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型重度难治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王玉超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对晚发型重度难治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疗效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80例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40例为普通组,40例为重度组。分析两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痰液,对炎性细胞进行计数并分类。对痰中炎性介质(IL-17、IL-8、IL-6、IL-5)的浓度进行检测,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弹性蛋白酶的水平。结果:普通组患者的特应性比例显著高于重度组,体重指数与年龄则低于重度组。重度组患者的糖尿病与心血管病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普通组12例为嗜酸细胞性哮喘,13例为单核细胞性哮喘,10例为混合性哮喘,5例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1个月的激素治疗后,普通组有3例嗜酸细胞性哮喘变为单核细胞性,3例混合型变为嗜酸细胞患者,其他分型没有变化。在重度组患者中,单核细胞性患者有4例,混合性患者6例,嗜酸粒细胞性患者12例,中性粒细胞性患者18例。治疗后,有2例嗜酸性例细胞患者变为混合性患者,1例变为单核细胞性,1例变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4例混合型变为嗜酸细胞性哮喘。4例单核细胞性患者皆变成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结论:重度难治性哮喘的主要特点就是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由于难治性哮喘患者气道中的炎症因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关键词】晚发型;重度难治性;哮喘气道炎症;激素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1-0110-02

哮喘属于异质性疾病[1],发病机制现在不是十分明确。所有哮喘患者都存在气道炎症,从而造成了临床症状与气道高反应性。但气道炎症的表型不尽相同,所以发病机制也不同,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与缓解[2]。重度难治性哮喘指的是病情较其他患者更重,一般需要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较长,并剂量较大才可以将疾病控制或者仍反复,在成人发病较多,病程长,病死率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80例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普通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2.3±2.3)岁。重度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5.1±2.5)岁。FEV1/FVC<50%为重度组。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但普通组患者的特应性比例明显比重度组要高。重度组患者的体重指数与年龄比普通组要高。重度组患者的糖尿病与心血管病比例显著高于普通组。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糖皮质激素的治疗。

1.2 方法

对治疗前的诱导痰炎性细胞的数量、分类与炎性介质的浓度进行检测,并检测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根据检测结果与患者的具体病情,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个性化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普通组采用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500ug。重度组口服强的松0.5mg/kg或静脉甲泼尼龙40~120mg/天后强的松口服序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诱导痰中炎性介质及肺功能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炎性细胞的数量、分类与炎性介质的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激素治疗前,普通组有12例属于嗜酸细胞性哮喘,13例属于单核细胞性哮喘,10例属于混合性哮喘,5例属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在1个月的激素治疗后,普通组有3例嗜酸细胞性哮喘变为单核细胞性,还有3例混合型变为嗜酸细胞患者,其他的分型没有变化。在重度组患者中,单核细胞性患者有4例,混合性患者6例,嗜酸粒细胞性患者 12例,中性粒细胞性患者18例。治疗后,有2例嗜酸粒细胞患者变为混合性患者,1例变为单核巨噬性细胞,1例变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有4例混合型变为嗜酸细胞型。4例单核细胞性患者皆变成中性粒细胞性哮喘。见表。

表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例)

在治疗前,重度组炎性介质的浓度(IL-17、IL-8、IL-6)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明显比普通组要高,IL-5的浓度却比普通组低。在经过一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普通组的炎性介质浓度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有了明显的减低,重度组IL-5浓度明显减低(但与普通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其它炎性介质浓度没有变化。

3.讨论

重度难治性哮喘的主要特点是激素治疗效果差,有资料显示IL-17的水平升高是难治性哮喘激素治疗不明显的主要发病原理。糖皮质激素可以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对IL-17却没有效果,且激素可以促进Th17的分裂,加大IL-17的表达性。IL-17可以促进IL-6、IL-8的形成,IL-17不仅促进中性粒形成,还能引起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激素对抗。在文中,普通组的IL-17在激素治疗后浓度与之前相比明显减低,FEV1有明显的好转,重度组患者却没有改变,主要原因是普通组患者的气道炎症以嗜酸粒细胞为主,故对其炎症介质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关于激素能降低轻中度哮喘的IL-17浓度,却不能改善重度哮喘者的原因,尚未研究明确。

临床对哮喘气道炎症进行分型,主要是为了选择治疗方式,重度难治性哮喘的治疗要按其表型及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卢春亚,张国俊.难治性哮喘的研究新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4):656-658.

[2]张晓岩.外周血细胞对哮喘气道炎症表型的预测价值及难治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和临床特征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论文作者:王玉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  ;  ;  ;  ;  ;  ;  ;  

晚发型重度难治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王玉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