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浅议论文_王杨梅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浅议论文_王杨梅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课堂上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就是要求给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感觉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它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贯穿以人文本,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

关键词:自主学习;交流;兴趣;鼓励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愉快的语文课堂,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压抑已久的生命活力得以绽放,让他们纷纷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的采用机智、幽默、生动、风趣的语言,让一堂枯燥无味的课变得生动有趣。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听课时精力更加集中,会产生亲近老师、和老师对话、交流的冲动。

二、培养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抓预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吸收者转化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有助于培养自学习惯。指导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首先让学生明确预习目的。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不仅是熟悉课文内容,而且预习是培养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开拓思维的主要手段。学生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提高预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预习”为“我要预习”。其次要有严格要求。预习如果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就会无的放失,到处翻翻看看,达不到预习目的。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一要明确“预习目标”或“自读要求”,把握阅读要求;二是自读课文,画出生字难词,并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三是根据课后理解分析题细读课文,把无法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教师讲课时用心听讲,求得透彻的认识。

(二)质疑解疑,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得通过教师的指导加以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解疑,对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方法进行点拨诱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优化合作学习小组。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合作小组时必须加以优化,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小组间水平相似。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首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以4~6人为一组,按性别、学习成绩好、中、差搭配,让学生先自由组合。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2.培养合作学习小组长。

只有最进步的孩子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威信,才能带领和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因此,在指导合作学习的实验中,我们要重视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组长的选拔要充分考虑学业成绩、同学关系、组织能力和能否以身作则等方面。选拔时,实行民主选举,让每个组员根据组长的选配条件推选。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由于组别多,小组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老师无法全部落实、了解。为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等情况都能及时、具体、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就非常需要小组长的大力支持。为了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我们首先确定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交流、讨论,协助老师落实小组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还要经常组织开展组际竞赛活动等。接着,大胆放权,扩大小组长的权力。如小组长除了有发放材料、带领组员活动、分配组员任务、综合大家意见、代表组员与教师或别组联系等常规权力外,还给小组长结合每个组员每节课表现评价组员的权力。

3.指导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为使合作讨论不流于形式,首先要提出合作讨论的具体要求,经常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讨论的形式有很多,但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是小组合作讨论、组际合作讨论和师生合作讨论。然后再进行组际交流汇报,共同讨论小组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经过小组、组际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由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讲解,进行师生交流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4.评价合作学习。

在指导合作学习中,我们经常对学习过程、效果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下课前几分钟是开展评价活动的好时机,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合作伙伴,或本小组,或其他小组的成员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自己在合作中的优点和需改进的地方,说说认为哪个学习小组表现得更好?哪位同学的学习方法好?谁有什么优点值得自己学习?等等。老师加以肯定、鼓励。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在反思、总结和激励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参与合作学习的信心。

四、要着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后,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让学生思维的花骨朵儿竟相绽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有个学生就提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孩子除了跳入大海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这不仅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遇事不慌、沉着冷静这一主题思想,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打造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相信,我们的高效课堂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越来越有活力。

参考文献

[1]陆凤兰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徐红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第21期。

论文作者:王杨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浅议论文_王杨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