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关键研究论文_叶晗

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关键研究论文_叶晗

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施工需求。为了提高施工建设效率和施工质量,要求建筑企业合理引进科学技术并结合工程实际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本文将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施工新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施工新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分析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许多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此外还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施工材料、新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建筑企业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并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应用,才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关于施工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总的来说建筑企业并没有实现对新技术的充分利用,这主要和企业缺乏创新理念、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有的企业虽然有足够的资金去引入新技术,但是因为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认为现有的施工技术够用,无需再花时间和金钱去引入和学习新技术。此外,有的施工企业虽然引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但是因为内部缺乏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加上培训机制还不完善,所以也没有很好地应用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不能为提高施工质量服务。

2 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 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绿色节能的理念下,节水节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比如在房屋建设中,采用节能的门窗材料、设计合理的中水回收系统、采用屋面和外墙施工节能技术等。在门窗建设施工中,为了达到节能的效果,采用反射率和辐射都较低的新型玻璃,这种玻璃可以获得较多太阳能源,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特点,主要被应用在北方地区。此外,在门窗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安装的严密性,框口和门窗必须准确对位,保证内外两侧间隙一致,加强复查检测工作。在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合理设计中水回收系统,对生活废水和污水等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通过完善热水系统,选择新型的热水器设备可减少冷水资源的浪费。采用节水型的卫生器具、优化管道设计等都能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屋面节能技术应用方面,对于屋面的设计施工一般和墙面施工一样是采用模板搭设开展的,也就是要先浇筑混凝土模板。在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开展屋面施工时,使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材料,比如选择防水效果明显的材料,将玻璃棉和苯乙烯泡沫等结合起来应用,因为这些材料的导热性相对较差,所以可以达到隔热防水的效果。在建筑外墙节能技术应用方面,首先合理选择墙面建筑材料,在对外墙建筑进行防水保温处理时要加强对材料粘结程度的检查,因为不同建筑材料的粘结度不一样,如果选择的不符合粘结度要求,就可能会出现墙面裂缝的问题。

2.2 防水防漏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的应用是保证工程使用质量的关键措施,在新时期,新的防渗漏技术被合理应用在屋面防渗漏、给排水管道防渗漏、外墙砌体防渗漏以及门窗的防渗漏工程中。以外墙防渗漏工程为例,常见外墙渗漏部位包括框架梁下部和砌体的交接位置、阳台根部和外墙找平层。在采取防渗漏技术进行施工时,首先必须严格控制外墙砌筑的质量,禁止使用干砖砌筑,保证砂浆摊铺的质量。在砌筑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浇水,根据不同类型的砖块控制含水率。做好墙裂缝的填补,框架柱中设置的拉结筋要砌入到砖缝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堵住墙体的各个渗水通道,一般孔洞、门窗周围的缝隙、阳台和墙体接触的缝隙都有可能成为渗水通道,所以要根据实际缝隙在具体位置做好堵塞工作,将杂质清除,使用水泥浆涂刷,然后再堵塞。如果缝隙较大则可以采取分层嵌补充方式,在进行施工脚手眼补砌时要保证使用砂浆而不是干砖进填充缝隙。

2.3 地基施工新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地基地质勘察结束后,需要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或技术来进行处理。也就是利用地基表层密实土层,将其作为基础持力层,然后可以降低地基上部建筑物对于地基结构的附加压力。此外,结合排水稳固的方法采用砂井进行预压,加大土壤的密度和软土的承重性,从而可提高地基整体的承载能力。目前创新性地基处理方法有DDC灰土挤密桩处理、粉煤灰吹填技术以及IFCO强制固结法等。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粉体搅拌法、加筋加固法以及真空预压法等。

2.4 混凝土施工新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最重要的技术工程是模板工程和混凝土浇筑。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不良会出现支撑体系变形、下沉、混凝土缺陷等问题,因此在模板施工中不管是模板安装还是模板拆除都应该加强质量控制。一方面在模板施工时要注意模板和其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安装模板及其支架时要注意承载力,在模板接缝处不应漏浆,模板和混凝土接触面要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在施工前必须详细确认施工模板图纸和施工步骤,在验收时要重点控制其刚度、垂直度和平整度,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应安装牢固且不能漏浆。另一方面在模板拆除时要严格控制拆模的时间,且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强度要求时才能拆除,避免过早拆模及其支撑,如果拆除时间不合理则会导致整个支撑系统失去稳定,从而会出现塌落事故。在混凝土振捣施工方面,首先在搅拌前认真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国要均匀搅拌并振捣到位,采取分层振捣的方式防止漏振或过振,同时应实施对支撑模板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漏浆问题,当出现蜂窝问题时可采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实。此外,为控制麻面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模板,保持模板表面清洁,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湿润,在模板拼接过程中应保证模板接缝处支模刚度,防止混凝土浇筑后变形错台而导致漏浆。另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充分振捣,避免气泡存留在混凝土中。当建筑表面出现麻面时可现在表面浇水湿润,然后选择强度高一等级的去石子砂浆抹平压光。此外,为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涂,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应合理采用防裂技术,比如在混凝土中加入合理的掺合料、利用振捣和分段浇筑施工等手段。

2.5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施工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厂已经提前对建筑所需要的所有或部分构件进行了预制,在预制组装完成以后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将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施工单位对这些预制构件进行安装。施工现场需要提前预留钢筋孔洞位置,在安装好预制构件后再利用混凝土浇灌固定。总的来说,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单位施工效率,而且也保证了整个建筑的质量,可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装配式施工中要注意外墙节点的防水技术,另外注意预制构件的吊装和安装,使用高强度的钢筋保证预制构件连接稳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工作。一方面要重视提升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需做好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工程施工中通过新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田志金.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析[J].管理观察,2014,25:125-126.

[2]张博.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8):103-103.

[3]李清文.关于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控制探析要点浅论[J].四川水泥,2015,07:231.

论文作者:叶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关键研究论文_叶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