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民教育迎接入世挑战_农民论文

做好农民教育迎接入世挑战_农民论文

搞好农民教育 迎接入世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8794(2001)12-0018-03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一、适时调整农民教育结构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能性

加入WTO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各个产业的影响是不平衡的。对我国冲击最大的是农业,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对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与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不适应。战略性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农民教育结构的调整尤其显得重要。

(一)农业结构调整呼唤农民教育结构调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阶段。”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将加速对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一批小城镇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乡镇企业将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这就要求从事这些新产品生产的指挥者、经营管理者和普通劳动者,必须接受新教育,转变旧观念。要激发农民接受新事物的热情,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各级各类农民教育学校,要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改变过去墨守成规,固守老办法、老框子的教育思路、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等,应把握时机,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中实现自身的跨越。

(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教育结构调整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更大挑战就是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技术水平,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步伐。“入世”实际上是参与全方位的竞争,我国的农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处于不败之地,将取决于我国农业劳动者自身素质。农民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农民对科技的吸收和应用能力,直接制约着科教兴农的进程。开发农民智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对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在短时间内能增加应对WTO挑战和驾驭市场农业的能力至关重要。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教育结构调整,农民教育的发展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农业结构调整利于农民教育结构调整

根据最新有关资料表明:加入WTO后,能给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为我国农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一,发展农业科技教育,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教育相对落后,自然资源短缺,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劳动力资源极大丰富,培养潜力大。中国的农产品要能尽快地进入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随着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加大,劳动密集型、非资源型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解决耕地与劳动力资源的矛盾只有依靠农民教育。其二,促进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要求我们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我国农民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农民已感到要致富必须要有农民教育引路,农民教育有着广阔发展天地。其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加剧,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择业难度日益加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村将有一大批农民要从农业战线上分离开来,他们必然要向国内大中城市转移,向国外劳务市场输出。加入WTO后,城市经济将不断追求资本增密和技术增密,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就更少。农村大批的劳动力资源有待于开发和素质的提高这一重任将无疑的落到农民教育肩上。

二、树立新观念、调整新思路、探索新模式、构建新框架、重组新内容、确立新重点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我国农业先天不足,人均耕地少,农民素质低,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围绕调整树立农民教育新观念

在农民教育方面有许多需要解决的观念层面的问题。农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如果说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时代,农民教育还不那么突出的话,那么在当今生产力发展如此较高水平的时代,社会需要较高素质的农民已成为现实。随着新知识爆炸式的涌现,农民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如果说在科技相对落后的时代,农民教育是锦上添花,那么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农民教育已经是雪中送炭。

(二)围绕调整理清农民教育新思路

“入世”后,农业深度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呼唤大批的知识农民,农民教育重任在肩。世界农业发展已进入生物农业、知识农业阶段。“入世”后转基因食品也将进入国内市场。随着以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为切入点的农业科技革命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将有所突破,将出现良好的势头。农民教育必须针对“入世”后农业的生产能力、科技含量和资产重组等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情况,调整指导思想。针对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网络的全新时空中正确定位,做到“拓宽视野,理清思路,以人为本,全面调整”。

(三)围绕调整探索农民教育新模式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艰巨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的任务,在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中,有的产业面临萎缩,有的将得以快速发展,一些新的产业也将随之产生。农民教育应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大批农民重新就业的需要,从过去的扫盲和强调文化基础教育和单一的科普、科技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农民教育要有新的突破,要遵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求,探索农民教育的新模式。比如说乡镇成校的“三园模式”(科技园、试验园、示范园),学校、公司加农户的“三联合模式”,市县职业教育中心的“龙头模式”(上挂大专院校、横联乡镇成校、下辐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

(四)围绕调整构建农民教育新框架

过去的农民教育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模式,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规模小、服务差、效率低等弊端。随着中国加入WTO,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教育新框架已迫在眉睫。

坚持“农科教”结合的方针不动摇,强化政府行为,做到政府统筹部门结合,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各尽其职。农科教各部门都应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科教兴农而通力协作,真正实现“建教育之渠、引科技之水、灌农业之田,结富民之果”的农科教结合的最佳效果。

