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刘轩

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刘轩

刘轩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对土木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土木工程中桩基础作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桩基础是整个土木工程的基础,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正确使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才能有效增强土木工程的稳定性与抗震性,保证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提升整个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此,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桩基础技术,并结合实例,探讨了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1 土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桩基础技术

1.1人工挖孔桩技术

人工挖孔桩是桩基础施工常见的桩基础技术,在各种土木工程施工中具有普遍性,在各大土木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见。人工挖桩历史悠久,该种技术方法流传了很久,这是一种成本最小的挖桩技术,有着以下的优势:丰富经验,污染小、耗用资源小、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简单易操作等等。另外,人工挖桩过程中,桩基承载力较大,增加了土木工程的桩基的稳固性,因此,该技术方法成为主要的挖桩技术,但也需要根据实际:地下含水量少于20m的土层,对于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不具有适用性。

1.2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主要依靠机械设备等配置完成的一种注桩,并辅助于钢筋笼,确保桩基的优良性能,也保证了机械设备打桩的效果。钻孔灌注桩的形成首先是钻孔,再对孔进行桩基的支撑,利用桩体受力移动的方向产生的动态压力,对桩基进行填补减少缩径。钻孔灌注桩需要增加桩基的接触地面的面积,提高桩基的稳固性。此外,桩基孔成形后,将孔内的钢筋拆卸,确保桩基础质量。

1.3静压桩技术

静压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技术成本较高。静压桩技术振动较弱,减少了对环境的噪音污染,且静压桩应用的设备设施操作简单,资源消耗少,符合了绿色建筑施工的要求。该技术应用的是静压桩机设备产生的压力,桩基受到压力作用完成桩基础建设。这是预应力管桩技术的主要内容,静压桩施工常用的是分段式压入法,测量定位后,划分桩基阶,有序地将桩基打入。

2 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2.1实例概述

某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8453m2,通过对建筑工程区域进行地质勘察来看,场地内地形起伏较大,且存在第四系土层、强风化及中等风化基岩分布。因此,地基均匀性差,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了钻孔灌注桩技术。

2.2钻孔灌注桩技术实际应用

2.2.1钻进施工

(1)放样定位:结合本工程的轴线及桩位布置情况,首先在施工区域内建立精准的测量控制网,然后对桩位进行放样定位,确保其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钻孔机位:本工程采用的钻机为履带爬行式钻机,待钻机到达指定位置后,对钻机的桅杆以及机身进行调整,确保其保持稳定,且定位准确,钻头的中心与设计的桩位中心之间的误差,应低于10mm。

(3)埋设护筒:首先钻机进行旋挖,达到一定深度后,放下护筒,护筒的埋深一般控制在1~2m左右,其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大200m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筒的底部至少应深入黏土层不低于50cm,同时顶端高出地面不低于30cm。在护筒设置完毕后,应对护筒、桩位的中心偏差进行校正,确保无误后方能进行钻进成孔施工。

(4)钻进成孔:本工程采用中联旋挖机成孔,在护筒埋设并定位后,本工程采用ZL-280型设备进行钻孔施工,该设备具有扭矩大、转速高、成孔效率高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钻孔质量,避免塌孔等问题的发生。待钻进至设计要求的深度后,开始进行清孔操作。

2.2.2清孔

(1)清孔要求:在清孔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孔底的沉渣厚度以及冲洗液含渣量进行观测,当冲洗液的焊渣量不高于4%,且沉渣的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清孔施工结束。

(2)第一次沉渣处理:终孔结束后,将钻头提升至距离孔底约为50~80cm,同时保持冲洗液的不断循环,向孔中注入清水,并保持钻头空转10min左右时间,直至达到清孔的要求。

(3)第二次沉渣处理:在进行混凝土灌注之前,还需要对孔内进行第二次车闸处理,首先将带有1m长的气管插入到导管当中,且其底部至少插入到水中10m,然后利用压缩空气向气管底部喷气,以降低孔内的水位,同时不断补充清水,直至达到清孔的要求,才能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2.3钢筋笼的安装

(1)钢筋笼制作:本工程所采用的钢筋笼在施工现场加工完成,为了提高钢筋笼的质量,对于主筋与加强筋的交叉位置采用点焊焊接,螺旋筋与主筋采用隔点焊加固。对于分段钢筋笼在连接时,应确保上下两个钢筋笼的主筋位置对齐,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并采用单面搭接焊进行对接连接。

(2)钢筋笼的安装:采用吊车,实现钢筋空的安装施工。本工程的钢筋笼长度超过了16m,在施工时在孔口处进行钢筋笼的接长。首先将需要接长的钢筋笼第一节用吊车吊装安装在桩孔内固定,然后将第二节钢筋笼用吊车吊起,上下节钢筋笼主筋对正错头焊接,单面焊搭接倍数不小于10d,焊缝高度不低于0.3d,焊缝宽度不低于0.6,同时保持上下两节钢筋笼保持顺直,同截面接头不得超过配筋的50%,接头相互错开不小于35d。钢筋焊接完好后,应缓慢下放入孔内,严禁砸笼。

2.2.4导管的安装施工

本工程采用的导管为无缝钢管,并采用丝扣进行连接,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以避免导管出现漏水。导管在安装时,应确保在孔内保持居中位置,严禁出现跑管、撞坏钢筋笼或者损坏导管等现象发生。导管的安装位置应确保其底部距离孔底约300~500mm左右,能放出隔水塞以及混凝土为最佳。

2.2.5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土输送泵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需要浇筑混凝土的桩孔位置倒入料斗内,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在进行混凝土灌注之前,应观察孔底的沉渣厚度,必要时进行二次清孔施工,以确保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对于混凝土灌注所需的导管,在进行浇筑之前,需要检查其垂直度、连接密封性等,避免影响混凝土的灌注效果。导管连接处的隔水塞选用与导管口径相符的橡胶皮球。保证混凝土桩截面尺寸,导管埋深不低于0.8~1.5m,连贯灌注时宜埋深2~6m,混凝土灌注应当连续进行,避免中断。

(3)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设置专人对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进行检查,以便于控制埋管深度。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骨架底部2m以上时恢复混凝土灌注,保持正常的埋管深度,灌注接近桩顶时,要保持足够的导管高度,采用接入短导管等措施,水下混凝土灌注面高出桩顶设计高程1.0~1.5m,以便清除浮浆,确保混凝土桩身质量。拆除导管之前应对混凝土面高程进行测量,以保证灌注混凝土满足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4)混凝土灌注接近桩顶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高度减小,压力降低,管外泥浆稠度比重增加,出现灌注困难,应提高漏斗高度。混凝土灌注完成时,适时拨出护筒,并做好孔口防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 结语

桩基础施工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桩基础需要承担地下各种负载作用力和地面以上建筑结构的负荷,因此对桩基的施工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掌握施工技术的要点,保证施工的规范性,确保桩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土木工程整体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223.

[2]漆妮.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4):90.

[3]许少强.刍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4):63-64.

[4]赵晓叶.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8(09):118+121.

论文作者:刘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刘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