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一)_道德教育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一)_道德教育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纠正了“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之后,逐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那以后20多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20年来的巨大成就,并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而且包括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同样,中国20年来的巨大成就的动因,既来自于经济建设任务的激励,也来自于政治和文化建设任务的激励,还来自于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有效保障。

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可以说,20多年来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既坚持了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来教育党员和人民,又坚持了思想道德教育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总结这一基本经验,是我们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领域的主要特征

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刚刚起程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预见在一场新的革命的征程上,困难和问题将层出不穷,需要我们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重要的前提是,我们在着手改革开放事业之初,就必须对所面临的各类新老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

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是我们党对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正确而深刻的反思的结果,得来极其不易。这一论断,对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指导作用,对深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些根本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一论断包含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即,一方面,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任何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张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受到坚决抵制;另一方面,中国所处的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是向着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阶段。但是要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特别是要达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若干代人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因此,在现阶段所提出的建设任务和所选择的建设步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克服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这两方面,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的特征,也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进行认识,这是我们做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残余,仍然在顽强地表现自己、影响人们

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思想理论建设,强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我们党的创立和党所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为先导的。当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教育武装全党的运动。正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清算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从而为党的七大确立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最终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都是由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武装全党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保持和发扬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的优良传统,并把这一传统推广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在全国人民中间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我们党又结合新的历史实际,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展开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活动,党的十五大正式把这一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新中国建立50年来,在我国社会所进行的这样一种一脉相承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教育,已无可置疑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主要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来制订实施,国家的大政方针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已真正成为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已深入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中,成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甚至是话语习惯及文化心理,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思想行动的指南或动因。

如果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看不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我们就会在思想道德的教育中犯绝大的错误。

然而,同样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不简单地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彻底战胜了资本主义的和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相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理论的矛盾和斗争,必将是长期的、甚至是很激烈的,封建主义的特别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决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一定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一定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去影响和争夺人们,尤其是去影响和争夺青少年。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矛盾和斗争的焦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指导,还是否定、动摇、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尤其是集中反映在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还是用“左”的东西来影响我们,反对、怀疑改革开放,或用右的东西来影响我们,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248页)“自由化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方向上去。”(《邓小平文选》第3卷,181页)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根本上就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对立,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这种对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将会长期存在下去,并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领域的一个基本特征。

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之外,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从意识形态的总体力量来看,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我国已不可能再获得现实的制度基础,因此中国不存在复辟封建主义的现实危险性。然而,由于中国的封建制度长达2000余年,封建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其思想观念,决不会随着旧制度的灭亡而同时灭亡,反而会潜藏在历史文化之中,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因此,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也夹杂在现实的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之中,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领域的一个特征。

(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之一,但“西化”、“分化”的思想影响也严重存在

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根本对立,是中国应当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对立,其实还有另一种层面的意义,也就是爱国主义与“西化”、“分化”的对立,即爱国主义与全盘西化和分裂祖国的对立。这种对立,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邓小平文选》第3卷,3页)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爱国主义主旋律之外,还有“西化”、“分化”的噪音。这些噪音散布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不要主权、国权、国格、人格的论调,甚至鼓吹全盘西化、民族分裂。

爱国主义是同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厚爱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独立,抵御外来侵略和渗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与集体主义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总是通过具体的民族、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实现的。中华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我们整个民族在近现代国际国内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要求和目标指向。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使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升华到新的时代高度,获得崭新的性质,发挥巨大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不仅是因为爱国主义本身就是主权国家对外交往的产物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因为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一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必由之路。

(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全社会道德的主体,但非社会主义的道德特别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道德仍然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之后,在思想文化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的革命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观念是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核心的部分是其政治伦理观,这是儒家推行“德治”、“礼治”的必然结果。儒家那一整套封建伦理纲常思想,在人们的心灵中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革命与建设,首先就是打破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三纲”、“三从四德”、愚忠愚孝、歧视劳动人民、歧视妇女等腐朽思想;同时,也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建国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革命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标志,就是在全社会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道德思想体系,并培养出一大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在全社会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

