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点与关键。受传统企业管理理念以及企业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点与重点开展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1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建筑施工过程中劳动者是施工单位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只有对劳动者在施工过程中加以保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可以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企业的良好运转。若施工时发生安全事故,会使受害者家属陷入巨大的悲痛中,然后受害者家属会与企业进行交涉,甚至有更严重的问题出现。比如受害者家属阻碍工程的进展,围困企业办公场所,这都会对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搞好安全工作可以促进公司和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公司经济利益的最大保障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2 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形成
2.1 人的原因
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具体的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启动操作不给信号、忘记关设备)、奔跑作业、送料过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的摆放不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机器运转时加油、清洁、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必须使用防护用品时未使用;不安全着装;工作时说笑打闹、带电作业等。人的失误有两种类型,即随机失误和系统失误。随机失误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而引起的,而系统失误是由系统设计不足引起的。
2.2物的原因
物的原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的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据统计资料表明,休工8d以上的伤害事故中91%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休工4d以上的伤害事故83.5%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通常,事故涉及的物要比人复杂得多,其形态多种多样,其所拥有的能量的状态更是千差万别。一方面,在生产活动中一刻也未间断过能量的利用,人们给以能量种种约求与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进行流动和转换,正常发挥能量用以做功。另一方面,一但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会立即超越约束与限制,自行开辟新的流动渠道,出现能量的突然释放。突放的能量如果涉及人的身体并且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伤害事故。
2.3环境的原因
事故的发生部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一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却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还应当进一步研究造成人的过失的背景条件,即不安全环境,如照明光线过暗、作业现场视物不清;光线过强;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有油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的环境,就是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精心布置的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肯定较之杂乱的现场低。人文环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某企业从领导到职工,人人讲安全、重视安全,逐渐形成安全氛围,更深层次地讲,就是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状况肯定良好。反之亦然。
2.4管理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达标等活动予以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检查,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1 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建筑法》第45条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由建筑企业负责”。这说明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安全的管理中责无旁贷。但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并没有真正做到“安全第一”,缺乏基本的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重生产、轻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导致事故不断,死伤众多。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法律的教育宣传,正确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思想上要有安全高于一切的认识,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只有安全优先,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2 合理配套设备,抓好大型设备使用管理
企业配置的大中小型施工机械要考虑多层次结构的合理比例,便于配套使用。企业设备结构的合理性应体现在与当代机械施工相匹配的技术先进性、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要根据施工规模、发展目标来合理配置,做到高质、低耗、安全运行。企业应加快设备更新,保证设备新度系数,满足施工生产的需求,以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专项检查面广量大,必须做到一台不漏,检查工作认真仔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做好督促和跟踪整改落实工作,同时要教育和督促机操人员做好检查、保养,通过自查自纠,使在建工地的塔吊和施工电梯等大型建筑起重机械均处在可控状况。为确保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行而努力
3.3 抓文明工地建设,创精品、树形象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创建文明工地不仅是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舞台。企业应该拟定工作目标,制定措施,并定期进行考核验收和申报。同时,为了调动项目创建文明工地的积极性,应制定一些奖励政策,鼓励在建项目责任人积极创建文明工地。使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完善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设施,以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3.4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的三大重点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据统计分析,全国建筑业伤亡事故80%以上都是由于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造成的。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时刻提醒注意安全,时刻不忘安全。注重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考核。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确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3.5 搞好劳务队伍安全管理,增强劳务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
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中,离不开劳务工的配合,劳务工作为现阶段施工单位劳力不足的补充,对施工生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我们现阶段使用的劳务工来看:一方面,劳务工所从事的工作是安全风险大,劳动强度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工作量的体力活。另一方面,劳务工队伍的管理不同于职工,劳务工数量多,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何搞好劳务队伍安全管理,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结束语:
总之,安全既是企业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企业只有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也只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并将安全生产中的有关问题当作科研课题来研究,才能有效地减少并最终避免事故的发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在人,重点在落实
参考文献:
[1]李岳徽.探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在实践中的应用[J].创新科技,2013,(04).
[2]程敏.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创新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2,(13)
论文作者:王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不安全论文; 作业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劳务工论文; 事故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