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124002
摘要:目的对于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的观察,并且分析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进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没有一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以后,患者均恢复健康。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患者选择采用微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护理措施
内动脉瘤在临床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导致患者的脑血管出现瘤样突起。这种病症是神经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且临床也具有一定的致残率[1]。以往对于这种病症治疗多选择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治愈,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并发症,所以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近些年来采用微弹簧圈拴塞治疗方法对于颅内动脉瘤进行治疗开始被应用在临床上,这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但是一样需要为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进行干预,那么本研究针对于此进行调查,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16:20,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8岁到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8±14.5)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批准,所以患者符合手术指征。
1.2方法
1.2.1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
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同时经皮股动脉对患者进行穿刺,沿着导丝将造影导管置入患者颅内动脉,为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观察患者的动脉瘤情况,并且确定患者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对于患者动脉瘤瘤腔进行显示,并分别放入微弹簧圈,致密填塞动脉瘤,对患者进行再次造影,结果显示动脉瘤消失以后,穿刺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手术结束。
1.2.2围手术期针对护理
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①常规护理:在手术结束24小时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在手术六个小时为患者禁食禁饮,严密的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和血压等相关情况进行监测。对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瞳孔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以后要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安静调养,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住院环境,要减少探视的人员。手术后24小时为患者的撤下穿刺部位弹力绷带,翻身的时候应该紧压穿次点,为患者向患侧翻身大约60度,并且向健侧翻身大约30度,患者需定期进行体位的更换[2]。在患者麻醉清醒以后的六个小时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患者如果不愿意主动喝水需对患者静脉输液,保证患者的血溶量充足,以便于促进患者将造影剂排出体外,降低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护理人员需定时的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促进患者痰液排出。如果患者可以进食,需要对患者进食流质易消化的饮食,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均衡,保证患者大便通畅,如果患者存在便秘,需要为患者选择采用缓泻药,并指导患者正确咳嗽,避免患者出现局部出血。
②穿刺部位护理: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处理,要保证在12小时以上,同时确保患者能够绝对卧床休息,保证患者具有充足的睡眠。须严格对患者的穿刺部位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存在有渗血和血肿及瘀血等情况,为患者需进行相关的护理[3]。
③并发症护理:患者在治疗以后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情况、动脉瘤破裂再出血以及急性脑梗死情况,病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对脑血管痉挛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在患者的颈动脉分叉的上方,颈内动脉对机械性刺激敏感性较高,所以栓塞治疗过程中,避免颈动脉存在极度迂曲情况,器械会对于弯曲处产生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血管痉挛情况,那么后果就相当严重。在手术过程当中需要选择恰当的导管,保证患者动作轻柔,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瞳孔意识和生命情况进行观察,及早对患者进行判断,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有脑血管痉挛,需要做好对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的准备工作。手术以后,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头痛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症状,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防止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还需要防止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手术当中为患者介入器械会的拴塞物产生刺激,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做好观察工作,手术以后患者血压会出现波动,如果患者血压升高,那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破裂再出血,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监护,缓解患者情绪,降低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发生率。还需要有效的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所以在手术结束以后,要对患者的意识形态和自理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关处理。
④出院指导:做好对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必须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使患者出院以后了解药物服用的时间,服用剂量以及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映情况。做好对患者的卫生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对患者自身的影响,要保证患者具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叮嘱患者能够按时复查,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2.结果
本研究36例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抢救和护理干预,全部获得康复,患者在一周到两周之内全部出院,本研究36例患者中存在有并发症的患者14例,经过相关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在10天以内康复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9±2.6)天。
3.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患者选择采用微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司爱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06):503-504.
[2]王卫萍,郭小霞.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03):227-229.
[3]王卫萍,郭小霞.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03):227-229.
论文作者:马玥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者论文; 动脉瘤论文; 栓塞论文; 手术论文; 弹簧论文; 情况论文; 颅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