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对于咬合关系的分析和记录一直是重点。以往用的分析咬合关系的方法包括:咬合纸染色法、蜡片法以及T-Scan咬合分析系统等,这些都是检测咬合关系的方法。但是经过临床应用比较发现,T-Scan系统更显优越性,它能够精确地检测出咬合接触的力和时间及其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对咬合接触情况做动态的定量分析,现已成为口腔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咬合分析工具。本文就T-Scan系统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使用中的综合情况做一概述,为以后T-Scan咬合分析系统更好更有效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T-Scan系统;咬合分析;咬合力;牙合接触
T-Scan咬合分析系统,是以计算机分析软件为基础的咬合分析工具,于1987年由美国Tekscan公司研制,主要由传感器、连接杆、扫描手柄、电缆、信号转换器、计算机、咬合分析软件组成。其中,传感器薄膜为咬合接触的部分,由导线弯曲交织而成,厚度为仅为0.06-0.1mm,受力时传感器薄膜产生回流电路并由信号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记录咬合接触的各项特征,包括咬合接触点的数目、面积、牙合力中心点的相对位置及其离中线的距离、牙合力百分比值等。自面世至今,其硬件和软件系统历经三代更新。2006年T-ScanIII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逐渐开始应用到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与前两代相比,该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可自动生成力学动画,图示更明确,更加直观的反应咬合接触的过程,同时传感器薄膜的厚度更薄,敏感度更高。
1.T-Scan咬合分析系统的特点
1.1T-Scan系统的敏感度主要与传感器的结构和性能有关。研究表明,传感薄膜对不同程度咬合力的反应的敏感度存在差异。
1.2T-Scan系统的精确性T-Scan系统的精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重复使用次数方面 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且存在不同的结论。Gonzalez等应用T-Scan系统对受试者在ICP时的咬合情况进行4次测量,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牙齿接触点的数目没有显著性差异[1]。而安薇薇等在使用同1枚感应片的2次连续记录结果以及2枚感应片对同一受试者的记录结果中发现,咬合接触点的数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接触面积和反映咬合力分布的各项指标则无显著性差异[2]。因此,对于其可重复性的灵敏性问题仍存在争议,需待进一步研究。
在测量体位方面Makofsky认为头位的变化对早接触的测定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在操作过程中使患者采取平躺体位[3]。而安薇薇等在同一时间对受试者端坐位和45度仰卧位的ICP进行比较,发现此两种体位下记录到的咬合接触面积和咬合力分布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4]。因此,体位因素对记录结果究竟有无影响也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在咬合强度方面 从解剖生理角度看,牙周膜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受试者的咬合强度会影响到咬合接触点的数目和分布。学者们认为咬合接触点的数目和面积在重力度咬合时明显高于轻力度咬合,因此建议采集记录时控制在中等咬合强度。
在工作模式方面 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压力模式和时间模式,压力模式是系统按不同压力大小和接触点归类为不同的颜色,而时间模式是按牙齿接触的先后顺序显示咬合接触点和具体时间。Gamia等研究发现采用力学模式与时间模式得到的牙合接触点的数目有差异,时间模式下所得的牙齿接触数目成比例的高于压力模式[5],究其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影响因素 如操作者的手法,患者的配合度等,均可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1.3 T-Scan系统的不足 ①测得的咬合力的大小、咬合接触点的数目及面积等与传感器的敏感度有关,而传感器对不同程度咬合力的反应的敏感度存在差异;② 系统所测得的咬合力数值是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而且其承载的咬合力度有一定限度,超过一定限度的咬合力不能精确测得;③传感片重复使用会致其灵敏度下降,所测得结果的精确性目前仍存在争议。
1.4 T-Scan系统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系统所记录的时间与操作时间存在微小的差异,虽在合理误差范围内,但应尽量做到操作时减少这种误差;② 在对多个牙合接触情况进行比较时应使系统在同一操作模式下进行;③重复使用传感器薄膜有可能导致其敏感度下降,因此应避免过多重复使用;④操作时尽量保持患者体位的稳定性以及手柄支架的标志点正确就位;⑤嘱患者在测量前进行咬合适应,以便在中等咬合强度下采集记录等。
2.T-Scan咬合分析系统临床应用
