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务 有偿?无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做家务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阿牛妈妈
“零用钱自己挣,劳有所得,才会懂得珍惜。”
阿牛上幼儿园以后,看到别的小朋友有零用钱,羡慕得不得了。于是,我也开始常给他一些零用钱,我觉得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认识钱币的数量和用途。可没过多久,问题出现了,阿牛变得越来越大手大脚,每次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不管有用无用都会不加思索地买下来,而且钱不够时还哭闹着向我要。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我的做法:一天,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国外的孩子都是通过做家务来获取零用钱的,据说效果很好。于是,我决定对阿牛实施这种做法。我先告诉他:“阿牛,从今以后,妈妈不会随便给你零用钱了,你哭闹都没用……”我的话还没说完,阿牛就迫不及待地抗议:“不行,零用钱我就是想要!”我说:“想要可以呀,只不过你得自己挣,愿意吗?”他有些好奇了:“妈妈,怎么挣呀?”我说:“你每天帮妈妈做15分钟的家务活,比如扫地、倒垃圾等,做满一个月妈妈给你30元零用钱,怎么样?”一般来说,凡是新鲜的事物都能吸引孩子,所以儿子当即就表示愿意。
当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绝不允许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做时就做,不高兴做时就不做,可最后钱还是给他,那样孩子就永远也不会感受到挣钱的不易与辛苦,永远都不会懂得珍惜。所以,我采取奖勤罚懒,做得好适当奖励,做不好或没有做则会扣钱。
效果:一次,阿牛刚领了一个月的零用钱,逛超市时他看中了一把30元的玩具水枪,可犹豫了许久,最终没有买。回家的路上,我故意问他:“阿牛,你的钱不是正好能买到那把水枪,为什么不买呀?”“妈妈,那把水枪太贵了,我要做一个月的家务呢。”
钱怎么用:两年来,在我的引导下,儿子用这笔特殊的零用钱,帮助过身患绝症的小朋友,捐助过希望工程,还给爷爷奶奶买过新年礼物,当然也给他自己买过喜欢的图画书和玩具。
点评:这位妈妈在实际操作中,尺度把握得比较好。当她发现孩子有乱花钱的坏习惯以后,并没有采取强制不给零用钱的手段,而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采取零用钱与做家务劳动挂钩,让孩子在实际劳动中体会挣钱的辛苦,逐渐改掉了乱花钱的坏习惯;而且在如何用钱上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树立了正确的用钱观念。
烨烨妈妈
“我赞同做家务给钱,但不是现钱,而是存起来。”
烨烨刚会说话时,常要求我:“妈妈不要上班,在家陪烨烨玩,我每次都会耐心地告诉她,妈妈上班是为了挣钱,挣了钱才能给她买好吃好玩的,慢慢地她知道了妈妈必须上班,因为钱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换来。我还经常带着她去银行存钱,慢慢地她又知道了挣来的钱是不能一下子花光,而是应该在真正需要时用多少取多少。
我的做法:做好了这些准备之后,我就开始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当然是有报酬的,而且每种家务活都有明码标价,比如倒垃圾2角、扫地5角、整理玩具柜1元等,多干多得。实施之前,我和女儿还有一个约定:钱不是马上兑现,而是做一次记一次,一个月结账一次,然后全都存入她的银行账户里。
效果:一年半下来,女儿的账户里已经存了600多元,其间在她的意愿下,我带她一起到银行支取了一小部分的钱用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钱怎么用:我告诉女儿,这些钱存下来可以供她以后读书用,可以订阅书报,也可以买她自己想要的东西,但须征得妈妈同意。
点评: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合理掌握分寸,这种有酬劳动能调动起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储存意识。
晨晨妈妈
“儿子特皮,爱搞破坏,就让他做家务偿还。”
晨晨特别调皮,还经常搞破坏,任何玩具到了他的手里不是缺了胳膊就是断了腿,还有家中的沙发屡屡被划破,衣橱上的拉手相继脱落等等。最让我烦心的是,在幼儿园里,他今天打碎玻璃窗,明天弄坏小朋友的铅笔盒等虽说事儿都不大,但挺招人烦,而且我还得常赔钱。为此,我骂过打过也哄过他,可收效甚微。
我的做法:我想到了让他用做家务活来自己偿还,而且每次做几天家务活根据他破坏东西的价值而定。刚开始实行的时候,他死活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只是当他再次损坏小朋友的东西时,我就故意拖着不去学校给他赔,这样一来,老师天天催,他难受得要命,终于自己要求:“妈妈,我还是做家务活自己赔吧。”当然,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家务做得很不好,常把碗打碎、把地拖成大花脸,我不批评他,只是每打坏一只碗或没把地打扫干净再增加两天时间的家务劳动。
效果:半年多下来,我发现儿子的家务活已经是做得有模有样,与此同时搞破坏事件也越来越少了,下一步我正在考虑是否该给他一些奖励。
点评:孩子通过做家务劳动来赔偿自己行为不慎所带来的损失,这不仅能使孩子体验到挣钱的辛苦,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而且还能使孩子懂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逃避自己行为不慎所带来的后果,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
琪琪妈妈
“孩子做家务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给钱就失去了意义。”
记得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这样教育我们:“热爱劳动的孩子是最棒的!”“家里的每个人都必须要做家务,这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当我有了女儿以后,也是这样教育她的。
我的做法:从琪琪1岁半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比如吃饭、洗脸、刷牙等一些比较容易做的事情。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逐渐给她增加了一些公共家务活,比如扫地、擦桌子、收拾屋子等,并告诉她:“做家务是爱家爱爸爸妈妈的表现。”当然,每次她做了家务以后,我都会及时奖励。不过,这种奖励不是金钱,而是一句口头表扬、一个轻轻的吻或者讲一个故事、一起做游戏等。虽然现在时代变了,教会孩子一些理财能力也是必须的,但我不赞同把孩子做家务活与钱联系起来,这样容易养成孩子没有钱就不做家务活的观念,过早地让孩子变得利欲熏心,也淡化了亲人之间的感情。
效果:琪琪今年6岁了,特别乐于做家务,因为她知道这是对家对父母的爱,也是一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且在学校里,她也特别乐于助人。
点评:对孩子从小开始进行应尽义务与应尽责任的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母子健康》的话
孩子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报酬,是需要每位妈妈因事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自己孩子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做法。关键在于方法得当,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