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其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成为了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工程建设投资成本的控制,从而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够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所以企业必须要实施动态的造价管理,将眼光放长远,提高整体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建筑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由于其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建筑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其实际价值。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成本和质量,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不仅能够节约建筑成本,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重要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关注,已经成为目前建设单位进行管理的重要因素,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如今,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已经成为进行造价管理的主要模式,在进行管理过程中采用法人制的形式,从而对全过程的造价进行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对建筑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并能够对造价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企业中选用全程造价控制将会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工程造价通常是指工程从最开始的投资到最终结算时估算的总投资数目。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所有开销。比如项目建设设备费用,开发与安装费用,预备与人工费用等。现如今,由于部分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的重视度仍然不够,从而造成造价控制的实施方案也不够完善,
2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政府政策性影响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对于价格机制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这其中政府对于价格不能直接决定,也不直接对经济进行干扰,往往是通过制定经济政策来引导生产投资行为,从而有效地发挥政府的重要职能。而且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在建立新型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政府更倾向于采用政策调整手段,这必然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较大的影响。
2.2 建筑工程造价主动控制意识不强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都集中在发现造价存在问题后,而很少在问题发生前采取造价控制措施,管理人员的目光都集中在竣工阶段的结算上,且大项目明显比小项目更受关注。由于对施工图进行审核时,相应的报价程序比较薄弱,难以提前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导致施工图预算的结果和竣工结算的结果出现较大差距。既由于重复劳动增加了工作量,又为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制造了条件。
2.3 工程施工过程随意变更设计的问题
变更设计是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由于实际条件的变化或者其他因素,经常会出现变更设计的情况,比如政策性因素的变化、施工材料设备价格上的变化,还有由于设计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变更的工程量等情况,都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困难。本着对工程负责的态度,根据设计意图,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采用恰当合理的措施,妥善处理变更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动态管理措施
某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任务,工程量不大,计划 180 d 完成施工任务,但由于施工要求比较高,且施工内容复杂,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便于明确施工造价的控制任务,项目工程部制定具体的造价控制目标,并拟定施工造价控制人员的具体职责。其中本工程的造价管理目标,在经过多方协商和认可后,将造价控制目标计划为 776 万元,其中包括项目管理费,目标35. 7 万元;人工工资,目标 102. 2 万元;材料费用,目标 580. 4 万元;机械设备费用,目标 37. 6 万元;外包费用,目标 20. 2 万元。至于造价控制职责的确定,考虑到工程施工任务重和工期紧张,项目部设置了造价控制的专职人员,由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分别担任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人。项目专职人员具体负责造价控制方案和造价控制计划的编制,并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目标造价控制计划的各项指标,以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利益关系协调、责任造价执行情况定期分析等手段,实现工程施工造价的合理控制。
3.1 决策阶段
在这一阶段,做出的决策将对后续各项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产生影响,在这一阶段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①收集基础资料。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程造价控制需要工作人员对市场情况有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才能获得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造价管理人员除了要获得足够的信息,还要对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关注,这样才能确保做出的决策和分析科学有效。这些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路、水、电、地质状况;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地和价格资料;已建类似建筑工程的市场状况和经济指标;项目设立地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环境及同行业经营情况;国家与地方产业政策与发展趋势。②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方案是在对市场及项目基础资料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后,综合多个方案的结果评估而最终确定的。
3.2 设计阶段
虽然设计阶段设计费用所占工程造价比例较少,但设计阶段却对整体造价控制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所在。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时刻牢记造价控制,使造价控制贯穿于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从而确保所设计出的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采用限额设计,即严格按照投资估算来对初步设计进行控制,针对初步设计的总概算来对技术和施工图设计进行控制,确保整体设计在总投资额不超过总投资额。
3.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复杂、繁琐的特点,实践性强,把控施工阶段的成本分配,防止施工现场有造价失控的问题:首先,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实行合同管理,通过强化合同管理,规范分配建筑现场的成本,明确施工现场的合同文件,结合施工现场分析合同的内容,做补充处理,合同管理中,要写入建筑施工现场的会议记录、技术信息等,确保合同管理的全面性,造价控制时设计技术档案,动态分析建筑工程中的造价信息,跟踪合同管理的内容,采取合同监督的方法,提高施工现场造价分配的水平,强化控制造价控制的过程;然后,建筑造价控制中,组织工程设计,深入掌握好组织与成本的关联,按照建筑工程的概况、条件等信息,有计划的组织现场的施工内容,通过组织设计,衔接好建筑现场的施工工艺,避免有工程脱节的情况,准确组织施工现场的机械、材料和成本,紧密的设计造价成本的应用,利用造价控制,提升经济水平;最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面,最大化的预防工程变更,规范、合理的处理现场的工程变更问题,预防成本超出规定的标准,整个施工建设期间,周密的组织施工内容,积极减少变更量,避免变更诱发成本增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不仅能够防止工程造价较大的出现偏离现象,还能够使资金在使用上得以合理的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工期得以合理的控制。所以,对建筑工程造价采用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对工程建设及项目投资有着现实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灿波,黄亮球,曾正邦.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和管理[J].智能城市,2016(6):146-147.
[2] 王进孟,张文赛.优化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有效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06).
论文作者:贾娅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万元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