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动互联网推动人的“进化”,虽然未能在肉体上让人类更加强大,却从外延层面让人类经历了近乎脱胎换骨的进化。在2013移动互联网新生活论坛上展示的那些从不同层面塑造人类生活新生活的产品,不管是闪点、乐视TV・超级电视、有道笔记,还是格瓦拉、穷游和嘀嘀打车,虽然,这些创新产品所塑造的新生活还是那么的懵懵懂懂,但是今天的不断尝试,何尝不是明天更大范围的改变世界的前奏。
关键词:移动;通信;生活
一、被改变的衣食住行
一直以来,煎饼都被认为是一个很“土”的食物,煎饼行业也被认为是上不了“台面”的行当,然而却有人把煎饼变成一种时尚,让人感觉吃煎饼跟喝星巴克是一样的。在北京国贸附近,一家叫黄太吉的餐厅,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和工具,赚足了眼球,把煎饼卖到年500万的流水和近4000万人民币的估值。
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黄太吉这样的餐厅,而是每一个食客。人们去餐厅用餐,通常有这么几个比较让人头疼的环节,选择餐厅、预定餐厅、点餐。现在,围绕着3个“痛点”,形形色色的App在提供帮助。在很久以前,身处陌生之地,如何判定哪家餐厅最好吃?自然是吃客最多的那家。现在呢?只要打开大众点评之类的点评类应用,甚至远在千里之外,就可以知道哪里有最好吃的餐厅,且如何到达。与此同时,团购类应用,更是让食客们花最少的钱,吃到最划算的大餐。仅2013年第1季度,国内餐饮类团购总成交额就高达34.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62%。
找到了餐厅,又会为点餐发愁?移动互联的应用,同样可以帮助人类做出决策。比如,一个叫做番茄快点的App从餐厅点餐这样一个看似极为平凡的的生活场景入手,直击用户外出用餐环节中的“痛点”,再加上精准的商户定位以及精美贴心的应用界面,更能让用户在实际使用时享受便捷的产品服务,聚会点餐从此不再是难题。
信息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对称,让餐厅变得透明,食客变得聪明。难怪黄太吉创始人郝畅说:“不要试图控制消费者,因为这是没可能。现在的消费者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消费者,只有引导他们,让他们跟随你,喜欢你,主动告诉他们怎么分享,并给他们理由,才能让他们主动分享你。”
在解决了吃的问题的同时,移动互联还对接了人们日常的出行。无论从用户角度、公益角度还是商业角度,嘀嘀打车都在做着一件正确的事情。
一边是乘客,一边是出租车司机,乘客的诉求是打到车,司机的诉求是降低空驶率。在北京市调整出租车价格之前,一个司机每天空驶率是30%,如何对接乘客与司机的需求,降低空驶率?嘀嘀打车做了这样一件改变人们打车习惯的事情,打车不是去站在路旁招手,而是打开手机上的嘀嘀打车App,输入目的地,信息就会被推送给附近的出租车司机。
在解决住的问题上,蚂蚁短租做出了很好的尝试。通过整合大量活跃房东、高性价比房源及诸多真实需求房客,蚂蚁短租组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是信用体系的搭建。通过线上线下的持续努力,蚂蚁短租将优质可信、高性价比的房源展现在用户面前,使得基于房产的O2O释放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移动互联网与衣食住行的横向整合创新,有一个共性,就是打破了信息围墙,让衣食住行的每个环节尽可能地透明。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更低,在任何场景、任何时候都可以非常便捷的获取信息。拥有了足够多的信息,人类不再需要“能掐会算”,而是一切都“一目了然”,每个消费者都是非常聪明的个体。
二、不一样的娱乐和工作
乐视推出的智能电视就是诸多试图颠覆传统的尝试之一。在乐视网联席CTO袁斌看来,智能电视未来的核心是内容应用和用户体验,智能电视将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大屏入口。强化产品体验,依托多屏战略和大数据平台,乐视网希望改变延续了近90年的电视模式,让电视“读懂”观众的喜好,根据观众的喜好推送个性化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样正在被改变的,还有比电视更大的屏幕――电影。在美团网创始人王兴看来,在中国看正价电影是一件非常没有逻辑的事。去年全国票房170亿,6%左右通过美团销售出去。在美国看电影八九美元,可中国正价票需要80元甚至120元,而且空置率非常高,是对社会资源极其大的浪费。美团网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格瓦拉也将改变传统的立足点放在电影上,他们希望改变延续了近百年的看电影的习惯。格瓦拉这家率先立足于上海市场的公司,短短的时间,通过本地化作战,以一款手机应用,在2012年全年销售额达4.7亿人民币,预计2013年达8亿。通过强大的线下能力,先有服务再找用户。通过和银行和运营商等组织活动形成很多优惠的兑换方式,贡献上海票房超过30%。
