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判与地理课程建设_地理论文

文化批判与地理课程建设_地理论文

地理课程的文化批判与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课程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在中小学各年级设置地理课程之后,地理课程一直是学校教育基本课程之一。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地理课程的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未能得到应有体现,没有受到学校与社会的应有重视,1993年甚至取消地理高考。在受应试教育与高考指挥棒影响极深的学校教育环境中,地理课程虽未被取消,但在中小学已形同虚置,导致地理教育质量的滑坡,同时影响了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然而,在当前国家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地理课程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在文化选择中培养和造就一代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新人,构建新的课程文化成为课改的重要目标。因此,跨世纪的地理课程改革也必然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对地理课程进行批判与反思,努力以新课程文化思维为导向,建构当代地理课程文化,以促进地理课程的长远发展。

一、地理课程的文化批判与反思

过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往往被认为是“文化”人的重要标志,可是恰恰在一些地方与学校,地理被异化为最没有文化味的学校科目之一。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在逐渐摆脱工具论课程观束缚的同时,对作为文化主体存在的地理课程有了新的认识。然而由于社会文化偏见的存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于学校地理课程的认识仍然有着一定的误区。

1.地理课程被看做是单纯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

有很多人单纯地从地理课程的实践价值角度出发,认为学校地理课程就是教会学生辨别方向、确定位置、选择路线等,从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工具而已。必须指出,地理课程存在实用价值,但工具价值绝不是它的全部核心价值所在。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地理学会委员会曾向英国国民指出地理课程的价值是:“旅行和通讯已十分普遍,大英国土遍布世界,仅仅这些理由就已足够证明这门科目(地理)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不管怎么说,从我们的目标上来看,有用的地理信息价值必须体现在它作为教育工具的用途上——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1]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理课程不仅是教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学会理解与正确看待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引起人们关注与反思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以及技术的异化等,并理解不同文化价值取向下世界各国人们不同的观念。

2.地理课程被等同于一般的地理常识

现今社会中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地理就是一些地名符号之类的常识性知识而已。甚至教育界有教授批评道:“不要夸大地理课程的作用。地理不就是一些地理常识吗?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学生不知道什么铁路线,不也照样到达目的地吗?”教授都这样看待地理课程,更何况一般的大众。我国的媒体经常报道,美国的青年是如何缺乏地名知识,从而说明他们地理素养之低下。这是一种把地理常识与地理素养完全等同的误解。其实,在地理学习上反映出来的文化层次孰高孰低,需要我们清醒地去思考与辨别。我国有些学生对地名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地理素养与能力未必高,甚至很低。

“地理”不只是一般的地理性常识,它还扮演着将其它自然、人文科学落实到生活上的重要角色。地理常识不能不要,但它不能代替地理学习的所有内容。比如,我们要让学生不仅知道江淮地区有“梅雨”这一天气现象,而且要了解梅雨产生的原因、梅雨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使静止的常识上升为鲜活的知识,才能赋予地理知识文化价值与生命意义。

3.地理课程被认为就是机械记忆为主的科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学生的印象中,地理课上就是要死记硬背一些简单僵化的地理名词、地理概念与地理原理,地理课程对他们来讲没有乐趣且毫无用处。这种印象深刻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有些学生成年以后在头脑中仍然保留这种看法,以至于影响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过度“应试教育”的支配下,学生完全丧失了“人”的个性而变成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的产品。地理课程中只注重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以至于呈现给学生的是简单僵化并被定性了的地理概念、原理及规律,而忽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的内在文化价值,更没有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在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人们忘却了地理科学对“生活世界”与人生的终极关怀功能,使得地理课程的文化内涵被忽视。

二、地理课程价值的文化审视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学校地理课程对教育的贡献就是让学生“认识了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以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学会了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和其它国家的文化”。[2]从文化的角度看,由于文化的价值导向对人的心理、基本人格、价值判断、行为取向和精神追求的奠基作用十分巨大,因而地理课程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学生学习地理课程,不仅会获得地理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将受到渗透着时代特征的主流价值观和人文品质的培育。从文化的角度看,地理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

1.促进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作为教授“地理”的学校地理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地名常识与其它常识性知识,而且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让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课程的文化价值在于让学生初步形成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和人文品质,逐渐形成一种“生命共同体”意识的萌芽与文化认同,塑造21世纪公民的形象。