实行“三教统筹”,创建农民教育网络,普、职、成三教相互渗透,建立县、乡、村三级办学基地。使县市职教中心成为县级大中专学历教育中心、科技示范中心、科技培训指导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学校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尽快构建起县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纽带,村农民文化学校为基础的底面宽、重心低、容量大、覆盖面广的金字塔型的农民教育新框架。

(五)围绕调整重组农民教育新内容

我国“入世”后,农产品逐步走上全球网络的贸易自由之路,农产品的目标竞争将十分激烈。与我国有相似之处的诸多发展中国家,他们参与世界竞争的“拳头”就是农业,而美国、加拿大、欧洲都是农业出口大国,显而易见竞争将是激烈的。短期内,我国农民的收入可能减少,农民必须及时地捕捉到全球的有关信息,把先进的、适用的农业科技有针对性地学到手。由此农民教育的内容需按轻重缓急重新排列组合,相对调整。首先要帮助农民摆脱开发农业的最大障碍,即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维惯性,让农民认识WTO。要进行“入世”的基本知识教育,如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国际经济法知识、知识产权保护法、国际准则等。要组织强化培训,着重对于传统农业中的大宗农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含量。要有重点地开展“名、特、优、稀”农产品的农业科技培训,加速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灵通外经外贸人士和中介经纪人,使农产品市场的信息系统和销售网络扩大到全球。

(六)围绕调整确立农民教育新重点

“入世”后,我国迫切需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WTO实际上是全球大市场经济,是“经济联合国”。“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是无情的,要尽快建立起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信息保障。“入世”后,对农业的挑战最终是对农民整体素质的挑战,而我国农民就目前的素质状况是极其不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随着经济国际化和服务贸易的不断开放,中国人到国外谋求就业岗位更加容易。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劳务输出的优势。目前我国农村劳务输出所占的比例还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就劳动输出这项培训,农民教育就有很大的潜力。农民教育必须有针对性,适时把握机遇,确定培训重点。让农民在新形势下迅速学会生存,引导农民走进国际大市场,走上自我发展的历史大舞台。

三、实施农民教育结构调整应采取的对策

加入WTO后,改革开放政策成功与否,综合国力的提高程度都离不开农村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机遇和挑战,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点,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为重点,形成体制科学、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竞争有序的农民教育环境。

(一)提高认识促进调整

江总书记在1999年10月18日给《中国农民基本常识读本》写的序言中指出:“我国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培训摆到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出成效来。”农民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在过去几十年里,扫盲是重中之重。脱盲后的农民教育已转向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这些培训对发展农村经济,对致富农民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我国加入WTO后,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要攻占现代高科技制高点,以获得农产品的最大市场占有率。作为一个成熟的农村工作的领导者,应该感到农民教育责任的重大,时间的紧迫,任务的繁重。农民教育的理论不能乱,机构不能砍,队伍不能散,事业不能毁;从事农民教育的工作者,人心不能寒,应该迎着困难上。

(二)加大投入保证调整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民教育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加入WTO后,我国农民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农民教育不应在农村泯灭,而是要加强。要大力增加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民教育的办学条件,发展农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从事农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要以优厚的待遇稳定队伍。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在统筹教育经费时应考虑到农民教育经费且适度增长。

(三)师资队伍完成调整

建立一支本领过硬的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民教育的内因。目前在农村从事农民教育的同志,有许多本身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年龄又偏高,有些同志还放不下个人利益。如果要让这些人在农民教育战线上发挥作用,恐怕是竹篮打水。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他们必须具有专业特长和敬业精神,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各种技能,做到既会动口,又会动手。

针对目前农民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笔者呼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资配备上要统筹安排,对于那些素质差、能力低,又无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的普教师资,不要再往农民教育战线上推;对于已经从事农民教育的年轻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相应的高等院校进行岗位和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加入WTO后农民教育工作的需要。

标签:;  ;  ;  ;  

做好农民教育迎接入世挑战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