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_终身体育论文

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_终身体育论文

跨世纪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跨世纪论文,高校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教育的总目标服务的。从目前高校体育的现状来看,只有加大“育身”向“育人”方向发展的改革力度;强化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教育;重视学生体育意识、身体素质、思想品质及能力的培养;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实现跨世纪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展望跨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将会产生巨大的发展变化。

1 体育的教育思想由“育身”向“育人”方向发展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增进人的知识、技能、体能,陶治人的思想品德,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教育的实质是以知识信息传递为主要手段,以教与学双边交往为主要形式,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实现人类社会遗传的有效机制。现代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的教育,而且还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旨在实现人的最高生活价值,是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教育。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发展,明确提出“育人”的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改革顺应了这种教育大趋势,一是要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有力,以及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二是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科学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术和技能,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尊定基础。三是要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和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上努力。重视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认真探讨由“育身”向“育人”方向发展的改革措施,以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且具有高度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的跨世纪合格人才。

2 “终身体育”教育将成为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

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看,与社会体育联系不够,学校体育结业即终身体育结束,缺乏必要的延续性,这是未来人们所不愿接受的。学校体育如何与社会体育连接,落实“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把“终身体育”纳入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这是跨世纪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德智皆寓于体,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应当以为国家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即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能以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终身健康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作为终身体育,除了因知识更新率的加快必须推广实施外,同时因体育自身的特点和体育在跨世纪社会中的特殊作用,更有推广实施的必要。

2.1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将由自动化、 智能化所代替。由于人类在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方面的进步,使人体活动日趋减少,根据用进废退学说,人体活动的减少就会使人类具有生理机能、功能退化的危险。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维持自己的体质水平,只有依靠不间断体育锻炼和接受“终身体育”教育,对身体活动进行调剂,以补偿人体活动的不足。

2.2 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要求人有更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否则不能胜任现代化大生产对人的要求,人们为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需要,避免被淘汰,只有求助于终身体育的帮助。

2.3 体育具有强身健体,调节情感,娱乐身心的作用。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人可以经常体验到自己的身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移变化,从而清醒地意识到自我身体的存在以及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4 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的寿命延长, 使人们要面临人口老化的现实。人口老化就意味着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数量比重和质量状况的下降。如何延缓人口老化和提高国家劳动力年龄人口的身体素质水平,减少老龄人口对子女的依赖等社会问题,也只有通过“终身体育”的教育才可能得到解决。

2.5 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业污染严重, 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如易发生态性疾病,同时也会造成冠心病、肥胖病等现代文明病的激增。而提倡“终身体育”教育并付诸于实施,将是克服因城市化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最有效措施。

3 重视学生体育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将提高全社会对体育的认识,普及体育知识,形成体育意识。因此,从战略眼光看,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而应下决心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把教学内容的更新、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加强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均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并把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切实抓好。跨世纪的高校体育将摒弃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狭益观念,而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即把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与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发掘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寻找体育的美感,引发对体育的兴趣,产生体育意识,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去进一步学习、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因此,跨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3.1 使学生了解运动技术动作的人体解剖特点, 运动生理规律及其对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状况,真正学会根据不同性别与年龄的需要,采取相应锻炼方法的能力。

3.2 使学生学会在运动过程中如何保证必要的卫生条件, 如何科学的配备营养食品,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效果的能力。

3.3 使学生能掌握对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评价指标的检测方法, 具备运动后能及时掌握促进身心健康效果的能力。

3.4 提高学生对群体活动和群众性竞赛活动的组织能力。 因为群体活动和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特别是体育竞赛中的某些健康向上的精神、道德、传统、风尚,往往更能渗透到人们的意识之中,从而成为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群体意识。

4 强化健康的身体与心理教育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 年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也就是说,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是完美的健康人。医学上将处于不完全健康,又没有患病的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它是健康与疾病的交换地带,是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中介点”,要预防疾病就必须改善“第三状态”,而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是改善“第三状态”的基本手段。

众所周知,跨世纪对人类的挑战是全方位的。高校体育的重要职能就是培养体质强壮、身心健康、勇于开拓、能吃苦耐劳的跨世纪人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只要进行运动,就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也是导致目前高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没有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生理角度看,一个人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受卫生、营养、运动三大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不同年龄阶段与医疗保健措施的制约。而生活方式则是将这三大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的综合体现。因此,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将强化健康的身体与心理教育,强调科学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随着体格锻炼和科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以及由于营养、卫生、运动三大要素及医学和优生优育等项科学知识体系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将系统的渗入到包括体育和生活管理在内的全部教育生活之中。同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全国“到2000年人人都要享受卫生保健”的《阿拉木图宣言》的贯彻,跨世纪各年龄受教育者的体格的强健程度和心理适应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跨世纪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对人体“质量”的需要。

标签:;  ;  ;  

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_终身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