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对已有的粘结砂浆标准里没有直接给出检验步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使粘结砂浆检验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检验的结果才能够更加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粘结砂浆;抗裂砂浆;界面砂浆;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如果使用节能保温的材料,可以使自然能源能更好的得到利用、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能降低。节能保温材料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类保温材料,另一类是无机保温材料。由于无机保温材料没有耐火性,所以现在无机保温材料使用的更为广泛。
粘结砂浆是是一种新型的节能保温材料,具有隔热保温、防冻防火等优点并且性价比较高,所以市场需求量大。粘结砂浆又分为抗裂砂浆和界面砂浆这两种。这两种材料的质量会使保温材料的质量直接受到影响。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对抗裂砂浆及界面砂浆进行检验时,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1 检测难点和影响因素
1.1 检测难点
材料在采样和检验的过程中,不同的检验人员或者不同的检验单位,都可能产生大不相同的检验结果。目前已有的相关检测标准中,检验中的一些细节并没有清晰的阐述。所以不同的检验人员对于检验标准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使得检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人为造成的差异。
1.2 影响因素
(1)搅拌。目前已有的标准里没有详细的阐述砂浆应该如何搅拌,搅拌的量、搅拌的方式和所用时长等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2)成型厚度。按照规定,不同的粘结材料的成型厚度也不同。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最后完成的成型厚度往往与规定里的并不相同。
(3)养护方式。 按照相关材料的标准,抗裂砂浆要放在水里浸泡7 天,但是标准里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该如何浸泡且浸泡水温为多少这些问题。
2 试验数据对比
2.1 抗裂砂浆
(1)砂浆搅拌方式的对比
每次加入材料 1 公斤,根据生产方说明的水灰比例进行搅拌,一组试件进行慢速搅拌3分钟,另一组进行快速搅拌,时间也为3分钟,搅拌之后放置5分钟等待试件定型。(见表 1)。
表 1 不同搅拌方式试件成型后拉伸粘结强度
实验数据显示,和慢速搅拌制成的试件相比,快速搅拌制成的试件强度要小一些。原因是因为快速搅拌时搅拌的并不特别充分,造成材料中的成分都没有完全的发挥作用。
(2)成型厚度的对比
抗裂砂浆两种成型厚度分别是3毫米和5毫米(见表 2)。
表2 不同厚度试件成型后拉伸粘结强度
结果显示,成型厚度为5毫米的试件拉伸强度明显要比成型厚度为3毫米的试件小。是因为5毫米厚度的砂浆内部相对不紧实,而更容易产生一些孔洞,所以强度相对下降。
(3)浸水方式对比
在经过标准条件下养护了 28 天之后,使一组试件得到完全浸泡,另一组试件要高出水面 5毫米,继续分别养护 7 天(见表 3)。
表3 不同浸水方式试件成型后拉伸粘结强度
结果显示,两组试件的强度之间相差并不大。但是在耐水实验中,高出水面5毫米的那组试件显示没有完全浸没的那组试件稳定。是因为未完全浸泡的试件吸水不够均匀,导致试件各部位泡水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2.2 界面砂浆
试件成型前,浸泡了2 小时,在 70 mm×70 mm×20 mm 试件上进行3 种不同厚度的砂浆试件的成型,分别为是1毫米、3毫米和毫米;在 40 mm×40 mm×10 mm 的试件上,均匀地涂抹1一层已经搅拌好了的界面砂浆,然后二者对放,根据成型厚度的不同,分别加上不同的的重量,维持三十秒(见表 4)。
表4 不同厚度界面砂浆试件成型后拉伸粘结强度
由表4可见,厚度为1毫米的界面砂浆试件拉伸粘结的数据相对偏小一些,耐水强度相对原强度要稳定一些。并且由不同人员检验时,会产生不同的检验结果。厚度为3毫米的试件的检验数据最大,厚度为5毫米的试件检测数据次之。但是在工地的实际施工中,施工厚度大多是5毫米或者5毫米之上,这种厚度才更加的靠近实际的是功能状况。
3 结论
(1)在搅拌时,快速搅拌会造成检验强度偏小。
(2)当界面砂浆和抗裂砂浆的试件厚度都是3 毫米时,这时的检验数据是最大,且是最具稳定的。但是在工地的实际施工中,施工厚度大多是5毫米或者5毫米之上,这种厚度才更加的靠近实际的是功能状况。当界面砂浆试件为1毫米厚时就基本上不再适合用来检验。(3)与使试件完全浸泡再水中的方式相比,试件浸泡高出水面5毫米的浸泡方式在数据上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在稳定性上要相对较差。
(4)检测数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检验的人员、试件的厚度、浸泡的方式等都会对数据产生较大的影响。拉伸粘结夹头的粘结也是十分重要的,胶水要涂抹均匀,并且试件泡水之后要干燥完全之后才能进行粘贴,否则就会脱胶,造成数据无效或者失去真实性。
(5)关于粘结砂浆成型方法上的建议:在粘结材料成型的时候,应该使用机械搅拌并且不能搅拌的过快,要慢慢搅拌使组分充分混合。最好是要使用全新的砂浆试件,,要等待其充分吸水变得饱和之后再拿出来,并且湿布将试间表面擦干之后再使用。粘结砂浆成型的理想厚度是3毫米,试件要完全浸没。对于界面砂浆来说,理想的成型厚度也是3毫米,加重 500 g并且维持30 s。检测人员成型手法也要有统一的标准,否则会对数据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邱小华,徐清.浅谈无机保温砂浆及发展趋势[J].建筑节能,2007,35(10):39-41.
[2]丁昌杰.建筑外墙外保温抗裂砂浆的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建筑,2007,14(5):144-145.
论文作者:荆亚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砂浆论文; 厚度论文; 强度论文; 数据论文; 保温材料论文; 界面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