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理论教学对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性论文

运动理论教学对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性论文

运动理论教学对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性

张露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01)

摘 要: 通过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对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发展问题进行思考,以缺失体育理论为核心理念,从不同的视角强调体育理论教学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要性,体育理论的校园普及、大众普及的重要性,提出以体育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教学,科学化、合理化的训练手段,是使中国体育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强起来的根本办法。

关键词: 运动理论 竞技训练 中国体育教育

1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背景

我国对于竞技体育起步相对来说较晚,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中规定:“提倡国民体育”,“新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方向也是为社会主义体育方针奠定了基础。

管理制度的建设能为管理机构职能发挥提供保障。高职院校现行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一般不包含校友工作,同时校友工作管理制度也不包含校企合作,这对于校友与校企合作工作的耦合是一种制度障碍。针对此方面,一些院校进行了一些探索。

新体育思想形成的同时,强调了体育政治性,随后我国快速准备了开展第15届奥运会的准备工作,我国把体育人才的培养作为了重要的政治任务,提出国家运动水平等于“国家的地位”的官方文件。

从上述案例可以预见,在数据新闻叙事的变革大潮中,要想做一个专业内容生产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素养”。

1.1 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影响

为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取得成功,其成果的反面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过多的强调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以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实际训练中以残酷的淘汰制来选拔体育人才,我国竞技体育思想受制于:只有能承受住艰难训练存留下来的运动员,才能成为顶尖运动员、只有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才是参与竞技体育的意义所在。

1.2 历史引起的思考

值得令人思考的是,国外的运动员平均运动寿命基本上都可以达到30岁以上,有些技术型项目的运动员,运动寿命甚至可以达到37、38岁,并在40岁以后还能达到运动成绩的高峰。而我国平均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基本上都在25岁左右,成绩的高峰在23、24岁左右,随后成绩就开始逐渐走下坡,最终不得不早早的选择退出运动训练生涯。

1.3 观察、发现问题

从观察我国各区域各等级的体育教学时,大部分的教练员还是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以时间、重量、距离等数字化的测量去教学,以单纯的数字来评价运动员能力的高低而不重视,不思考基础运动的形态教学、项目发力原理等基础理论的教学。

2 缺失理论的体育教育

因此,以科学化、合理化的研究为主要原则,在理解了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论后,就可以通过可行的、合理的动作教学,自然而然的去实现理论的实际化,而后以不违背人体运动原则的基础上再去增加运动员的素质能力训练。运动员不仅减少了收到损伤的风险、延长运动寿命,随着能力、经验的增长,竞技水平就可以起到平稳持续增长的效果,这就是所说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也说明了,我国的教练员大多数还对这些知识不了解、不清楚,仅仅纠结于运动员比赛的成绩、身体能力指标等浅显好理解的范围内进行训练,遗留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的达到自己的训练指标”的思维中。

在科学持续进步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发现,过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人体的自然生长原理,违背人类道德观念的一种训练行为。我们的体育训练更多的是要去根据人体的发展和运动科学研究去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而我国大部分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在实际训练中,往往还是尊崇着旧时期训练的顽固思维,大多数教练员仅仅依赖老一辈的实践经验进行训练教学对科学训练不屑一顾,缺少理论的支撑的训练一直持续到今日,甚至嘲笑、排挤理论知识,拒绝学习理论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违背生理发力的动作模式会累积负面效果,导致运动员很早就开始累积身体损伤,年纪轻轻就被伤病烦扰,不能维持系统化训练而进入瓶颈期。第二,如在青少年身体正在发育时期过早的接触大强度、大负重量的训练而“拔苗助长”,也会使运动员成年后再无提升的空间。

3 基础的运动理论的在实际训练中的内容

3.1 基于教练员角度

从教练员角度考虑,我们基础的运动理论应该在项目训练中结合物理学、人体力学、人体医学这三方面去思考。教练员如果强化理论学习,那么在训练中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2)模孔堵塞严重。发生模孔堵塞,与物料本身特性、调质质量、输送速度和模辊间隙等有关。模孔堵塞不但影响正常生产,降低生产率,还会影响成型颗粒质量,降低环模寿命。但是,目前如何很好地预防和及时处理模孔堵塞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以最基础的速度跑训练为例,一般的教练员总强调队员:往前跑、加速、快点。却从未考虑过跑步这个动作的核心要求:如何使人体整体重心向前移的更快。100m、200m短距离训练的核心要求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如何在100m、200m这个距离内让人体重心向前移动的更快,且保持住持续向前的速度。

她放下手头工作,认真地和我交谈,她告诉我,读书一定要读经典,要读有深刻思想的书。除此以外,有些书籍只需浏览一下就可以了;至于写作,首先要体验生活,比如保安工作就是体验生活的一种好途径,如果刻画人物,要写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在谈到职业规划时,鲍老师告诉我,先找到你人生的兴趣点,做你喜欢做的事,能够把职业和兴趣完美统一,这就是人生的成功。

太早地强调身体能力而早早地扼杀了项目的未来发展的空间,这也是由于我国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基础运动理论的缺失与不理解,导致孩子在初期接触体育训练时就进行着违背人体生理生长规律与人体自然发力形式的训练。

这时候,问题思考便不再是简单的多少秒、步子的频率等测量,而是运动员动作上有效性的思考,如何使运动员在动作上最有效、最大化的利用跑动的力。教练员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就必须了解物理,了解人体,理解重心移动、缓冲等概念,才能很快的思考到训练的有效途径:利用人体重心的移动来进行科学的训练;才会利用更多的时间,结合科学原理去调整运动员的动作协调与习惯。

3.2 基于运动员角度

运动员在不了解基础发力理论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基本上只能凭身体经验和能力去判断。缺失理论运动员只能凭经验从自己的体感以及外观上做出调整,不从根本上梳理清晰项目的发力的顺序,对项目的运动理论的不清晰就会导致运动员长时间处于盲目训练的状态。运动员也只有累积到一定的技术训练课,才能找到感觉。而大部分的运动员往往是在还没有找到感觉前,就被违反常规的动作导致伤病等问题,早早的退出了赛场。如果运动员本身就明白运动的基础理论,那么运动员在参与竞技体育项目的同时也可以让训练的思路更开阔,自我尝试的空间也更大。训练与科学探究挂钩,科学与突破极限挂钩,在探索中产生科学兴趣,运动员训练的自主性便会提高,训练也会变的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训练中目的性更强,注意力也会更集中。

4 结语

所有运动项目都是基于运动理论上加以升华的,基础不够扎实的体育训练就像是在危楼上加盖高层,随着竞技水平渐渐走向高点,能力的一层层加盖反而对人体的伤害也层层叠加,在阻碍了运动员运动水平发展的同时也使运动员产生无法逆转的伤害。

基础的理论学习和教学从一开始接触在体育训练中就必不可少,在运动员后期向高水平发展时,更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结合科学的体育训练,使训练更加合理化、更符合运动规律与人类生长规律,运动理论的学习对未来竞技体育的训练有很大的助益。

如今,我们虽然达不到人人都能得到科学团队的跟踪支持,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运动理论的重视来提高训练教学思维的全面升华。教练员、运动员,不论水平的高低,都需要明确自身学习的方向,才能使得我国竞技体育越加的强大。

2.16 请从邮局寄送单位推荐信及稿件审理费,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参考文献

[1] 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 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边宇.美国体育思想演变与启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4] 谢遐龄.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赵欣悦,张帆.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N].中国体育报,2017-12-11.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6(b)-0030-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7.030

①作者简介:张露予(1994—),女,汉族,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史学。

标签:;  ;  ;  ;  

运动理论教学对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