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中运用心电辅助定位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患者65例,运用心电监护仪连接3导联夹式导联,在导管置入体内后,用RA导联夹,夹于三向瓣膜式PICC尾部的内置导丝金属裸露处,接生理盐水匀速输注,从而导出特征性P波。通过P波形态,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结果:65例患者61例出现了特征性P波,占93.8%,X线射片提示,47例入上腔静脉,占72.3%;15例入右心房,占23%;1例入颈内静脉,占1.5%;2例因行动不便拒绝射片,占3%,其中4例患者未出现特征性P波,X线射片检查,3例在上腔静脉,1例在右心房。结论:心电辅助技术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中可以运用,但不能替代X线射片这一金标准,要推翻这一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097-02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广泛用于放、化疗病人的治疗,肠外营养输液治疗,外周静脉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PICC置管技术解决了这些患者输液难的问题,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PICC导管尖端应放在上腔静脉(SVC)的下1/3段到SVC与右心房的连接处[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心静脉导管心电定位法,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受到重视,近年国外有人采用心电图监测PICC置管时导管尖端的位置,并逐渐得到推广[2]。心电图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置有着实时监测、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势,逐渐被国内研究者广泛关注。Pittirut等[3]使用生理盐水推注法引导腔内心电图,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中定位,并证实了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精确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心电辅助定位技术在三向瓣膜式PICC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临床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在我科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患者65人,男23例,女42例,年龄7~77岁,平均51.3岁。肺癌13例,乳腺癌11例,胃癌9例,结肠癌6例,直肠癌6例,食管癌3例,骨肿瘤5例,淋巴瘤6例,卵巢癌2例,宫颈癌1例,白血病1例,肾癌1例,尤文氏瘤1例。患者置入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中均采用腔内心电辅助定位技术了解导管尖端位置。
1.2 材料与仪器
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改良赛丁格穿刺套件、PICC穿刺包、迈瑞心电监护仪(型号iPM8)、3导联夹式导联线1根(RA导联改为鳄鱼夹)、电极片3个、输液器、生理盐水100ml。
1.3 操作方法
置管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由PICC专职护士进行操作。①操作前:用75%的酒精清洁所测量的部位,分别是双侧锁骨下和左侧胸大肌体表皮肤,取3个电极片贴于这3处,以模拟标准肢体导联,将心电监护仪调至Ⅱ导联。记录下体表心电图。②测量长度:患者取仰卧位,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测量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隙,在肘横纹上10cm处测量臂围,并记录。③行PICC穿刺置管:常规消毒、铺巾、穿刺、送管。④心电连接:导管送至肩部时,由助手将右锁骨下(RA)导联取下,夹于三向瓣膜式PICC尾部的内置导丝金属裸露处。⑤助手将排好气的输液器与支撑导丝尾端的厄尔接头连接,并打开输液器开关,调整滴数50d/min。⑥操作者边送管边观察心电监护仪上EKGⅡ导联P波振幅的高低和形态,来调整导管置入的深度。当出现高尖的P波时固定导管,置管结束,撤出导丝,分离导线,按常规妥善固定PICC导管。
2.结果
65例患者有基础P波的64例,其中61例患者出现了特征性P波,占93.8%,有1例患者没有基础P波,在PICC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后出现了特征性P波,X线射片检查,47例入上腔静脉,占72.3%;15例入右心房,占23%;1例入颈内静脉,占1.5%;2例因行动不便拒绝射片,占3%,其中4例患者未出现特征性P波,X线射片检查,3例在上腔静脉,1例在右心房。
3.讨论
实验证明,三向瓣膜式PICC也可以通过腔内心电图监测技术引导出特征性P波,在PICC置管中实时监测导管的位置,指导导管头端定位。在研究中,利用腔内心电图实时监测技术及时调整5例导管异位,降低了导管异位。李建国等通过对165例置管患者的观察,得出心内EKG辅助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可作为穿刺后X线检查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4]。但在研究中有23%的患者置入的PICC过长,有1.5%的患者异位到颈内静脉,仍出现特征性P波。4例有基础P波,导管置入到上腔静脉后未出现特征性P波,其中1人为7岁儿童,该方法是否对儿童无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心电辅助技术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中可以运用,但不能替代X线射片这一金标准,要推翻这一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2.
[2]贺学宇,李建国,王练.心房内心电图辅助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定位[J].医学新知杂志,2008,18(2):83-84.
[3] Pittiruti M,Bertollo D,Briglin E,et al.The intracavitary ECG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tip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results of an Italian multicenter study[J].J If Vascu Acc,2012,13(3):357-365.
[4]李建国,杜朝辉,周青,贾宝辉.心内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5,13(1):24-27.
论文作者:李峰,吴育红,徐星,周蔚,魏芦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导管论文; 瓣膜论文; 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心电论文; 心电图论文; 特征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