关数据,如果是一般教师还好一点,关键是来自于最基层的、最关键的、最能影响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教研组长,这就不能不引起警醒了。 2.提高职业悦纳度以增强自主专业成长的动力 教师自主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占10.5%,“受学生欢迎”的占57.9%,说明其教学自我感觉良好。但其职业满意度中“满意”仅占14%左右,“基本满意”及其以上占了85%以上;在工作中总是能感到幸福的只有7%左右,经常能感到幸福的也仅22.9%左右。自我感觉工作效果良好而其满意度又很低、工作幸福感低,看似矛盾,问题出在哪里呢?这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改观。第一,强化教育理想与情怀培养。因其“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最主要的原因”是从小的理想的占33.3%左右,热爱教育的占36.8%左右,有65%左右的人是“迫于无奈”的,要想办法将其“无奈”转变为喜爱才行。第二,要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其工作压力。目前认为工作压力很大的占19.3%,较大的占68.4%,没有压力的为0,有72%左右的人认为“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影响了自己的专业成长。第三,要通过政策阳光抚慰令其心理愉悦。从教以来教师最不满意的第一是“教师收入”,第二是“社会地位和声望”,教师收入需要财政给力,这在目前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但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与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政策阳光,减小教师的不满意度还是会有所作为的,但目前仍有54%左右的教师认为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无相关政策支持”。 3.提高县域全员培训的针对性以提高自主专业成长的有效性 全国自上而下包括教师自己都把培训当成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国家级培训的重要作用在于示范性,省市级培训的重要作用主要在突破重点上大有作为,通过培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县域的全员培训。这需要从如下方面着力。第一,分层、分类进行小班化培训。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职称者,其培训需求是不一样的,最希望的培训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改变目前县域全员培训一次性将该学科做完的做法,应该进一步从年龄、教龄、职称角度分层展开培训;在分层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同一层次类的不同培训需求再分类实施培训,这样的培训才富有针对性。第二,培训内容首推学科专业素养。目前的培训要么重在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要么重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但从本次调研来看,排在第一位需求的是“学科素养”,细想也是有道理的。第三,实践操作培训应从备课、上课、观课、评课中突出重点。目前诸多的小班化培训,主要是从教学基本功提高培训即如何进一步优化备课、上课、观课、评课的操作,但事实上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问题最大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再次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才是实践操作培训的重点所在。 4.提高校本研修在教师自主专业成长上的基础涵养作用 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应该在学校,在学校的课堂上的学科教学里,在学校的校本研修中。这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营造更为浓烈的校本研修氛围。在“目前教师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的调研中,有51%左右的人认为学校无研究氛围,这不得不引起深思;在“从教以来,您最不满意的事”的调研中,有53%左右的人选择“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排列第三位,这也需要引起学校管理者的管理变革才好。第二,进一步强化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行动实践。教师的自主研修,教学设计是一个核心纽带。教学设计的第一或第二位的依据毫无疑问是“学情调研”,但在“您习惯根据什么来设计教学”的调研中,第一是教材、第二是经验、第三是网络,在进一步的关联分析中,只有年龄30岁以下者、教龄5年以下者、职称中二及以下者,在第3个依据中才选择“学情调研”,这是校本研修活动必须要纠偏的。第三,要进一步强化专业阅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在“请按重要程度依次写出你读过的,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3部左右的教育教学书籍的名字”的开放题中,有5份空白卷,有3份写无,有2份写“记不清书名”了,有写记不住书的名字只记得书中人名如李镇西、魏书生、窦桂梅等,有10余份写期刊名称如《演讲与口才》《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内外》《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教师版)等等。此等答案,是不是该引起教育人的深思呢?标签: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