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神话传说,哪吒闹海有着不同的版本,而每一个版本后面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反应了不同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理念,幸运的是,随着时代的向前推移,家庭教育观念也不断得到了更新和发展。
1979年版“哪吒闹海”中的哪吒,被塑造的哪吒生而孤独,从一出生就面临这爹不疼,娘缺位的情况。作为高级公务员的李靖,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有了这个孩子是家门不幸,是个妖怪转世。母亲在片中几乎没有体现,跟大多数当妈的想法一样,大概母亲的角色就是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够了,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想法。而片中的哪吒却自带灵珠子属性,从小伸张正义,深受百姓爱戴。为了救恶霸龙族三太子抓的小女孩,甘愿冒险与之斗法,打死三太子,大闹龙宫,最后触怒了龙王,要水淹陈塘关。面对这样的情形,作为最亲地父亲,为了陈塘关百姓,竟让他偿命。
应该说,在这样一个缺乏关注,缺少关爱的家庭中,哪吒能够成长为一个有想法有主见,有勇气的孩子非常的难得,但是,一旦遇到事情,他就不会处理了。为什么他不向父母求助呢?因为父亲不会理会事情的缘由,不去理会孩子的诉求,反而怪孩子不该去惹祸,得罪了上级主管的孩子;面对困境,李靖想到的就是责怪自己的孩子。
有人说,世上根本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父母。哪吒为什么要闹海,因为他从雷没有从父母身上学过如何与人处理矛盾。哪吒为什么要割肉剔骨,是因为他内心的冰凉,对父母的失望,,他没办法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爱,自毁这件事,对他而言是一种报复,你们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你的儿子。1979年的哪吒,是一个缺乏爱和安全感的家庭下,造就的时代牺牲品。
2003年“哪吒传奇”中,他的境遇并没有好太多。尚在腹中的他就被诬陷为妖怪,引发陈塘关的三年大旱,出生时的大肉球更是直接被李靖扔进了河里。经过一番奇遇降生的哪吒,也处处被不信任所包裹。好奇之下玩了轩辕剑,不被父亲相信,直接把“说谎”的哪吒关进小黑屋。这种处处的不信任,让他用一生的时间用各种方式来自我证明。当申公豹和龙王因为自家孩子被欺负来讨公道时,面对无力应对的父母,哪吒为了不让父母抵罪而自刎。不被信任的哪吒,与其说是为了家人和陈塘关的百姓而自我牺牲,不如说是极度缺乏信任的他不息一切大年讨好他人的最极端表现。
2019年,哪吒的生活环境终于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有工作家庭两不误的精英母亲,还能感受到深沉的父爱,为了孩子愿意以命换命,为了还孩子清白低声下气去求人的父亲。虽然一出生就被判定为异类,父母却全然接受他原来的样子,还为他找来能因材施教的师父。在天雷降临之际,为让孩子不留遗憾,召集陈塘关的百姓为孩子开生日宴。
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家庭教育,哪吒是不是就成长为一个乖巧懂事的完美小孩,然而并没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因为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孩子,孩子应该有的天性,在哪吒身上有非常完美的体现。
在心理学上,孩子在某个年龄就应该做这个年龄的事,如果这个年龄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形成人生未完成事件,一生寻找机会去满足这个未完成事件。哪吒开始了各种闹腾。
1.闹妈。不能出去玩就在家各种折腾,说起脏话也是比谁都难听。作为母亲的殷夫人,不管熊孩子怎么折腾搞破坏,第一时间都在关注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行为背后的诉求是什么。而“魔丸”感受到了爱,在妈妈面前也会变成萌娃。孩子的很多行为,看起来是在搞破坏,但是他们往往是用一种行为在寻求被关注,被看到。他们没办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他们的感受就是制造了麻烦,爸爸妈妈就会来陪伴我。当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怒气冲天,可以静下来,多点耐心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让他用恰当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感受到父母的关注,自己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孩子也会学会恰当的自我表达。
但是过度关注孩子,也不是件好事。时时处处照顾着孩子的点点滴滴,让孩子缺少自我探索和自我能力发展的机会。把不恰当的关注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也会是致命的伤害。龙王三太子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复兴整个龙族的使命,从小接受的就是耳提面命的教育,敖丙几乎没有机会思考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背负着期望,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承受看似充满爱意实则压力重重的龙鳞甲,逼自己过不想要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痛苦啊!
2.闹陈塘关百姓。熊孩子的天性是关不住的,哪吒这样一个小暴脾气遇到欺凌绝不会忍气吞声,遇事肯定闹个天翻地覆。自己明明做好事救了小姑娘却被诬陷,这时的他充满了暴力,极尽一切证明自己的无辜。从行为动机上看,当孩子不被接受,不被信任,不懂如何自证清白时,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启动,看似无理取闹,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自我力量。
没有脾气是一件好事吗?像敖丙这样?不,脾气恰恰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力量,发脾气是内心有力量的体现。没有脾气的孩子只是在后天中被驯化。如果一个人的情绪不对外发作就会指向自己内部,长期积累,可能会造成绝大的杀伤力。
3.闹太乙真人。父母要上班杀妖怪,没办法全时间陪伴,哪吒被送到太乙真人那学习本事。但是熊孩子如果能乖乖听话也就不会是熊孩子了。作为得道多年的神仙,太乙真人几千年的道行,让他在面对熊孩子时,他真的是无限的“包容”,或者说认怂。面对小打小闹,他可以认怂,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坚持着原则。在小事上认怂不丢人,大事上不糊涂,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底线在哪里。
有很多父母不甘“认怂”,认为在孩子面前自己就是权威,自己的要求就应该被严格遵守。而高压之下必然会引发反抗,反抗的有效是叛逆,反抗的无效是讨好。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讨好别人,不管成就再高,智商再好,一旦不能使别人满意,很容易自我怀疑甚至全盘否东自己的人生。
闹过了父母闹过师傅闹过乡亲的哪吒,在挣扎中拥有了爱和了解,让他获得了自信和安全感,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才会有力量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我命由己不由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家庭教育,爱与信任对孩子的成长意义之大。
关爱,信任,空间,陪伴,家庭教育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困难重重。而能够确实做到的家庭,孩子的成长必定能够与众不同。
论文作者:薛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哪吒论文; 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父母论文; 的是论文; 自我论文; 就会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