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例谈地理学研究的选题与方法_地理论文

从实例谈“地理问题研究的选题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例论文,地理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值得中学生研究的地理问题十分广泛,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探究寻找。

一、研究生活中的地理

案例一:扬州市区一楼居民冬季采光情况抽样调查(节选)

——实验法的工具、采样、过程、原理、结果及评价

该课题是用测量工具测量一些居民小区的楼高、楼间距、上窗沿高度,再处理原始数据,其间须用到地理和数学知识。

点评: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方面属性,该课题涉及的是自然地理科学范畴,科学本身是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所以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实地测量法,也称实验法,即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借助有关实验,得出有关数据结果,再通过几何计算获得调查结论。涉及的知识领域是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是生活化的课程。这是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技术,课题的两位同学运用得很好,目的、工具、过程、方法、原理、结果、评价写得很清楚,以下摘录于他们的研究报告。

工具:三角架、三角板、卷尺、水平仪、半透明乳胶管、重锤等。

采样:时间选取1月下旬至二月中旬,设扬州市一楼居民居室采样点十个,分别居扬州市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附图略),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

过程:(1)找出被测楼的顶点的重点;(2)用三角板、水平仪等测水平线至楼基部的高:用45°角的直角三角板,调整距离,使三角板边上两顶点与楼的被测顶点在同一直线;(3)量出两楼间距(南楼顶点的垂线至被遮窗户所在平面的距离);(4)量出窗沿高。

原理: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原理测楼高,(图略)另加上窗沿高。

看冬至日正午太阳光能否照入一楼窗户,取扬州的平均地理纬度为32.45°N,冬至日太阳高度α=34.12°,g为楼间距,e表示阴影高度,窗沿高为d,楼高H=f+d(图略)

e=H-f=H-tgα*g=H-tg34.12°*g(常数)

如果e>d,被遮楼无光线进入屋内,e<d则有光线进入屋内。

被遮楼整天无日照时间计算(d=e有一线光线)

tgθ=f/g N=(θ/0.26°)*2=θ/0.13°

结果:见下表:

评价:依据国家建筑间距指标规定,对调查结果评价如下:

(1)大多数一楼居室冬至日正午无日光照射。

(2)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建筑楼间距小于标准水平,一个月无光照,新建住宅楼间距接近甚至超过标准水平。

(3)总体上扬州市住宅建设比较规范,冬季采光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仍有部分居民住宅楼冬季采光困难,建议今后建筑设计多加考虑,给一楼居民更多的阳光。

二、研究社会密切关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案例二:在讨论中设置出问题情境

点评:通过集体讨论的方法设置问题情境非常好。注意围绕中心议题的概念表现开展调查,深入研究。

学生管艳和马瑞芳研究性学习课题方向早已明确——人口老龄化问题。以下是她们的讨论:

“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都在关注,肯定是有价值的研究。”“是啊,而且对明天的发展很有用,但题目太大了,怎么去做啊?”“我们可以以点带面,调查一个区的情况嘛,”管艳说。“好,就调查附近的安乐居民区吧。”“让我们先讨论从何处着手调查吧。”

归纳管艳和马瑞芳的讨论,设置的问题情境如下:

(1)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和世界上形势如何?(查资料)

(2)我们生活的城市情况如何?

(3)老年人口关心哪些问题?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表现和解决得怎样?

(4)对今后所在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措施。

这两位同学的研究方向是对某一项社会关注的现象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他们采取的方法是调查法。现行课堂教学接触得较多的是经过抽象加工而成的现成的知识,缺少直接经验和真正体验。而通过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在体验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尝试了与他人交往和合作,发展了自己的各项技能和能力。他们通过社会调查获取地理信息,获取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努力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案例中两位同学选择户外调查收集资料,统计数据,挖掘自己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可行的。

调查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确定课题—制定计划—调查实践—采集数据—分析信息—撰写报告—交流课题—评价总结。

三、围绕某一专题,用网络或文献查找法探究理论与规律

案例三:从哪里获得扬州旅游的知识

点评: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网络媒体深入诸多领域,各专题网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会提取、利用,你将受益无穷。书本文献上已有的成果也期待你的再发现、再创造。

学生翟炜对刘庆说:“我想研究旅游专题,研究扬州旅游发展方向。”“哦,旅游?那太奢侈了,去一个城市要花费许多。”“不必吧,读万卷书可以代替走万里路,旅游知识书本上有的是。”“嗯,有道理,除了书本,还可以上网查,如今网络世界里信息丰富,应有尽有。”“好,那咱们分头行动,我找书,你上网。”

第二天刘庆一见到翟炜就递给他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华夏旅游网:http://travel.tom.com.新旅游网http:// www.aaa.- nnn.com.走遍中国旅游资讯网http://www.walk china.net扬州旅游网http:// www.yz.tour.net”翟炜说:“哇,收获不小,你瞧,我也找到这么多有关旅游的书,还有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的系列专版,高二选修地理课本上有专门讲述旅游的章节。”刘庆说:“现在我们材料丰富了,我们讨论一下研究方向吧。”

用网络、文献查找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运用此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带着问题去查找,确定研究方向也需有一定量的原有知识储备,因特网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网上世界浩瀚无边,书籍也是大海,必须有目的地选择;第二,繁杂的资料信息必须按自己想法加工、处理,对知识重新整合、联系、分析、分类、重组,发现内在规律。一定要防止根本不去研究,找一些资料拼拼凑凑而成的所谓论文,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相悖的,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提取、处理、利用、加工信息可发展能力,培养素质,也反映学习态度;第三,大专题要选择一个角度去学习研究,如翟炜、刘庆最后论文题目是《关于扬州旅游发展方向的几点建议》,提出了发展小巷古宅游、盐商文化住宅游、寻找唐诗中的扬州、运河古渡水上游及与周边郊县景点结合的套餐式游等,言之有据,行之有理,体现了城市未来主人翁的责任感,对有关部门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标签:;  ;  

从实例谈地理学研究的选题与方法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