2.引领学生学会人地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一种谋求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正在成为当今文化的主题,其所认同的价值观和秩序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让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这表明地理课程必将引领学生认识、认同和融入这种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文化体系,培养其作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和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包容多元的文化

无论是现今的世界,或是一个国家、一个省(州),甚至一个社区中,都可能同时存在着多种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族群之间的摩擦,严重的会引起国内甚至国际的战争。地理课程的价值在于协助学生了解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而包容其它文化的存在,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4.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世界

自然中蕴涵无穷的真善美,处处有美的感动,引导学生用美丽的眼睛去欣赏那多姿多彩的世界,才能深一层认清生命的美好。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赫特纳曾指出:“在理论的地理学以外,还有一种美学的地理学。”[3]经过长期构建的地理学,实际上已经成为一门充满美学意义的课程。地理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内容。对美的追求是对生命的追求,美的体验是生命的体验,美的创造是对生命的创造。学生通过地理学习,接触各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学会欣赏世界,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审美情趣与自身内在美的气质。

三、地理课程的文化特性

地理课程既具有一般课程文化的特征,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学科文化特性。

1.传承性与地域性

人类文化的发展既有变革的一面,同时也有传承的一面,即在其体系中有隶属于历史的长期稳定的东西。地理课程的传承性是指其作为文化工具的一面,即地理课程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在对待地理课程文化的看法上,不能人为地割裂与否认这种文化传承性,将地理科学文化中那些延续性的、亘古不变的要素看作历史的糟粕而弃之不用,从而使得地理课程改革脱离了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使自己失去了文化的支撑。

文化是不同地域之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地理课程的地域性是指在不同的地域,也即在不同的国家中,产生不同特点的地理课程文化。世界不同地域之上的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系统下,不同国家要选择哪些内容和方法作为地理课程的核心“法定文化”,必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必然构成不同民族特征、特定的地理课程文化。“任何课程或知识的发展和创新实际上都必须考虑本土的文化处境。”[4]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其是否与本土文化相适应。地理课程改革在充分重视全球化影响的基础上,必须扎根于中国地域文化传统,考虑不同文化间思考方式的差异性。

2.社会性与实践性

地理课程的社会性是指地理课程的文化内涵必然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会对当时的地理课程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文化心理、道德规范等方面影响着地理课程文化的内涵。如,在地理目标方面,在我国较早的一部地理课程纲要中,课程目的有这样的规定,“说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互相依赖的实况,以扩充民族及国际的同情心。认明本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以培养自助、自决的精神。利用自然的景物,培养审美的观念。”这个目的也提及要学习一些“实况”,也就是地理事实,但学习的最终目的却是“扩充民族及国际的同情心”。又如,在早期其它版本的课程标准对“目的”的表述中,多处可见“根据民族主义”、“根据民权主义”、“根据民生主义”、“总理实业计划纲要”等规定,[5]这种规定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

地理课程的实践性是指其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不单纯是为了总结或研究,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在于指导实践,用于实践。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学校地理课程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地理问题,指导学生将所学地理科学文化与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之中。同时,现代社会中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学校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加强。

3.多元性与融合性

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而实际上,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社会文化永远不可能是一元的。地理课程的发展向来是不排斥文化的多样性的,它的发展愈来愈体现文化的多元并存且相互交融的趋向。不同地域和空间上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正是交流和对话的基础,并由此达到互相渗透、互补互动的可能。因此,地理课程的多元性是形成符合自身需要的课程文化体系所必需的。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达的交通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都呈现互相开放、互相交流、互相引进、互相吸取的发展趋势。而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教育、战争、移民、旅游等。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理课程鼓励学生成为多元化的全球公民,懂得欣赏本地文化传统和思考模式,同时要尊重其它文化,并适当采纳其它文化的观点,接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合理融合。

4.时代性和创新性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目前,人类社会已从工业文明进入一个知识信息的时代,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信息社会中的科学知识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知识和社会观念的更替周期越来越短,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地理科学知识也迅速发展,相应的学校地理课程内容变化的周期也缩短,那么地理课程也同样必须具有不断丰富发展、开拓创新的时代性。地理课程应在民族性的价值取向与时代性的价值取向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既要保持本土民族特色,同时又要具有国际视野,不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同时,创新性是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地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内涵的创新性是和现代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在当前的地理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地理课程的创新性还表现地理课程不再单纯的是已有社会文化与地理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制、传递、维持、辩护的工具,而转变为自在的、自主的、自觉的文化主体,这不仅是由地理教育本身的根本属性与逻辑所决定的,也是当代教育与学校地理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四、当代地理课程文化的建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课程在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同时,作为文化主体也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地理课程的文化价值也需要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发现与认可,这就要求当代学校地理课程要有文化主体的自觉性,自主建构起一种生活化、生态性及反思性的课程文化。