2.1 在基础科研方面的研究 牙合接触情况对判定口颌系统的健康与否有重要意义,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胡志刚等应用T-Scan II记录123名正常颌的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牙合力情况,结果显示力的中心点分布于后牙,且ICP咬合是稳定、平衡的[6]。Combadazou等建议将T-Scan 系统、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与肌电图描记仪联合应用,有助于临床医师确定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和力值、肌肉的活动和下颌的运动等以往甚感棘手的因素[7]。因此,T-Scan系统是在咬合情况研究中有效的评价咬合接触的重要工具。
2.2 在修复方面的应用在口腔修复临床中,准确的咬合力分布是修复体成功的基础和关键,而不恰当的调牙合是导致修复体失败的最常见因素,甚至还会导致相关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常用的咬合分析方法如蜡片法、咬合纸法等对确定牙合关系及指导调牙合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口腔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对于一些口颌系统复杂的病例却难以保证最后修复体的质量和效果。T-Scan 系统恰恰能弥补这种不足,使医师及时在T-Scan系统指导下精确调牙合以减少修复体失败率。Olivieri等用T-ScanII 对全口义齿进行调牙合后发现.义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8]。Kalaehev使用T-Scan II对22名固定修复的患者进行咬合分析并指导调牙合,观察6年后发现,患者双侧咬合力分布均匀,达到了稳定的、理想的咬合状态[9]。
2.3 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在临床正畸治疗中,正确的分析并记录患者的咬合接触关系是保证正畸治疗成功的基础。Fihchev等用T-Scan III对42例安氏I类青年志愿者进行咬合分析,并用咬合蜡片和硅橡胶记录在正中咬合时牙齿上的应力分布位置,结果显示三种方法所记录的位置一致,揭示了正常牙列磨牙咬合接触情况[10]林焱等采用T-ScanⅡ对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受试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该人群具有一定的ICP稳定性,而肌位、牙位的一致性与牙弓后段宽度的协调性有关,与垂直向及矢状向的牙牙合形态异常无关[11]。据此,T-Scan系统可为正畸患者提供术前和治疗后的咬合检查记录并客观地评价其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在种植义齿方面的应用 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是种植体修复成功的保证。有学者研究表明,种植体所承受的咬合力是影响其长远效果的重要因素。种植体周围没有牙周膜,对咬合力的敏感度较天然牙明显低,无生理性移动度,在受力时无缓冲作用,若咬合力过大,则可导致种植体周围骨丧失、固定螺丝松动及牙体折断等,最终导致种植体修复的失败,因此降低种植体所承受的牙合力是其成功的保证[12]。目前,已有学者通过应用T-Scan 系统分析种植体与天然牙在承担咬合力时的受力时间差异,提出了咬合时间(力)段(即种植体咬合时间延迟)的概念,在种植体与天然牙均存在的混合牙列可采取种植体延迟负载的设计模式,咬合时天然牙先接触约0.2-0.3s后种植体义齿再接触,补偿种植体与天然牙移动度的差别,避免了两者同时咬合接触使种植体妨碍天然牙受压完全沉入牙周膜,而致咬合力过分集中于种植体导致失败[13]。
2.5 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疾病中的应用 颞下颌关节病是口颌系统常见多发性疾病,牙合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的发病机制中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王琛等应用T-Scan系统研究发现,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TMD)咬合力中心点距中线的距离明显较正常者的偏离,且大部分患者在咬合接触的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中牙合的早接触及侧方牙合的牙合干扰[14]。通过T-Scan系统的分析,精确显示TMD患者咬合接触过程中存在的早接触及牙合干扰点的位置,指导临床医师调牙合从而降低或消除牙合因素的影响,起到辅助TMD治疗的作用。
2.6 在磨牙症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许多学者认为,磨牙症的发生与异常的咬合接触有着密切关系,张静露等用T-ScanⅡ系统对23名磨牙症患者与13名对照者分别进行正中、前伸及侧方牙合的咬合检查,发现平衡侧牙合干扰可能是与磨牙症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的因素[15]。
2.7 在隐裂牙调牙合治疗中的应用 钱蕴珠等应用T-ScanⅡ系统对20例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的患者进行咬合检查,发现不均衡咬合与牙合干扰是引起磨牙隐裂的重要因素[16]。以T-Scan系统为指导准确对隐裂牙的咬合关系进行调牙合以消除牙合干扰,可减缓或阻止隐裂磨牙发展加剧。
2.8 在牙颈部微裂控制中的作用 有学者研究发现,侧方咬合时侧向作用力往往是牙颈部微裂的重要因素[17]。通过应用T-Scan系统为指导进行调牙合,减小颈部微裂牙侧方咬合时的侧方作用力以及缩短侧向作用力作用的时间,可缓解牙颈部微裂的进展以保护牙体。
2.9 在定位疼痛牙并调牙合中的应用对于不适当咬合力引起的患牙疼痛,又无法明确找到引起疼痛的牙齿,可利用T-Scan系统对相应牙齿接触点进行辅助定位,并以其指导调牙合,减少或消除激惹疼痛的接触点和力度以缓解疼痛。
2.10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采用T-Scan系统的压力测量和弹力传感相结合的装置,或者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与肌电图描记仪等联合应用,可以对口颌系统相关肌群的受力进行评估,为正确诊断口颌系统疾病提供指标和依据。
