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时政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时政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队伍建设论文,新形势下论文,对策论文,党员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12)06-0107-03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前进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既面临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也面临着党情如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等重大变化。与之相对应,党员队伍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党员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高校党员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表现

第一,角色模糊、主体意识淡化问题。有些党员意识缺失,敏感性不强,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些党员是非不明,对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和行为不制止、不斗争,听之任之;有些党员要待遇、要回报、讲条件,个人意识膨胀,对学校提出各种要求如不能满足就以调离学校为要挟;有些党员缺少组织观念,对组织活动和要求选择性执行(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不执行);有些党员认为党组织不如宗教组织有人情味,提拔也不如党外人士快;有些党员感慨党组织活动越来越少,甚至不如民主党派丰富实在;有些党员对党的忠诚意识逐渐弱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甚至缺失。

第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作用减弱问题。有些党员把党员标准降低于一般群众,进取意识不足,吃老本不学习,不仅做不到“学新知新”,就连“温故知新”也难坚持,因而得过且过的思想盛行,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有些党员不以事业为重带头搞好班子团结,而是长期“窝里斗”,班子成员之间人心各异,凝聚力减弱;有些党员本位主义严重,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与集体利益本末倒置;有些党员要求群众严于要求自己,在勤和廉上不能坚持以身作则,甚至于利用便利与普通百姓争名夺利。

第三,华而不实、形象受损问题。有些党员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决策缺乏调查研究,凭主观推断随意性大;有些党员民主集中制原则得不到坚持和实施,“一言堂”取代“群言堂”,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现象时常发生,不同意见难敌个人专断;有些党员责任心缺乏,作风拖沓,相互推诿扯皮;有些党员只“唯上”,揣摩领导爱好,热衷形式主义,爱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有些党员不学无术、阳奉阴违,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第四,自律不严、作风蜕化问题。有些党员党群干群关系不密切,不能经常深入院系、班级等倾听师生意见,掌握师生动态,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党员违反规定讲排场、比阔气,奢靡之风日盛;有些党员办事效率低下,不是依法、依规办事,而是因部门和个人利益暗箱操作、顶着不办或乱办事;有些党员利用职权、公款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个人在科研项目、职称、学术、评先评优等方面的私利或荣誉。

第五,吸引力、归属感、荣誉感不强问题。有些党员缺乏作为党组织成员的自豪感,对党的领导所取得的业绩不是由衷的敬服和自豪,而是不屑一顾甚至指指点点妄加非议;有些党员不是自觉地信赖党、爱戴党、拥护党,而是若即若离,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对党的政治热情退化,不肯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有困难不是找党组织而是想着找个人私下交易解决。因此,党员的“分量”轻了,党员身份在有些人心目中不再神圣、骄傲和光荣。

二、高校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浅析

第一,对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其他各项工作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是重视不够,往往重学科建设、学术建设、人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党建工作则精力、时间花得少,存在“务虚”的现象。二是“合力”形成不够,部门各司其职、联合行动少,特别是负责党建的组织部门在履行干部选用工作方面做得多,思考、研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偏少。三是面临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力度不够,教师工作量大,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组织生活难以保证。四是党务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工作任务繁杂,待遇又相对偏低,人心不稳、人员不足。五是党建经费偏少,组织活动缺乏保障。

第二,党内组织生活和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党员自身权益削弱导致主体意识下降。健全的党组织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对于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和党性锻炼,对于发挥党内监督和民主、凝聚党的组织有着积极作用。但实际上,除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因为严格要求得到执行外,其他诸如“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民主生活会也基本变成了工作交流会或表功会,没有思想交流,更不用说批评与自我批评,甚至是走过场、流于形式。而体现和强化党员之间的平等地位,使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能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充分自由地发表意见,营造党内议事决策民主讨论的党务公开制度、党员参与党内活动制度、监督制度、权益保障制度等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第三,党员队伍“入口”把关不严,一部分党性意识不强的被发展入党,影响到高校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会有领导曾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大学生党员只占到发展党员的百分之几,2000年达到10%,2010年达到40%。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在校大学生学生党员305.8万人,学生党员占学生数的比例为13.2%[1]。我们在肯定党员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的不足。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重发展轻培养”、“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及“重数量轻质量”等不良倾向,存在未能坚持标准发展党员的情况;把“成绩标准”等同于党员标准,忽视政治觉悟、思想品质方面的要求;把入党作为一种政治上的投机或就业时的砝码,违反组织发展程序等等。因此,一些“先天不足”、还不具备党员标准的人被吸收到党内来,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质量。

三、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重视和加强高校党员队伍的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建设,开展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2]高校党组织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理论武装工作,一要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队伍教育体系,经常性地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二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高校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的全过程,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三要重视高校党员队伍的形象建设,实施党员形象建设工程,夯实师生对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增强党在高校师生中的吸引力,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引领前行方向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在高校党员队伍中组织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主题学习实践活动。1945年,毛泽东就曾提出,要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3]。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刻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的重大、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旗帜鲜明地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住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4]高校党员队伍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活动,一要坚持党要管党原则,以深入扎实的党的纯洁性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把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到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力保持党员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二要坚持从严治党原则,健全党内生活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坚持党章所规定的共产党员标准条件,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完善“清理、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机制”,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第三,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5]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重心已经由学校党委层面下移到院系基层党组织层面。院系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一要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政治上的导向作用、进口上的把关作用、组织上的保证作用,有效地实施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从而激发、调动党员队伍的作用。二要结合高校正在开展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认真分析高校基层组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牢牢把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增强高校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员队伍制度建设。当前,“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6]。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振聋发聩,对高校党员队伍建设也是一个警醒。高校党员队伍要经受住这“四个危险”的考验,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创新高校党员队伍制度建设,使党员队伍的建设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二要以制度创新作为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依靠创新制度建设来把高校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核心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党员议事制度、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建立和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和决策机制,坚持和健全“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建立党内关怀机制,建立重大问题、重要信息征求意见和情况通报制度。

收稿日期:2012-11-08

标签:;  ;  ;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时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