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甄珍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甄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00029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至2019年收治患者100例,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均未发并发症,92例治愈(92%),好转8例(8%)。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促进治疗效果实现。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临床护理

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中表现为一种突发性的外科疾病,其发病原因是:细菌侵入人体或人体胆囊发生阻塞,导致患者发病。急性胆囊炎多出现于年龄在20-55之间的人群,其中以女性和肥胖患者出现概率较大。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病史中伴有一定程度的腹部绞痛和身体发热。在临床护理上,针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加术后护理来治愈疾病。由此,在实际治疗活动中加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监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35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65例,年龄处于20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46.5岁。其中,最短病程为16个月,最长病程为21年。患者存在恶心、腹痛和发热等临床症状,触诊时发现患者的右上腹的腹肌强直。案例中存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2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2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6例

1.2 护理方法

①术前护理:针对患者的术前护理阶段,在入院时开展全阶段性的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入院治疗之前,已经收到急性胆囊炎带来的疼痛折磨,使得在接受治疗时可能在态度上较为消极,并且伴有一定的焦虑情绪。由此,护理人员在初期的临床护理上要注意引导患者的情绪并适时表达关心,增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促使患者逐渐转变情绪、积极的参与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监测体温、呼吸和脉搏,并对于出现的变化采取4h记录的方法。当患者的血压降低、神志紊乱则代表患者的病情加重,可能会发生休克。此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进行处理。由于急性胆囊炎的患病部位大多处于右上腹,且发病时会大量的伴有腹部持续疼痛、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在观察一定时间后,若患者出现持续性的呕吐或明显的腹胀、弥漫性腹膜炎和肠麻痹情况,则需要立即报告进行后期手术。在患者进行手术前的一个时期,需要引导患者进行术前12个小时禁食和4-6小时禁水。出于照顾患者情绪的考虑,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上的进食指导,保护患者的健康并保障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②术中护理:在术中护理阶段,还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电情况展开全程性的检测,而且保持实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特殊情况进行报告;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及时处理患者的不适。

③术后护理:在患者的手术结束后,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并在全面防止出现创口感染,做好有利于切口的快速恢复工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的饮食和心里进行指导。在饮食上应注意选择较为清淡的、低油的、低胆固醇的饮食,并劝导患者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允许时可以适当的摄入一定量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能量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心理上,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对待术后疼痛的态度,将其作作为一种正常现象进行合理处理,不杞人忧天。同时要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当出现疼痛无法忍受时,可以选择摄入镇痛药物来暂时止痛。

2 结果

选取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均未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症状,其中治愈患者92例,占比92%;同时存在8例好转情况,占比8%。

3 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胆囊炎不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类疾病,而且也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发病原因。一般情况下,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大多是由于胆管阻塞、胆囊结石而造成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其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绞痛、恶习、呕吐以及可能存在的发热和持续性发热。而且,在发病时,通常是右上腹剧烈绞痛,还可能存在阵发性的加剧情形,严重时还可能会向右肩部以及胸背部扩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高热、黄疸、畏寒甚至出现胆结石,极为严重的甚至出现胆囊坏疽、穿孔、腹膜炎和胆管炎等情形,需要立即手术。

除此之外,在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上,也是由于胆囊阻塞而带来的内部压力不断增加,导致胆囊之间出现粘膜水肿、充血以及内渗等病状出现,并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也就导致在不同的年龄段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诱发症,其中对于老年人而言,急性胆囊炎还存在诱发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的可能性,进而在临床护理和手术中带来更大的风险。

与此同时,在相应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仍需要面临其主要病状带来给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压力,护理人员也需要从各方面、全方位的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外在表现,实现对其主要的临床护理监管与防护。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也是需要从患者入院到康复出院进行全过程的监护。这对于护理人员而言,也是极大地挑战和任务,尤其需要在日常的临床护理中耐心的展开医疗活动,最终帮助患者顺利出院、康复。

综上所述,本文选取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00里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实时监测与经验总结。最终可以得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要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综合护理,是需要从身体到心理的全程监管,进而实现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效果发挥。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医护人员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全程高度注意,防止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突发症状影响患者的安全;并且保持全面的、耐心的临床护理工作,展开积极的临床护理手段来防治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而实现在引导患者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帮助患者早日痊愈。

总之,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是结合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特征、病因以及患病到治愈的过程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实现对患者的急性胆囊炎综合临床治理基础上,展开针对性治疗与临床护理措施应用。根据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展开相应的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在应用相应临床护理方法的同时,实现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并推动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

[1]孙东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206-207.

论文作者:甄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甄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