但是同样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思想状况也是异常复杂的,各种错误的道德思想和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对人们产生着误导和腐蚀,特别是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误导和腐蚀。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人们有着更为直接和严重的吸引力;封建主义的道德观念残余,也借尸还魂,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散发毒素,腐蚀人们的心灵。这些年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黄、赌、毒泛滥,等等,无不说明剥削阶级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顽强地表现着自己,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展开激烈较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把握各种道德思想的矛盾与斗争的大格局,要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道德思想,但更重要的是,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度中,封建主义的道德思想中的腐朽成分,决不可能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在一夜之间被清除干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思想与封建主义的道德思想的矛盾和斗争,必定会长期存在下去,在道德领域反对封建主义的任务,将是尖锐的和艰巨的,对此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思想领域内,居于矛盾与斗争中心的,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同资本主义道德的矛盾和斗争,因为这种矛盾和斗争,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与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特别是其中的人生价值观,较之于封建主义的道德观念对社会主义的侵蚀和危害,毫无疑问要来得严重得多,对此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警觉。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思想同资本主义的道德思想的矛盾和斗争,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同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原则的矛盾和斗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分歧与对立绝不是简单地要不要集体利益或要不要个人利益之争。得到正确表述的集体主义,从来都是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的;而严肃的资产阶级的学者在谈论个人主义时,也很少公开否定社会整体利益。在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统一的问题上,根本的分歧和对立在于: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而个人主义则强调以个人利益为基础。这种根本分歧和对立的根源,首先来自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同时也来自于受一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趋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同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的矛盾和斗争,不能不显现出复杂的态势,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领域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握这一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尤其是思想道德领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工作。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

列宁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的意识不会在工人中自发地产生,自发产生的只能是工团主义,因此,社会主义的意识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参看《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317页,人民出版社, 1995)列宁所提出来的“灌输”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性质,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首先,就在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其他什么性质的国家,尽管只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但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这毕竟是一种质的飞跃和分野。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因此,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这种信仰是否坚定,这种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水平是高还是低,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主义地、生动活泼地而不是简单生硬地、分层次地而不是一刀切地向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带根本性的任务。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思想道德并存和相互激荡的环境下,进行这样的宣传和教育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就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与当今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结合起来,使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认识世界、分析形势、解决现实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必须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阐释。坚持才能发展,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应当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当前对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主要是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中心任务是要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是我们的宏伟目标。为了顺利地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有各方面的保障条件。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首先是保障正确的政治方向。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也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样,关系就大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邓小平文选》第3卷,204页)这个问题的原则的分歧正是在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弄清楚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事业的性质,防止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迷失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其次是保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了提高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奋斗的自觉性,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使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认识到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个人自己的利益的辩证关系,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同上书,190 页)现阶段,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个人自己的利益,集中体现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团结、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奋斗。

再次是保障有稳定的社会心理,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消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使得社会矛盾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应当肯定,绝大多数的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思想道德教育正是调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最有效地手段。把握特征,找出重点,分清是非,有的放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解决思想上、认识上和情绪上的问题。社会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的稳定,而社会心理的稳定往往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道德觉悟的基础上的。

(三)抵制和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重在建设,因而主渠道应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表扬鼓励为主。但思想道德的重在建设的方针,并不排斥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尤其是在各种思潮并存和相互激荡的形势面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必须做到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因此,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武器,抵制和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首先是要做到理论上清醒,这就需要分清一些重大的理论是非。江泽民同志在谈到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时,曾提出划分清楚七种界限,即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媚外的界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

比如,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基础,如果丧失了这一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必然会成为一句空话,最终遭到失败。其次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也反对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潮,马克思主义面临严峻挑战的国际大症候下,尤其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抵制和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再比如,要划清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与私有化的界限,就必须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来抓,真心实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坚决维护他们的利益和权利。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各样的私有化方案,反对“一股就灵”、“一卖了之”等错误观点。

还比如,要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同时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所谓的“多党制”、“三权分立”,以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思潮。

从理论上划清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七种界限,既是保持头脑清醒的表现,也是实际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行动。因此,应当把划清这七种界限的工作,当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

(四)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的新人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要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心任务,是要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思想道德重在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重在培养社会主义的新人。

邓小平同志对造就“四有”新人的问题极为重视,反复强调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是要把青年一代教育好。在“四有”里面,邓小平同志尤其强调理想和纪律,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同上书,209页)造就“四有”新人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不是一个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目标,而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的,不但有深厚的客观基础,而且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没有一代“四有”新人的成长,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造就“四有”新人的目标,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物质文明建设,都失去了前进的目标,也失去了依靠的动力。一代新人的成长,既是新社会前进的标志,也是新社会前进的社会动力基础。

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是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不但能够按照科学精神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而且能够按照唯物史观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其次是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即能够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忠诚正直、勤劳勇敢、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等等;第三是指科学精神,即能够不断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体、美、劳、心理健康等其他综合素质。在所有这些思想道德素质当中,最基本的素质仍然是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立场。 (未完待续)

标签:;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一)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