1.建构生活化的地理课程文化

新课程文化的实施过程及运行机制应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具有体验性、开放性、情境性、生成性等。因为课程本身就是文化,我们建构生活化的地理新课程,使地理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是为了促进地理课程文化的动态生成,使地理课程本身成为文化的主体存在。

生活世界向来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现代哲学越来越趋向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胡塞尔到维特根斯坦,从哈贝马斯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虽然他们提出的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不同,但他们对生活世界的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生活世界’的概念绝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生活世界’一方面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在其中的世界,生活着的心物统一的世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生的过程、人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6]“生活世界”的核心是人及人的生成。而课程是儿童完整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是学生生活的最丰富的诠释,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因此,“课程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7]地理课程文化的核心也应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促进学生的生成。“回归生活世界”不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而是一种课程理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生成性思维方式。生活化的地理课程就要结合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完成真实地分析自然现象与社会问题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机会。面向生活世界的地理课程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现实感,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如:考察研究当地河流的水文情况,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调查分析主要的工业类型,对本市主要的商场做个简单的区位分析;运用地理常识看懂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在休闲时,懂得如何利用环境或选择路线进行休闲等。

2.建构生态性的地理课程文化

地理课程在当今学校发展中,其文化传承的工具性被僵化与绝对化,以至于就其地理课程本身而言形成了霸权性、强迫性和教化性。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是一种集体活动,教师、学生与地理教材等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实际上地理教师、学生与地理教材之间只形成了单向的过程,是一种表面又被动的人(地理课程编制者)与物(教师与学生被降格为工具、降格为物)的作用,而不是多向、内在、和谐的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这种课程的实质是独白,独白的实质是独自、独断、霸权、强迫和教化。人的生成、创造和超越不是在专制、等级、禁锢和自闭的课程中实现的,而是在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课程中进行的;不是在人对物的独白中实现的,而是在人与人的对话中产生的。

后现代课程表征为交往、联系、去中心、多元化,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模式要具备的“4R标准”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关联性。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课程是一个丰富复杂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依据生态课程观,生态系统的原理其实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我们建构生态性的地理课程就是要使地理课程文化主体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平等交往、密切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民主、自由、开放、和谐共处的系统整体,这样既利于师生以独立的人的方式进行文化学习与创新,又利于地理课程中的文化主体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视界的融合,最终达到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的目的。在地理课程中,要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认识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理解地理内容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的环境伦理道德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智慧”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有利于地理情感和态度的形成。除了培养热爱家乡和祖国、尊重自然与人文多样性等情感之外,还要突出道德意识的培养,切实地将地理课程作为实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道德意识形成的主要载体。

3.建构具有反思性的地理课程文化

我们需要对不同地理课程理性背后的文化处境有更深入与广泛的理解和研究,从而逐步形成一种日益成熟的自省能力机制。否则,一个缺乏自我思考能力的课程体系,也是一个缺乏文化自我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地理课程是存在于现在而面向于未来的课程,它只有通过反思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引领与超越现实存在的文化,才能去追求一种理想和面向未来的文化。

从根本上讲,地理课程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文化品质,是某种价值判断的文化活动。虽然科学性在地理课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其存在的人文价值从来都不是中立的。学生作为地理学习的主体是要与他所学的内容融为一体,学习成为其生命的一种体验。学生对待地理文化知识时只有进行批判与反思,才能构成其真正的一种文化体验。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和谐观与文明的生活及生产方式的国民。这种国民在对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上要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即一种文化反思能力。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与发展。只有使学生拥有反思批判精神、独立自由的人格以及超越自我与现实的智慧,地理课程才能走向超越与发展。如,对于“旅游业是无烟(污染)工业”这一观点,学生联系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旅游区车流的增加使有害尾气的排放量大增,景点餐饮业的发展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对绿地、水面的白色污染加剧……,对这一观点进行反思,指出“旅游业是无烟(污染)工业的看法过于片面,发展旅游业不能忽视环境保护!”

标签:;  ;  ;  ;  ;  

文化批判与地理课程建设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