综上所述,T-Scan咬合分析系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咬合测量分析工具,尽管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方面,如传感片多次使用后所测结果的准确性、接触点的数目与牙合力大小的相关性、系统工作模式的以及患者测量体位对所测结果的影响与否等,其在口腔临床及基础研究多年的应用中已显示出其他常规咬合分析工具不能比拟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T-Scan也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缺点日渐减少,优势愈加明显,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Gonzalez S0,Garrido GVC,Gamia CA.Study of occlusal contact variability within individuals in a position of maximum intercuspation using the T-Scan system[J].J Oral Rehabil,1997,24(4):287-290.
[2]安薇薇,王邦康,白玉兴.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结果可重复性的临床评价[J].北京口腔医学,2006,14(2):112-115.
[3]Makofsky HW.The influence of forward head posture on dental occlusion[J].Cranio,2000,18(1):30-39.
[4]安薇薇,王邦康,白玉兴.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结果可重复性的临床评价[J].北京口腔医学,2006,14(2):112-115.
[5]Gamia CA,Gonzolez S0,Garrido GVC.Analysis of two methods for occlusal contact registration with the T-Scan system[J].J Oral Rehabil,1997,,24(6):426-432.
[6]胡志刚,程辉,郑明,等.正常冶牙尖交错位咬合平衡的定量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10):618-620.
[7]Combadazou JC,Combelles R,Cadenat H.The value of mandibular kinesiography and of T-Scann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lgo -dysfunctional syndrome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J].Rev Stomatol Chir Maxillofac,1990,91(2):86-91.
[8]Olivieri F,Kang KH.Hirayama H,etal.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complete denture occlusion using the center of fore concept:a clinical report[J].J Prosthet Dent,1998,80(11):519-523.
[9]Kalaehev IS.Evaluation of the T-Scan system in achieving functional masticatory balalnce[J].Folia Med(Plovdiv),2005,47(1):53-57.
[10]Filtchev AD,Kalaehev YS.Phenomenon of domination of the strongest contacts in centric occlusion[J].Quintessence Int,2008.39(3):99-106.
[11]林焱,张端强.安氏Ill类人群牙尖交错位的平衡与稳定性的分析[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16(3):135-139.
[12]Hammerle CH.Wagner D.BraggerU.et al.Thresh old of tactile sensitivity perceived with dental endosseous implants and natural teeth[J].Clin Oral Implants Res,1995,6(2):83-90.
[13]Steves CJ.Computerized occlusal implant management with the T-ScanII System:a case report[J].Dont Today,2006,25(2):88-91.
[14]王琛,殷新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牙合接触特征的研究[J].口腔医学,2004,24(2):105-107.
[15]张静露,殷新民.磨牙症患者接触特征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3):319-322.
[16]钱蕴珠,李建.磨牙隐裂患者牙合接触特征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1):55-57.
[17]胡志刚,程辉,程祥荣.T-ScanⅡ系统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6,07(2):142-145.
论文作者:范迪,张君(通讯作者) 张跃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系统论文; 患者论文; 磨牙论文; 下颌论文; 时间论文; 敏感度论文; 口腔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