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对比及其对血清hs-CRP论文_刘淑云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泰安 271219

摘要:目的 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4,予以胺碘酮治疗)与普罗帕酮组(n=34,予以普罗帕酮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相较于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胺碘酮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 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能抑制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见于各类器质性心脏病,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诱发心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多采取药物治疗,而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是临床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诸多研究指出[1],其疗效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患者均符合心律失常相关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肺间质纤维化、近3个月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选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4)与普罗帕酮组(n=34)。胺碘酮组中,女15例,男19例,年龄22-75岁,平均(52.5±3.1)岁;普罗帕酮组中,女14例,男20例,年龄21-76岁,平均(52.8±2.8)岁。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两组心律失常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维持静脉通路、吸氧、止痛等常规治疗,普罗帕酮组给予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普罗帕酮(批号:国药准字H31020492)150mg口服,每日3次。胺碘酮组给予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胺碘酮片(批号:国药准字H19993254),第一周每天3次,第二周每天2次,第三周每天一次,每次口服200mg,维持量至结束。两组均连续治疗8w。

1.3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2]:显效:24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减少>90%,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有效:59%≧期前收缩次数≦90%,各项临床症状指征基本消失;无效:患者未达以上标准。本文将有效、显效归纳为临床有效。(2)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血3ml,血清hs-CRP采取免疫比浊法检测。(3)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以卡方或t检验。

2.结果

2.1疗效对比

相较于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见下表

表1 疗效对比(n=34,%)

2.2hs-CRP水平变化对比

治疗前,胺碘酮组hs-CRP水平为(20.91±2.25)mg/L,罗帕酮组为(21.02±2.22)mg/L,P>0.05治疗后,胺碘酮组hs-CRP水平为(7.72±1.02)mg/L,罗帕酮组为(14.92± 2.36)mg/L,P<0.05。

2.3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期间,普罗帕酮组出现2例呕吐,1例低血压,不良反应率为8.8%,胺碘酮组出现呕吐2例,低血压2例,不良反应率为11.8%,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属于心肌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分为传导途径异常和电冲动起源异常,临床以前者较为常见,包括折返激动及冲动传导的异常。病人表现为胸闷、气促、心慌及低血压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衰致死亡。近年来,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趋于年轻化,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较为常见,前者能有效阻断心肌复极过程和K+离子通道,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滞Na+和Ca+通道,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延长电位时程延长及减缓电冲动传导速度。同时其还能抑制肾上腺素受体,使冠脉及周围动脉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循环,进而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使心功能改善,其对于心房扑动、室性快速性、室上性、颤动及冠心病等导致的心律失常疗效均较为理想。普罗帕酮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竞争性抑制β受体,减缓心肌收缩除极速度,使心肌细胞膜外钠离子内流速度减慢,降低电冲动传导速度,实现延长有效不应期和电位时程与抑制心肌兴奋性的目的。对心动过速、室上性异位搏动等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研究发现[3],当药物剂量增加,可引起病人舒张末压、负性心肌力上升及心排出量减少,从而影响疗效。关于这两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国内多项研究指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且更为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要高,且相较于罗帕酮组,胺碘酮组不良反应率略低,可见相比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的治疗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与目前报道一致[4]。研究显示,在心律失常发生发展中,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hs-CRP是一种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其在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血清中,均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组治疗后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要低,表明胺碘酮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能抑制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伏忠阳,易婧,郭明等.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153-154.

[2]刘荣魁.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62-64.

[3]曾晓宁.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5):541-542.

[4]邢钢,倪利英,顾向荣等.3种常用复律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3,22(11):15-16.

论文作者:刘淑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对比及其对血清hs-CRP论文_刘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