在电视、电影之外,穷游等旅游指南类应用则在从游玩的维度改变人们的出游方式。在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的全周期过程中,从旅游攻略、目的地指南、租车、订房、机票、导游等等环节,各类旅游类App都在占据一席之地。移动互联网正在真正帮助人们实现个性化且实用的指引和消费,人们身处陌生之地可以与在家一样方便获取信息,让旅行成为生活的延伸。
不管是娱乐、工作、还是生活,人类正越来越依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成为人类与世界连接的入口,终端中的数据俨然成为人类大脑记忆的外延。如何让这些数据能不受终端限制能随时可用呢?有道云笔记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诸多应用中的一款。有道云笔记可以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信息保存在云端,即便常用的终端丢失,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设备方便访问。
移动互联网推动的人类“进化”还在继续。当智能手机成为个人连接世界的入口和个人计算中枢时,围绕智能手机的一些可穿戴设备开始崛起。与智能手机不同,可穿戴设备正在试图让这些移动互联网设备更加贴近成为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在Flashunit闪点联合创始人翟飞看来,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创新,正在让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体也成为IP终端。人类生理指标有上千种,包括血糖、肺活量、血压等等,这些复杂的指标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健康。为了让这些指标达到健康的要求,人们需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健康类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运动量和各项生理指标,并智能地提供科学运动建议。
人体活动时可以产生不同的人体数据。这类数据不断积累,即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互联网铸就的大数据时代下,人体数据已经成为潜在的探索目标,不仅为了身体的监测,更为了智能的生活。
在对可穿戴领域的专注探索过程中,闪点总结了3个主要的研发方向:工业设计、场景挖掘、大数据应用,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创新,使人们不用自己分析复杂专业的各项指标,让大家对待健康可以像看红绿灯那样简单,打造真正属于中国本地化的可穿戴产品。闪点的第一款产品闪点运动记录器除了跟踪记录用户的步数、卡路里等运动数据的同时,还增加了诸如运动提醒、智能提醒等关怀性质的创新功能。
Forrester可穿戴式设备技术高级研究员Sarah Epps指出,虽然可穿戴设备目前还仅仅局限于运动、健身领域,但平台应用大战的战火逐渐蔓延至这一领域,或许将为其带来一丝转折。与此同时,翟飞认为,目前人们热议的运动和健康的部分,只是未来蓝海市场中沧海一粟的内容,可穿戴市场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生活离不开可穿戴设备。因此,Flashunit闪点成立之初,就遵循Inside理念和DGC(Device Generated Content)模式。
闪点的“DGC”设备创造内容的模式,试图为用户缔造全新的生活方式,使可穿戴设备真正做到常态化、即时化和多样化,也就是不同的可穿戴终端可以给予用户不同的功能,将满足人们在交通、保险、医疗、健身、餐饮、教育等多生活领域上的各种需求。
闪点inside是闪点的核心理念,在这个理念下,可穿戴设备会衍生出不同形态的产品,而这些产品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以后的可穿戴设备都是平时生活中可应用的,是具有生活场景和生活气息的。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01:45-69
[2]陈晓波,余建波,谭福达,李倩.云计算背景下的移动互联应用的发展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6:17
论文作者:王玉萍,师懿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互联网论文; 三星论文; 穿戴论文; 闪点论文; 设备论文; 人类论文; 终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