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能源中,电能因其使用便利且掌握简单而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当中。电力工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生产、运输并分配电能,为各方面提供电能。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能使用的效率,合理地控制发电与运输,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此,文章以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配电网;调度
导言
电力行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电网系统中新型技术的应用等都带动了相关配电网技术的网络化进展。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整合性技术,主要以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此外它拥有可以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的作用。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为电网系统的正常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其更为有效地服务于电力系统。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自动化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的替代人工的各种技术措施。电力自动化是一种综合技术,融合了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负责对电力工程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借助于电力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量的服务。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电力自动化的标准要求相对较高,才能够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所需成本,减少不要的损失。要随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关注运行状况,以避免出现问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收集并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异常数据,找出故障所在,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各个子系统的异常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因此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实时监督,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安全运行[1]。
2电力自动化发展现状
一是有关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现状,分为主要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处理技术,两者结合共同控制电网系统,对信号进行采集和加工,整合并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反馈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以确保电网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此外,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控制电网的消耗,并依据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有效调节,使相关消耗减小到最低水平。二是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发展。变电站是电力网络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之一,自动化电力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有效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并作出科学处理,同时完善并升级相关的系统和设备。该模块的自动化可以进一步完善对相关设备的监管,以提高其安全系数。三是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水平,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城乡改造中,自动化的配电网技术能够对用户用电情况和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监控,并做出分析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对电力的非必要的消耗,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更科学地增加电网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社会的发展推动电力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管理和监控,在电力工程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3.1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作为新兴起的新技术,也是电力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工程现场中,将各项设备同自动化装置进行连接,建立一个信息网络,再结合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器等,形成一套综合性技术手段。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判断并控制变电器中的总电量,主控计算机用来接收数据,再根据其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再把判断信号发送到控制设备,这是电力自动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该技术的优点就是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电力现场实现远程操作,使管理难度降低,对于技术人员分析不同渠道的供电数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据此掌握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从而制订有效的营销策略。
3.2主动对象数据库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监视系统上会应用数据库技术,属于一种监督控制技术手段。主动对象数据库较传统数据库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也得到了广大技术人员的认可。主动对象数据库不但能促进软件的开发,还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可以利用这种功能,全面分析对象函数,提高准确率与传输速度,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数据及时处理,为技术人员的操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研究与实践表明,主动对象数据库的应用已日渐成熟,促进了软件技术的大规模变革,保证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还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3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主要应用于继电和控制系统中,利用探测器功率来限制扇出数,不受平面和电容性负载的限制,有效提升电力系统集成度,有利于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集成化管理。光互连技术具有频带宽、无电磁干扰等特点,有利于数据的传输。运用电子传输与电子交换技术,能够实现对互联网络的拓展,活化编成结构。再加上光互连技术数据处理能力较强,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资料,能够自动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发现故障,并挖掘隐藏的故障位置,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将因故障造成的电力损失降到最低,以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光互连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再加上其灵活性、画面清晰等特点,突破传统局限,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力调度室中,为调度人员在相关技术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技术规范。
3.4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电力补偿技术采集的信号比较单一,但可以通过三相电容器实现互补。这种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三相负载场合,如果负载是居民用户,那么三相负荷可以就难以平衡,也会导致各相无功需量不同,若此时继续采用此种补偿方式,则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欠补和过补问题。传统低压无功补偿技术不具备配电监测功能,因此也会被电力工程所淘汰,而新型的自动化补偿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结合起来。社会的进步促使负载的多样化,因而电网更需要这种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将三相补偿与分相补偿相结合。一些数量巨大的电子和照明等家用设备,通常采用两相供电,此时可以根据负载情况进行分相补偿,以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解决三相不平衡问题。选择最先进的投切开关,目前应用较好的是机电一体化智能真空开关。它可以满足电容投切过零的要求,并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的特点。电力自动化技术因具备齐全的功能而被应用于各地区低压配电网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电力工程技术慢慢被新的技术所代替。电力自动化技术整合多种现代化技术及其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使电网系统慢慢完成了远程遥控可管理等多种功能的转变,能够科学地满足我国工业以及人民大众对电力的供求,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样不能忽视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相关企业和管理机构必须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相关研究,从而科学有效地保证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以便电力行业能够为我国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杭利新.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J].南方农机.2017(02).
[2]张磊.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
[3]池建飞,何民.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06).
[4]黄水明.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
[5]杨阳.成本、安全、质量对电力工程实施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6(08).
论文作者:勾志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网论文; 有效地论文; 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