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设计院集团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建筑行业属于生产经营中涉及到工艺技术十分复杂的行业,在工程建筑的施工作业上因投资大、工期长、工程造价高,因而具有较大的风险。而怎样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降至最低?这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一课题,本文拟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探讨以现代科技技术改进造价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造价的科学化水平,减少因造价管理上的问题导致工程风险的科学管理办法。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1.前言
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造价控制为影响到个后续环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如果造价控制存在问题,会造成对后续施工作业的很多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不过通过观察目前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上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建筑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造价管理上的一些疏漏和不足。本文认为,导致工程建筑单位在造价管理上出现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造价工作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十分复杂,同时需要多个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因而如果部门之间沟通存在问题、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准确,就很容易导致造价工作受到负面影响。所以,把工程造价的整个过程纳入到精细化的程序模式中、以连续性管理思想严密控制造价的每一个环节,是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的关键。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新兴的建筑模拟技术,其可以通过构建数字化的模型,把项目施工所有环节的信息资料通过建模输入到模型中,并可以通过运算得出对应的各个微观层面的其他相关数据,这样就能够为建筑企业做好工程造价核算,对工程造价实施集中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因BIM技术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应用问题,因而其数据库建设属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以下本文就针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应用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关事项本文在图1中对其进行了列示。
图 1 BIM 数据库建立注意事项
2.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造价信息量大,资源难以共享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时期,对业主来说,负责造价工作的有关人员可以按照工程图纸制作出项目清单,而就施工建筑企业来说,其负责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甲方清单中资料信息的了解,而进行组价.负责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在于把尽量多的信息收集起来从而便于做好工程量计算。不过在计算工作开展过程中通常会遭遇到一些方面的问题,如对于水泥用量的计算,如果工程各个环节的建筑强度指标数据无法准确获悉,就难以有效预估坍落度、砂用量等相关指标,因而水泥用量就很难得出准确数据。在工程决算时,施工建筑企业一方面要按照最初的预算进行报价,还要按照实际采购中有关物料的购价,消耗情况,财务部结算的会计信息等进行综合汇总分析才能得出合理报价。假如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负责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会同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签证,而此类情况中有关信息资料的记录收集均需有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但企业当中的很多部门属于平级,各自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这就导致造价工作的开展在部门沟通上会遭遇一些问题,这不仅会影响造价中有关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会导致造价核算上很多工作遭遇不便,导致工程造价遇到很多方面的困难.
2.2 工程造价计价缺乏动态管理
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的主要计价模式以前长期沿用定额计价模式,自2003 年开始,我国引入了清单计价法,因该计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而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工程造价工作普遍采用的计价方法。不过因不同的地区在经济状况、人工开支、材料成本、设备开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定额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工程造价在计价的动态管理上面临很多问题。如果建筑企业到本省以外的其他地区承建工程项目,因两省在定额上存在差异,会造成工程造价上出现一系列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现阶段我国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投资项目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实际开支超出预算的问题。与此同时,因很多建筑企业为弥补前期造价估算不足导致的亏损,会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降低成本,结果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工程施工的作业安全与使用安全。
2.3 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滞后
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资料信息,因而在数据管理上要求较高的水平,各项工程建设相关的信息数据是否及时准确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估算质量。现阶段我国建筑在各项材料的市场价格上不太稳定,具有一定的市场行情波动,因而材料价格很难通过预计使其完全符合市场行情,这为工程造价带来了很多困难。一些地方政府为更好的获取最新的资料数据,构建了工程材料的价格信息网,不过因理论数据跟市场供需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步性问题,因而其能够起到的作用并不尽如人意。
3.BIM 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对策
3.1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上通常选择以阶段性模式开展管理,也就是将工程分为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与竣工验收阶段,并分别实施对应的造价管理。这一模式在造价管理上能够避免因不同作业单位之间信息缺乏共享而导致的造价工作的协调性问题。很多负责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把大量的工作时间耗费在工程信息的计算与审核方面,就很多大型工程,通常需要十五天以上的核算时间,如果采用手工绘图则至少需要一周左右,CAD 算法则至少需要 3 天,因而十分需要改进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减少计算耗时。
BIM 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其用于造价计算中,一般的大型工程在计算上仅需三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其一方面能够快速算出工程量,同时其计算结果十分准确,没有误差,而且能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提取使用,该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应用,极大减轻了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改进了工作效率。以 BIM 技术进行建模,使用设计模型、招投标模型、施工模型、竣工模型等模型措施对造价进行管理,能够非常有效地便于各部门之间就工程问题进行沟通和联系,从而有效实现信息数据地共享,使得工程相关的很多问题能够通过在基于通用模型平台的沟通而获得解决。同时BIM 技术还便于进行工程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负责造价工作的人员可以通过就资料信息实施分析加工,构建通用的造价数据库。
图 2 BIM 算量基本步骤
3.2 强化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计价管理
现阶段工程造价整个过程的计价管理模式为:在决策阶段的可行性报告里面开展的投资估算主要依据同类工程的相关数据实施估算,设计概算主要以初步设计图纸进行核算,招投标阶段,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预算,施工阶段,如果出现设计变更与索赔问题情况下,对于进度结算,要重新进行算量组价,然后再结算。对于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就预算实施调整获得竣工决算。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上述计价方法主要为汇集工程整个过程中各类的零星资料信息,通过组合而得出,因我国不同地区的定额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再造价管理上会面临准确性方面的问题。BIM 技术能够为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提供便利,其可以在设计阶段构建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能够在设计阶段使用,还能够在后续所有阶段通用,还能够防止施工过程中各类设计变更的出现而导致系统化调整不好实施的问题,在招投标阶段,造价工作的负责人员把有关资料数据录入模型,模型可以自动生成工程量与施工图预算,在工程的施工竣工阶段,仅需就模型实施信息维护,就可以自动形成进度结算与竣工决算。另外,BIM 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有效解决因不同地域在定额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口径不同问题,因而为协调工程纠纷,顺利做好造价计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3.3 建立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
做好工程造价各类参数化指标的建设与记录,构建及时更新的市场行情信息化平台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之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很难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保障数据信息跟市场情况及时对接,而BIM 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BIM 技术能够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这就使得造价工作负责人员做好项目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BIM 技术能够把全生命周期的造价信息储存在模型里面,自动生成数据库。还可以把项目不同作业环节的工程量、单位造价信息纳入模型数据库中,构建项目特征关联项,从而实现工程资料信息的及时、高效记录与利用。在市场价查询上,BIM 技术能够建立了实时查询平台,使得不同厂家供应商的市场价格在平台上进行关联,因而市场情况的波动可以随时反应在平台数据当中,这为造价工作随时提取BIM 数据库信息做好造价核算提供了便利。并使得造价更加符合市场价格动向,现实契合度更高。
4 结论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引入和应用,是以现代科技对传统工程工作给予改造优化而进行的积极创新,时代在进步,工程建筑领域的专业技术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以高新科技进行专业领域的行业技术革新和升级,才能使得工程建筑领域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断优化,从而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获得长足地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在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钱薇. 建设科技. 2015(13)
[2]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何丽琴. 中国建材科技. 2015(03)
论文作者:赵爱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