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我国户籍改革的潮流,人口学家田雪原建议加速推进人口管理信息化——逐渐以智能卡取代身份证和户口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学家论文,户口本论文,智能卡论文,户籍论文,身份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上海、广东、安徽、石家庄、昆明、宁波等省市纷纷实行户籍改革,市场经济的大 潮猛烈冲击着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据透露,近期户籍改革的核心是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 制 ,允许人口和劳动力自由流动。那么户籍改革后如何对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进行管理?从 长远看是强化还是弱化户籍管理?从长远看是强化还是弱化户籍管理?刚刚负责完成“人口信 息化管理”课题研究的人口学家田雪原认为,我国户籍的功能正在弱化,逐步淡化户籍管理 乃至最终取消户籍管理在所难免;在21世纪信息时代,以智能卡取代本(户口本等)、表、册 、证(身份证等),以居民个人而不是以户为基础,实行人口信息化动态管理,是人口管理的 大势所趋。
田雪原介绍说,我国现行的人口管理体制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和体制转轨的特征, 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和问题:一是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实 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制。二是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从出生、就学、婚育、就业、失业、社 会保障到死亡,分别由公安、民政、教育、社保等1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相互 制约,有些职能交叉。三是总体实行静态的劳动密集型管理,以本、表、册、证为载体,手 工操作,面对面查对,管理效率低下。四是人口信息资源部门垄断,开发利用效率低。10多 个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人口信息库,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少信息交流和共享,也很 少向社会开放,由此带来严重的重复建设,造成人口管理资源的极大浪费,人口信息这一重 要的公共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五是人口管理没有从整体上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和服务 意识, 重管理、限制、监督、轻服务。六是个体特别是流动人口所持卡、证、本、档案繁多。多处 办 证,多方收费,管理繁杂,假证泛滥。
田雪原认为,这种人口管理体制和办法显然已经日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打破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的要求,不适应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已经 在 一定程度上成为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人才资源、推进城市化、落实计划生育国 策等的障碍。因而必须尽快进行人口管理体制和手段的创新。
近些年来,公安、计生、社保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不少人口管理的改革办法,缓解了一些突 出 的矛盾。但田雪原认为,从战略上创新人口管理,需要在全国推行人口“一卡通”信息化管 理,以居民个人为基础,建立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它具有三个突出的优点:一是防伪性能 好。个人的照片、指纹、瞳孔、血型、DNA基因等个人信息都可存入IC智能卡中,从而可以 杜绝各种假冒伪证。二是信息存储量大。将户口本、身份证以及生育、医疗、社保、工资、 简 历等各种信息资源存入卡中,可以满足就学、求职、工作、迁移、计划生育等多方面的需要 ,使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不必办理和随身携带多张证卡,从而大大减轻了持卡人的精神 和物质负担,大大提高了人口管理的效率。三是便于信息化管理。通过读卡机能够随时获取 个人资料,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可以随着情况的变化,随时修改相应的资料,实现人口 的动态化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条件成熟时可以实行全国联网,从而真正实现全国 人 人口的网络化管理。实行人口“一卡通”管理不仅是人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创新,也是人口 管理体制的创新,使人口管理摆脱户籍、档案等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能有效解决人户分离 、假证泛滥、人口统计失真、个人信用等问题,真正实现人口管理的智能化、动态化、服务 化和高效化。
据了解,当前,北京、上海等地方已在医疗保险领域试用IC卡,海南、广东佛山等地尝试 用IC卡管理流动人口。实施人口“一卡通”信息化管理已经没有技术上的障碍。田雪原说, 当前的主要障碍来自人们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信息化管理不甚了解,最主要的障碍则 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的弊端。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海南、深圳等地便试图用IC卡 管理人口,但都没能全方位推开,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有效地协调10多个部门的关系和利益 。 。现在在全国推广的困难也在于此。因而当务之急是要深刻认识实行人口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和紧迫性,尽早成立国家人口信息化管理指导委员会,将其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统一领 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北京、上海、海南等地方的实践表明,既然人口信息化管理能在 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推行,那么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在全国、在其他领域也是可以推行的, 而且推广面越大、信息量越多,就会越经济、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